PCT、CRP的变化与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对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17:17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尿脓毒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掌握尿脓毒血症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尿脓毒血症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50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A组)、50例非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B组)、50例单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C组)、40例由泌尿系统感染发展为尿脓毒血症的泌尿系统感染期患者(D组)和40例由泌尿系统感染发展为尿脓毒血症的脓毒血症期患者(E组)为研究对象。2 PCT和CRP检测患者发病及以后每24小时采集静脉血样离心后取血清,上转发光法检测PCT,乳胶免疫比浊法检验CRP,统计PCT和CRP每日检测值和日增幅或日减幅。3细菌分离培养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仪Bac T/ALERT 3D中进行血液培养,阳性者转种哥伦比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尿液标本接种在哥伦比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4鉴定和药敏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1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和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组血清CRP和PCT检测结果50例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A组)CRP和PCT日增幅、日降幅水平均明显高于50例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B组)。50例尿脓毒症患者组A组CRP、PCT峰值、日增幅、日降幅均明显高于50例单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组C组。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期D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脓毒血症期E组和单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C组,C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D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病原菌种类及构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生尿脓毒血症的患者218例,其中分离出血尿培养皆为同种病原菌阳性的菌株患者86例,阳性率为39.45%,共分离出86株病原菌。86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株,占5.81%;革兰阴性菌77株,占89.54%;真菌4株,占4.65%。3病原菌分布情况尿脓毒血症病原菌的科室分布细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泌尿外科,为45.35%,其次为重症医学科(ICU),为39.53%。病原菌的年龄分布50岁以上77例,占89.54%,其中81-90岁年龄段发病老人最多,22例占25.58%。4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菌77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霉烯类、碳青霉烯类敏感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类、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敏感率较低。革兰阳性菌5株,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喹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率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低。真菌4株,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均较敏感,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低。23株大肠埃希菌和7株肺炎克雷伯菌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结论:1 PCT和CRP是动态变化的,PCT和CRP的每日联合监测有助于尿脓毒血症和单纯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鉴别诊断和早期发现。2尿脓毒血症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尿脓毒血症多见于泌尿外科和ICU,创伤干预治疗是主因。3尿脓毒血症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株为主,大肠埃希菌为优势菌。经验用药应根据常见病原菌药敏谱。4尿脓毒血症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2.5;R446.5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2.5;R44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马凤巧;胡跃世;朱清;孙文琪;曹志华;;多指标检测对于复杂性上尿路感染导致尿脓毒血症的价值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02期
2 徐少博;刘雪兰;应泽亮;蒋坚;朱立军;夏菁;孙晶;;血液炎性指标与脓毒血症细菌感染患者病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02期
3 陈科;黄保成;卢强;徐波;颜鹏;;血浆降钙素原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年01期
4 邓月云;李秀宁;;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36期
5 张鹤;胡传义;章t
本文编号:2778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788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