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肺卫气虚证候变化规律及中药复方干预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03 21:47
引 言
现代的各种“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证明中医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而且可从多角度阐明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一致性。而新近发展的代谢组学因突出整体效应与中医药学思想具有天然的相似性,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热点技术之一。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主要研究代谢组在新陈代谢某一动态时刻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干扰后(如将某个特定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代谢产物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代谢组学是通过对机体体液中代谢产物在时间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整体上评价生命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它的研究思想不仅仅是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体系,还要把人与环境(地理的、社会的)的相互作用加以综合考虑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这种思想与传统中医药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四时和饮食对人的影响、辨证论治等思想是十分契合的。因此代谢组学与中医的整体观念有天然的相似性,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思维观;代谢组学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中医药学由经验性描述式的科学逐步转变成定量描述和预测的科学。
.....................
第一部分 肺卫理论概述
前 言
肺卫理论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源自《内经》沿用至今。《素问》及《灵枢》中有数十篇章专题论述,奠定其基本学术观点和理论框架。不断发展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实践,使医家及学者逐步认识到肺卫之气对人体的重要性,肺卫理论因此也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各医家、学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了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即从肺气与卫气的关系、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肺卫之气的功能、肺卫气虚证的病理基础、肺卫之气的年节律、代谢组学研究肺卫证候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
肺气与卫气的关系
1 卫气:卫气是人体阳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阳气散发于人体皮下组织、肌肉、体表的一种强大生理功能的体现。《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表明卫气源自中焦脾胃对饮食营养的受纳,并循经脉上行于肺,在肺中进行气化,并进一步经肺气的宣发肃降,巡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体表。所以卫气的功能以肺气为基础,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肺气的宣发。
2 肺:“肺”属中医学五脏之一,《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它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中医的“肺”不仅能主呼吸,还具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并进一步指出肺的宣发与肃降,是肺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肺的“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各种功能活动也多依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来实现。
.................
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
《灵枢·本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说明卫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温养皮毛脏腑,司汗孔开合的功能,是人体卫外功能的第一道屏障。但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众说不一。
1 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与免疫系统相关联:白凌志[1]经过文献研究认为卫气运行节律与人体的免疫节律高度一致,证明了卫气与人体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关联。章恪[2]认为卫气与人体免疫细胞在来源、分布、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卫气护卫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与免疫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抗感染的作用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卫气是免疫细胞的中医表达形式。我们课题组也认为肺卫之气在人体主要起卫外、抵御的作用,其物质基础与免疫系统紧密相连。
......................
第二部分 肺卫气虚证候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28-73
实验一 玉屏风颗粒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卫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28-41
前言 .............................28
资料与方法 ..............28-30
结果 ....................30-32
附表 ..................32-36
讨论 ...............36-38
小结 ...............38-39
参考文献 .............39-41
实验二 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肺卫气虚证患者玉屏风颗粒干预的临床研究 ............41-55
前言 ............41
资料与方法 ..........41-44
结果 ..............44-46
附图 ..............46-48
附表 ................48-49
讨论 .................49-52
小结 ...............52-53
参考文献 .................53-55
实验三 基于代谢组学的肺卫气虚证年节律的研究 ..........55-73
前言 .....................55
资料与方法 .................55-58
结果 ..................58-60
附图 ...............60-64
附表 ...............64-68
讨 论
1 肺卫之气的节律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一个具体表现。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也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也密切影响着人体,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等过程具有周期性相适应的变化[4]。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阳气的功能对外的屏障作用对气候因素尤其敏感,与其关系紧密[5]。肺卫之气作为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其功能实质是人体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表达形式。因此人体肺卫之气的节律和季节变化是同步的,有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三种形式。
...................
结 论
1 目前肺卫证候物质基础的研究仅着眼于从单一功能上探求,而忽略了从其节律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的方法,故而难以对其进行全方位诠释。因此对肺卫物质基础研究的范围还应在一个整体而全面的层面上进一步展开。我们课题组正在借助代谢组学技术这一新兴的技术平台进行肺卫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节律性的相关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玉屏风颗粒和胸腺五肽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卫气虚证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疗效相似;该观察为课题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临床基础。2.1 运用血浆代谢组学方法可发现肺卫气虚证患者在治疗前和健康组的代谢谱明显不同;初步推测出 L-亮氨酸、半胱氨酸、L-蛋氨酸、苏氨酸、焦谷氨酸是肺卫气虚证的潜在证候标记物;经玉屏风颗粒治疗后代谢谱有积极改变,向健康组回归;半胱氨酸、L-蛋氨酸、苏氨酸、焦谷氨酸在治疗前偏离健康水平,治疗后回调接近健康水平,反证了这四种物质作为肺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记物的可靠性。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627
现代的各种“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证明中医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而且可从多角度阐明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一致性。而新近发展的代谢组学因突出整体效应与中医药学思想具有天然的相似性,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热点技术之一。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主要研究代谢组在新陈代谢某一动态时刻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干扰后(如将某个特定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代谢产物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代谢组学是通过对机体体液中代谢产物在时间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整体上评价生命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它的研究思想不仅仅是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体系,还要把人与环境(地理的、社会的)的相互作用加以综合考虑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这种思想与传统中医药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四时和饮食对人的影响、辨证论治等思想是十分契合的。因此代谢组学与中医的整体观念有天然的相似性,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思维观;代谢组学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中医药学由经验性描述式的科学逐步转变成定量描述和预测的科学。
.....................
第一部分 肺卫理论概述
前 言
肺卫理论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源自《内经》沿用至今。《素问》及《灵枢》中有数十篇章专题论述,奠定其基本学术观点和理论框架。不断发展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实践,使医家及学者逐步认识到肺卫之气对人体的重要性,肺卫理论因此也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各医家、学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了阐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即从肺气与卫气的关系、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肺卫之气的功能、肺卫气虚证的病理基础、肺卫之气的年节律、代谢组学研究肺卫证候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
肺气与卫气的关系
1 卫气:卫气是人体阳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阳气散发于人体皮下组织、肌肉、体表的一种强大生理功能的体现。《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表明卫气源自中焦脾胃对饮食营养的受纳,并循经脉上行于肺,在肺中进行气化,并进一步经肺气的宣发肃降,巡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体表。所以卫气的功能以肺气为基础,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肺气的宣发。
2 肺:“肺”属中医学五脏之一,《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它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中医的“肺”不仅能主呼吸,还具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并进一步指出肺的宣发与肃降,是肺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肺的“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各种功能活动也多依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来实现。
.................
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
《灵枢·本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说明卫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温养皮毛脏腑,司汗孔开合的功能,是人体卫外功能的第一道屏障。但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众说不一。
1 肺卫之气的物质基础与免疫系统相关联:白凌志[1]经过文献研究认为卫气运行节律与人体的免疫节律高度一致,证明了卫气与人体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关联。章恪[2]认为卫气与人体免疫细胞在来源、分布、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卫气护卫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与免疫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抗感染的作用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卫气是免疫细胞的中医表达形式。我们课题组也认为肺卫之气在人体主要起卫外、抵御的作用,其物质基础与免疫系统紧密相连。
......................
第二部分 肺卫气虚证候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28-73
实验一 玉屏风颗粒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卫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28-41
前言 .............................28
资料与方法 ..............28-30
结果 ....................30-32
附表 ..................32-36
讨论 ...............36-38
小结 ...............38-39
参考文献 .............39-41
实验二 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肺卫气虚证患者玉屏风颗粒干预的临床研究 ............41-55
前言 ............41
资料与方法 ..........41-44
结果 ..............44-46
附图 ..............46-48
附表 ................48-49
讨论 .................49-52
小结 ...............52-53
参考文献 .................53-55
实验三 基于代谢组学的肺卫气虚证年节律的研究 ..........55-73
前言 .....................55
资料与方法 .................55-58
结果 ..................58-60
附图 ...............60-64
附表 ...............64-68
讨 论
1 肺卫之气的节律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一个具体表现。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也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也密切影响着人体,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等过程具有周期性相适应的变化[4]。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阳气的功能对外的屏障作用对气候因素尤其敏感,与其关系紧密[5]。肺卫之气作为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其功能实质是人体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表达形式。因此人体肺卫之气的节律和季节变化是同步的,有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三种形式。
...................
结 论
1 目前肺卫证候物质基础的研究仅着眼于从单一功能上探求,而忽略了从其节律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的方法,故而难以对其进行全方位诠释。因此对肺卫物质基础研究的范围还应在一个整体而全面的层面上进一步展开。我们课题组正在借助代谢组学技术这一新兴的技术平台进行肺卫证候的物质基础及其节律性的相关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玉屏风颗粒和胸腺五肽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卫气虚证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疗效相似;该观察为课题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临床基础。2.1 运用血浆代谢组学方法可发现肺卫气虚证患者在治疗前和健康组的代谢谱明显不同;初步推测出 L-亮氨酸、半胱氨酸、L-蛋氨酸、苏氨酸、焦谷氨酸是肺卫气虚证的潜在证候标记物;经玉屏风颗粒治疗后代谢谱有积极改变,向健康组回归;半胱氨酸、L-蛋氨酸、苏氨酸、焦谷氨酸在治疗前偏离健康水平,治疗后回调接近健康水平,反证了这四种物质作为肺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记物的可靠性。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86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