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提取磁球和四种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研制
本文关键词:一种核酸提取磁球和四种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Fe_3O_4@SiO_2 磁性复合微球 核酸提取 荧光PCR
【摘要】:目的1、研制一种分散性好、磁响应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和机械强度高的高性能Fe_3O_4@SiO_2磁性复合微球,不仅可用于不同病原微生物核酸的提取,还可以配合核酸提取仪快速、自动提取和纯化DNA;2、为提高对近年来频繁爆发的虫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检测能力,分别研发脑膜炎症候群病毒中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的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方法1、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以NaAc为静电稳定剂,乙二醇为还原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FeCl_3·6H_2O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合成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微球;其次,在超声波辅助的条件下,通过St?ber合成法在磁性微球表面快速包覆一层均匀二氧化硅,并通过调节投入反应体系中的正硅酸乙酯(TEOS)的量来控制Fe_3O_4磁性微粒表面包覆的二氧化硅壳层的厚度,进而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二氧化硅壳层厚度的Fe_3O_4@SiO_2磁性复合微球;然后通过透射电镜(TEM)、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对Fe_3O_4@SiO_2磁性复合微球的基本性能进行表征,最终通过提取鲑鱼精DNA溶液、乙肝病毒血清稀释样本及质粒菌稀释样本,验证其对不同样本DNA的提取效果。2、四种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三部分:(1)引物探针的设计与筛选。通过文献调研确定目标病原体的靶基因,从genebank数据库中下载相应病原体靶基因的基因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设计实时荧光PCR的引物和TaqMan探针;收集标准病毒株样本,建立质粒参考品和体外转录RNA参考品,对无样本的脑炎病毒通过重叠延伸法人工合成靶基因后建立质粒参考品;制备灵敏度和特异性参考品,完成引物和探针的筛选。(2)实验条件的优化。重点优化PCR过程的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3)试剂盒综合性能评价。以阳性参考品和阴性参考品评价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以灵敏度参考品评价其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最低检出限。检测实际临床样本或模拟病毒样本评价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效果。结果1、水热法制备出粒径为400~500nm的Fe_3O_4磁性微球,通过进一步合成反应,制备出三种不同二氧化硅壳层厚度的Fe_3O_4@SiO_2磁性复合微球T50、T100、T150。透射电镜显示,二氧化硅平均厚度由薄至厚依次为20nm、40nm、65nm。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测得包硅后的饱和磁化强度可达62.5emu/g。乙肝病毒DNA提取实验表明中等厚度的Fe_3O_4@SiO_2磁性复合微球(T100)提取DNA后扩增的Ct值最小,表明T100磁珠的提取效果最好。对不同浓度的鲑鱼精DNA溶液提取实验表明,T100磁性复合微球的效率可达85%以上。磁珠用量与洗脱时间的实验表明,当磁性复合微球为1mg,洗脱时间10min时,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提取不同浓度乙肝病毒DNA时,与商业化磁珠试剂盒相比,T100磁性复合微球具有更好的提取效率。此外,T100磁性复合微球对质粒DNA也有良好的提取效果。2、首先,根据文献调研确定了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的靶基因。根据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分别设计了2-3对引物及3-5条探针。构建了质粒参考品。以病毒质粒参考品为模板制备了四种病毒的体外转录RNA作为灵敏度参考品。其次筛选出四种虫媒脑炎病毒的引物与探针。然后分别优化了每种脑炎病毒PCR反应参数以保证其靶基因能良好的扩增。最后,对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很好的区分同种属病毒。灵敏度评价结果表明四种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最低检出限为10~2copies/μl。结论1、成功制备了一种分散性好、磁响应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和机械强度高的高性能Fe_3O_4@SiO_2磁性复合微球,不仅可用于不同病原微生物核酸的提取,还可以运用于核酸提取仪,快速、自动提取和纯化DNA。2、成功研制出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法核酸检测试剂盒,为这四种脑炎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Fe_3O_4@SiO_2 磁性复合微球 核酸提取 荧光PCR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0
【目录】:
- 中英文对照表5-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7
- 实验1 一种核酸提取磁球的制备17-28
- 1 材料和仪器17
- 2 方法17-21
- 3 结果21-28
- 实验2 四种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研制28-42
- 1 材料与仪器28-29
- 2 方法29-36
- 3 结果36-42
- 讨论42-44
- 结论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核酸提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49-55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二: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王欢;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王丽红;李莹;赵欣;;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细节问题[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2 王乃红;李文;;血站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模式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3 李浩;任诚诚;孙雪梅;;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的使用前确认[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4 李秋凤;;血液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的误区及定位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5 刘荣;纪杰;;核酸检测 传感生命[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2年11期
6 黄杰;高尚先;;核酸检测参考物质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07年24期
7 朱海峰;朱永宝;陈富强;张妍;曹磊;;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8 冷婵;王中梅;于磊;姚凤兰;汪德海;葛红卫;;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9 马书章;田晓娟;佟利家;;血源筛查核酸检测应用现状及研发中应关注的问题[J];首都医药;2012年24期
10 毕昊;;采用核酸系统进行核酸检测过程中常见错误总结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峰;朱永宝;陈富强;张妍;曹磊;;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黄杰;高尚先;;核酸检测参考物质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文海燕;王静;刘衡川;;悬浮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核酸检测中应用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森;郭建;杨忠思;杨志夏;刘波;;核酸检测模式下如何做好血液库存管理[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任芙蓉;王憬惺;赵海燕;张远志;文国新;姚富柱;高国静;严力行;江朝富;白旭华;美黑丽·铁木尔;涂源泉;朱发明;郑优荣;崔莉;龚晓燕;郑鹏;Paul Ness;Hua Shan;;我国5城市献血者HIV及HCV核酸检测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浩;曹明;;浅谈传染病医院的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范行良;李长贵;高荣宝;邱平;邵铭;秦成峰;王军志;;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比较[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赵晓洋;宫济武;林东;周航;孙峥;田利红;刘燕明;;我国献血者筛查风险模型与核酸检测应用的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叶贤林;王良华;尚桂芳;杨立新;周一炎;;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血液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10 常宏伟;李开春;范玉珍;李朝阳;臧远成;高玲;王德全;杨卫;;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特点[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锦军;省血液中心成核酸检测试点单位[N];江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核酸检测可提高输血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朱国旺;核酸检测成为传统血液安全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李孝忠;太仓有了核酸检测厂[N];苏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项铮;缓解血荒难题 核酸检测亮相[N];科技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唐学良;政策促血筛核酸检测市场放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杨俊坚;罗氏诊断发力核酸检测[N];医药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瑶;核酸检测的中国机会[N];医药经济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项铮;诺华诊断推新技术NAT进中国[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梁姗 实习生 张竞成;用血患者有了“安全锁”[N];南宁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柱;基于磁分离的现场核酸检测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尹惠琼;蓝舌病病毒核酸通用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王利勇;基于水溶性碳纳米粒子的核酸检测[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鹏;血液病毒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比较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尹峰;基于STM32的核酸检测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姚楚;硅基银片的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在蛋白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年
4 蒋娜;一种核酸提取磁球和四种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研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德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核酸检测新技术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王美玉;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核酸检测策略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7 赵丹;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核酸检测的新策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谢珊;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的CODEHOP检测及-16、-18型核酸检测质控物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9 赵志超;核酸检测与线粒体染色荧光染料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卓妍;实施核酸检测后献血者HBV筛查策略的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96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99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