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一)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 ]
奂平清
一、民族与民族认同
在社会科学中,民族和民族认同,是十分复杂而富于争论的概念,这些概念所反映的事物,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命运。
(一)民族与民族认同的含义
中文语境中的“民族”一词,在表达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少数民族或某一民族时,已约定俗成并无异议。但由于“民族”对应的英文有nation,na-tionality,ethnic group等概念,因此常造成交流上的困难。就如美国学者郝瑞(Stevan Harrell)分析的,因为nation包含人民自决和国家独立的观念,所以中国的民族学家们“真正要说的与其说是nationality,倒不如说更像ethnic group一些”。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党对民族概念的最新表述。本文的“民族”概念,是指经过学术分类、界定与政治认可的民族,如中华民族和各个民族。民族有不同的层次,就中国而言,第1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第2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3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各具特点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也有人主张将第1层次的“民族”称为“国族”(nation),将第2层次和第3层次的“民族”称为“族群”(ethnicity)。
“认同”(Identity)是指社会成员在感情、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集体(社会)认同。个人可以有多重的集体归属和认同。当集体认同主要建立在民族等基础之上时,认同感会更为强烈和持久,而以阶级和区域等为基础的认同,“只作为利益集团发挥作用并且因此在达到它们的目的之后非常易于消融”.
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民族或民族国家成员身份的认知以及由此引起的归属感、忠诚和奉献精神。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主义联系密切。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对其民族利益的认识、关怀与维护。民族主义则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忠诚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体现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调民族意识、民族特征和民族利益。民族主义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每一种民族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不同程度的民族认同”,并以民族的身份,在政治上进行动员。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能够把人们凝聚起来。民族认同体现为民族以及民族国家中人们之间的一种“抽象的团结”。但民族认同也会表现出消极影响,会导致民族之间的对抗与冲突。
民族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民族认同发展的层次性。就中国民族认同而言,可以从3个层面理解:一是各民族的内部民族认同(或族群认同);二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整体认同,即国家认同或国民认同,是指公民对祖国的历史、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认同,其中也包括对政党、发展道路等方面的政治认同;三是文化认同,是跨国的中外籍人士(包括海外华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这3个层次的认同在多数情况下相互重叠,都可用“民族认同”来表示,但有时可能相互抵触,就需要加以区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但二者是可以并存的。费孝通指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高层次的中华民族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各民族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高层次的民族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民族认同的层次及其变化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民族关系状况。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寻求统一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民族认同的发生机制与民族关系模式
关于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如何产生和变迁,有原生主义和工具主义之争。原生主义者认为,族群或民族是自然的人类群体的原始纽带,这些群体由于遗传进化而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族群和民族认同扎根于人类社会和历史之中,是群体生活的永恒特征。工具主义者则认为,族群或民族边界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是“人们在特定的资源竞争关系中,为了维护共同资源而产生”的,民族认同受政治、经济等方面利益的推动,人们往往“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选择、构筑自己的集体认同”,民族认同常常成为各种群体争取自己权益的武器,通过民族认同来传达政治信息。“任何权力关系的改变,都会使族群的自我认知以及族群间的互动关系发生改变”。
实际上,族群、民族及其认同的发展,有血缘、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等原生性基础,同时,民族认同的维持、延续与发展,都需借助现实性或工具性的“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原生性民族情感和工具性选择,在族群、民族认同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相互影响。现代民族认同的建构,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本土化动员”和“官僚式融合”来实现的。
在西方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认同矛盾和民族关系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主要有同化论和多元论之争。同化是指当2个以上社会或文化群体的成员相遇时发生的界限缩小、趋向同质性的过程,包括文化、结构、生物特性和心理等方面的同化。同化论及其政策的基本立场是:认为民族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现象,不是某种根植于生物特性的永久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特征最终将消失。
与同化相对的是多元化。多元化表现在结构和文化等维度,结构多元化意味着存在分割的民族社区,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在社会的文化体系框架内保持多个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一维度的多元论被称为多元文化主义。多元主义也成为当代许多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础。多元文化主义倡导自由、平等与包容,认为所有文化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多元文化主义有助于以公民认同来统合和凝聚各民族,使政治认同“从亲族关系转向政治地域关系”,从而缓解族裔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多元文化主义也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但是,多元文化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多元文化主义陷人了文化相对主义,以孤立、封闭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群体,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其次,多元文化主义掩盖了不平等,多元文化主义往往成为新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工具,为某些集团所利用,以“文化保护”的名义,实行民族隔离和排斥从而扩大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社会不平等;第三,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具有内在分裂倾向,会削弱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认同。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假定人皆有“元”(“元”在汉语中不仅仅指事物的起源,更指某种本质的东西,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也有着深刻的哲学和政治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一种有历史目的的族群崇拜,往往会继续增加现代人对于部落意识的需要,无形中会促使各族群有目的地加强其族群意识。多元文化主义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去关注世界上具有不同倾向的现存的更为深刻的哲学和政治涵义,以及那些差异性如何竞相在国家和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的方式,它们有时彼此是和睦相处的,有时则激烈冲突”。当代世界民族认同危机,与当下流行的“具有包容性但却有内在分裂倾向的多元文化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也往往成为分离主义势力用来加强族群认同、削弱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工具。实际上,现代公民国家可以是多元文化的,但“一个运转良好的国家也需要统一、互相尊重与合作,拥有共同的价值和准则”。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编辑:程红)
[字号:]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9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