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民居建筑风格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29 20:16
    摘要:苗族的吊脚楼和侗族的木楼同为黔东南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民居建筑,同样的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两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有诸多相同点;而不同的历史、习俗、宗教等原因,又使其表现出许多差异。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论述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贵州;苗族;侗族;建筑风格;比较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的主要聚居地。苗族主要分布在凯里、台江、雷山一带;侗族则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主要聚居地。两个民族在民居建筑上都有多种形式,其中,苗族的吊脚楼闻名遐迩,在黔东南地区广为流行;侗族的干栏式木楼,特别是较常见的吊脚楼,在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主的南侗地区颇具代表,因其较少受到汉文化影响,从而较多地保留了侗族传统建筑风格。本文将以黔东南的地区条件为背景,以苗族和侗族的吊脚楼为对象,试论两者的异同。
    一、苗族、侗族吊脚楼的相同点
    (一)就地取材
    黔东南州具备水能优势,且土层储水性好,树木生长条件优越,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杉树、枫树、香樟、榆树、竹子等多种古老树种遍布全州。此外,黔东南也盛产石材。古老智慧的苗、侗人民自古就有就地取材用石、木来建造吊脚楼的传统。石材主要用在建筑地基、防护墙和础石部分,地基和防护墙增强了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础石有效减轻了房柱的压力,还能使木质柱角与地面隔离,防潮防腐;木材主要用在房屋构架、瓜柱、板壁和屋顶部分。苗、侗民居都喜爱选用杉木为材料,因为杉木具有速生的特点,而且材质优良,防虫耐蚀,适用于当地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还能适应山区潮湿多雨的气候,是地域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
    (二)天人合一观念
    在审美范畴上,苗、侗吊脚楼建筑集中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有对历史的追忆、对祖先的崇拜、对生活的感恩,也有对习俗的遵守和对文化的传承,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自然中浸透着文化,文化又表现于建筑,反映了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相对于文化而言,建筑就是环境,或者说是对环境的补充和延伸;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最先出现的文化现象,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的文化。置身苗乡侗寨,一层层吊脚木楼凌空架起,溪河交错掩映其间,在山峦与云雾的环绕下呈现一幅真切的大自然美景。建筑随山体走势布局,屋顶的小青瓦高低起伏,背后的青山与翠绿的树木及面临的溪水、梯田,构成远、中、近不同层次的绿色海洋;木色房屋从色彩和质地上集树木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密布在绿色海洋里,一明一暗,对比明显。远观村寨,山石、道路、亭桥、楼阁,都和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态观。这种观念反映出苗、侗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依靠自然、与自然为伴、与自然共生共荣理念,推崇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三)火塘文化
    苗、侗民族在吊脚楼的二层都设置有火塘,这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烧水、做饭外,还有取暖、照明、餐饮、待客等多种功能。特别不可忽视的,是它精神层面所包涵的意义。苗族是个历经苦难的迁徙民族,是火种给了他们生存的希望。据《凤凰厅志》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徙到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得没有铺盖,所以借助火坑烧火御寒。”后来定居到黔东南后,因气候潮湿,火塘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苗家,火塘是一年四季昼夜不息的,这足以看出人们对它的重视。侗家人视火塘为家族的象征,如需另立门户,必须由家族中德行高、辈分大的老人从火塘中取出火种,然后用它引燃新屋的火塘,这才标示着一个新家族的诞生。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作用,使火塘文化深深扎根在苗、侗民居建筑里,成为其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苗族、侗族吊脚楼的不同点
    (一)建筑形式
    苗族的吊脚楼也叫半边楼,其底部构架是一种半楼半地形式。前面悬空的部分用几根长的房柱作为支撑,后半部分落在坡坎上,直接与地面相接,前虚后实,宛如一个人稳稳地坐在椅子上。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栏式建筑,而是苗族工匠根据地形条件改良后的结果。侗族的吊脚木楼采用“离地而居”的形式,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建房时,不管是在平地还是山坡,底层一律用木柱架起,离地悬空,只不过在山坡上建楼时,地面取长柱,坡面立短柱。“也就是说,侗族吊脚楼既具有干栏式民居建筑的构架特征,又具有吊脚楼的形态特点”。
    (二)村寨选址布局
    苗族村落选址的最大特点是“背山占崖、择险而居”。根据各地住居条件的不同,房屋多建在半山腰上,沿山体等高线排列,也有部分建在山顶上。采取这种格局是出于安全和生计两方面的权衡。首先,苗族历史上遭受的战争讨伐不断,因而形成了高度敏感和警惕的心理,选择背靠大山、险要山崖,可以占据有利地形,开阔视野,观察敌情,易守难攻。其次,苗族是稻作民族,“民以食为天”,山区里仅有的河谷、坝子要用来发展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只能惜土如金,把高坡陡崖作为居住场所,这是在缺乏耕地条件下的唯一选择。另外,苗寨聚落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无秩序、无朝向的随意感,这也跟土地资源紧缺有关,不管是阳面还是阴面,但凡能建屋的都要利用。最后,苗族有崇拜枫树的习俗,枫树被看做苗家人的风水保寨树,在有枫树的地方建寨成为苗族的传统。如果没有枫树,也要先栽种一棵,看其是否能成活,再决定要不要在此安营扎寨。
    侗族建寨以“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为主要原则。民歌就唱道:“苗族住山上,侗族住水边。”黔东南侗族位于州内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势较低,山地居多,水土条件好,相对富饶。人们在山坡和平地相接的山麓地带建房,背靠大山好种树;溪水蜿蜒流淌、穿寨而过,利于开辟梯田,种稻插秧。这样的自然条件是大自然的恩赐,与苗族相比要优越得多。
    苗族村寨可以多姓聚居,互相之间也能通婚。侗族在这方面则有严格要求,一个侗寨只允许有一个姓氏存在,代表一个父系大家庭,成员间不能通婚,“外族外姓人迁人寨内居住,必须经过改族人姓仪式,才能被承认为该寨成员”。侗族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必须围绕鼓楼建寨,侗歌里唱道:“鼓楼是村寨的暖和窝,没有鼓楼就没处寻欢乐;高高的杉木竖起鼓楼架,有了聚集的场所才有了欢乐的歌。”可见鼓楼是人们参与休闲娱乐、节日聚会、聚众议事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其次,鼓楼是侗乡人民的主心骨,是侗寨的象征和标识,在人们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正如侗族古歌唱道:“未曾立寨先建楼,砌石为坛祭圣母;鼓楼心脏作枢纽,富贵兴旺有根由。”“侗民认为,村寨没有鼓楼,如同人没有心脏一样,生命就会停止;村寨如果没有鼓楼,就没有保护神———遮阳树,村寨就不会兴旺。”鼓楼是侗族宗族观念的物化,村寨聚落要以“宗族”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家无论安在什么地方,都要看得见“鼓楼的景”,听得见“鼓楼的声”,这是侗族先祖带给人们的心理慰藉。
    以鼓楼为中心的布局形态表现在平面和空间两个层次上。从平面上看,鼓楼居于村寨中心,它与周围的铜鼓坪、戏台等,一起构成一个更大范围的核心区。围绕这个区域,有水有桥有民居,而且根据地形有机排列,主次分明。从高度上看,鼓楼以其挺拔的高度在众多民居建筑中脱颖而出,且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装饰在建筑外形上胜出一筹,这样一来,就突出强调了鼓楼的核心地位,美化了它的“主角”形象。
    侗族群居观念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其一,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尚处在很低的水平,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存活下去;其二,在南迁的过程中,首领择地落脚,其余族人也就自然群集而居了;其三,历代统治者的打压政策,也让人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就形成了侗民以鼓楼为中心“聚族而居”的建寨模式。
    (三)屋内外布置
    苗、侗民居总体而论,都是底层和顶层敞空,中间层为主要居住层和活动空间;外部造型轻盈优美,占天不占地。但是,细加观察,苗族和侗族在房屋内部和外部的设计上,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比如,在二楼的空间布置中,苗族以堂屋为内聚中心,并且堂屋所占面积较大,旁边分列卧室、火塘、厨房等房间,平面空间呈左—中—右的横向排列;侗族则以火塘为中心,并以火塘所处的轴线为平面空间纵向排列的主线,火塘居中,前后分别是宽廊和休息空间,即前—中—后的序列构成。
    苗族、侗族在房屋二层都有供孩子学习玩耍、妇女纺纱织布以及聊天待客的走廊。这个过渡空间成为吊脚楼里最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苗族将它称为退堂,直接与堂屋相连,比较狭小,所以人们在它靠外的一侧加装了“美人靠”。“美人靠”由几十根向外弯曲的细长木条排列而成,木条上方接横木,下方接座椅,巧妙地扩展了退堂空间。侗族的厅廊又叫“宽廊”,因其面积宽大而得名,占了二楼最多的空间。“宽廊”两边分别和楼梯与火塘、卧室相连,既可把活动板壁合上作为室内的独立空间使用,也可将它当做连接其他空间的中介。侗族人群体意识很强,很多宽廊不设栏板,与隔壁宽廊想通,如遇客人到访,便在宽廊上支起长桌宴,备置酒肉,大家共同举杯畅饮,热闹非凡。“明廊又是侗族社会关系的必经之道,所谓走门或串户就是指侗族村民由联体‘明廊’不用下地来,全村村民就可以在明廊上进行相互交往,这样便于村民社会生产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交流”。
    从外部看,苗族吊脚楼的造型采用了架空、悬挑、层叠等多种艺术手法,二层出挑形成吊脚,屋顶是颇具曲线美的弧形悬山式,屋角轻盈起翘,恰似飞鸟,给人极强的飞舞生动之感,中部的瓦塔垒成铜钱状也颇富象征意味。侗族的干栏木楼朴素、清雅、装饰极少,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屋柱从下往上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每层都在前一层的基础上悬挑60多厘米,逐步加大直线的宽度与比重,形成上大下小的轮廓。
    挑出去的宽大屋檐可以遮蔽风雨、悬挂衣物,还能当做谷物的临时晒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格外实用。
    (四)宗教信仰
    不管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图腾和信仰。比如,汉族对龙和凤的钟爱,少数民族多信奉万物有灵,由自然万物衍生出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信仰体系,而且深化为思维,外化在行动上,主要表现在服饰与建筑两个方面。
    苗族以枫树为民族图腾,称它为神树、保寨树,建寨时要把它作为第一要紧的事来考虑。在营建新房时,房屋的中柱一般要由枫树来充当。砍伐时,也有严格的祭祀仪式和程序。苗族喜爱枫木,是因为苗族的先祖蚩尤战败后被囚禁在枫林中,后化为枫林,枫树也就有了传奇色彩,成为蚩尤的化身。《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史记•轩辕本纪》载:“皇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其械后化为枫木之林。”苗族认为,人类及世间万物都源于枫树,树心中诞生蝴蝶,蝴蝶和水泡结合生蛋,然后由其中的一只蛋孵化出了人类的祖先央和别的生物。《枫木歌》唱道:“砍倒了枫树,变成千万物;锯末变鱼子,木屑变蜜蜂,树心孕蝴蝶,树桠变飞蛾;树疙瘩变成猫头鹰,半夜里‘高呜高呜’叫;树叶变燕子,变成高飞的鹰鹞;还剩一对长树梢,风吹闪闪摇,变成继尾鸟,它来抱蝴蝶蛋。”
    侗族喜好群居,是原始宗教观的反映。相传,在阴间,侗民就集体居住在一个叫“高村衙安”的地方,掌管那儿的神灵是“南堂父母”和“送子四婆”,它们负责让阴魂回到阳间,用的是集体投胎的方式。
    “侗族先民对阴间的‘高村衙安’的花林山庄聚集所有阴魂的传说是坚信不疑的。他们认为,在阴间集群聚居,到阳间更要合群居住,才能得到祖灵的庇佑。因此,形成了在村寨内密集建筑民居的习惯”。
    侗族崇拜蜘蛛,生活中用它来驱邪祈福保平安,将其视为吉祥物。它还被大量应用在手工艺品的花纹图案里。在建筑方面也有所表现,侗寨是围绕鼓楼向四周辐射开去的,俯视就如同一面巨大的蜘蛛网,鼓楼居中,木楼密集簇拥着它,房前屋后溪河小径,纵横交错,将鼓楼和各家各户连接起来。侗族的蜘蛛崇拜源于人们熟知的“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战败后,在谋划复国大计时,偶然间看到一只蜘蛛,风一次次将它织的网吹散,它又一次次从头织起来。勾践深深地被蜘蛛的精神打动,于是卧薪尝胆,终于复仇成功。“勾践是百越之王,人们以此而自豪,至今在侗族的歌词中仍有‘我们是越王的子孙,勾践的后代’。蜘蛛成了奋发图强和智慧的象征,成为侗民祟拜的吉祥物”。
    (五)装修装饰
    苗族和侗族的民居建筑装饰侧重点各有不同。苗族的屋脊两端装有鸟饰,这跟苗族的鸟图腾有关;壮侗民族有共同的渊源,因而其文化相似,都崇拜牛,牛在这些民族中具有神圣地位,代表勤劳、付出、收获和财富,所以在侗族民居的屋脊上常常能看到翘起的牛角形象,象征财富以及保佑人畜平安。
    苗族二楼的门槛设置特别高,防止小孩跌倒,起到保平安的功能。“苗家大门及房门的装修也与众不同,大门上宽下窄,房门上窄下宽,以为如此便于财宝进屋,利于产妇平产”。侗族人民很重视大门,他们认为门乃沟通室内外的要道,也是把彩喜请进、灾祸踢出的关卡,所以会有一些特殊的装饰方式和图案。比如,门前插柳,一来是对于生命繁衍的期望,二来具有驱邪避邪之功效;端午节则在门前挂艾蒿。有的人家喜欢贴门神,也有的在门簪上雕刻太极八卦图案,这些都反映了避邪保平安的心愿。
    苗族的门框格子和窗花图案各式各样,寓意丰富,有几何体、飞禽走兽等等,是苗族雕刻装饰的典型。侗族民居的雕刻艺术,较为特别的是挑手装饰。“挑手位于檐下专门用于支撑檐檩的一种木质构件,它具有使屋檐向前延伸的作用,使檐下形成一个可遮阳避雨的檐廊,既可保护檐墙不受日晒雨淋,又使檐下形成一个可遮阳避雨的空间”。挑手有单挑、双挑、三挑等多种形式,挑手的图案纹样更是形态各异、技艺精湛、活灵活现,主要有鱼衔象鼻形、龙衔象鼻形、鱼头“寿”字形、如意莲花纹、如意云雷纹等等,民族特色极其鲜明。
    总之,苗族和侗族系黔东南地区的主体民族,其民居建筑受到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的制约,表现出某些共性,譬如就地取材、重视绿化、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火塘文化等。但仔细分辨,两个民族的民居又有各自独特的外形和文化内涵。苗族吊脚楼更多地沿袭了穴居传统,为半干栏形式;侗族木楼则沿袭了巢居传统,其结构形式为全干栏。苗寨选址遵循“背山占崖,择险而居”;侗寨则依山傍水,以鼓楼为中心聚族而居。苗族吊脚楼全宅以堂屋为中心,属半开敞空间“退堂”,面积较小,外部造型为二层出挑形成吊脚;侗族的干栏木楼以火塘为中心布局,属半开敞空间“宽廊”,面积较大,外部的最大特点为层层出挑。苗族以枫树为图腾信仰,侗族则崇拜阴间神灵和蜘蛛。苗侗两族在屋脊、大门的装饰上也有差别。苗族、侗族民居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历史、习俗、宗教、审美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它们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类型。


本文编号:9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9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