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林场主要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影响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9:33
【摘要】: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林分类型结构不同,林下各类型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根据进行不同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进而依据显著影响负荷量的影响因子建立不同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的计算模型,为今后可燃物调控方案的制定以及潜在火行为的预测提供了良好基础。本文以北京十三陵林场蟒山分场主要林型:油松林、侧柏林、五角枫林、黄栌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62块,利用样方法与标准枝法收集并计算了 4种主要林型不同地表可燃物负载量(地表下层枯落物、地表上层枯落物、1h时滞枯枝、10h时滞枯枝、100h时滞枯枝、灌层)的特征,运用SPSS18.0软件对不同林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影响因子(海拔、坡度、冠幅、郁闭度、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活枝高、死枝高、地表可燃物层厚度)进行显著性与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林分类型,选择显著性较强、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子,建立其与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各林型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在717.93g/m2~1234.75 g/m2,最大地表可燃物负荷量(油松林)是最小地表可燃物负荷量(黄栌林)的1.72倍,差异较为显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大小排序关系为:油松林五角枫林侧柏林黄栌林。其中黄栌林地表上层枯落物负荷量、1h时滞、10h时滞枯枝可燃物负荷量均最大;侧柏林100h时滞枯枝负荷量最大;油松林灌木层可燃物负荷量最大;五角枫林地表下层枯落物负荷量最大。针叶林与阔叶林地表下层枯落物、地表上层枯落物、1h时滞、10h时滞、100h时滞枯枝、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的差异性均不明显;针叶林灌木层可燃物负荷量是阔叶林的5.54倍。(2)油松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的影响,1h时滞、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平均树高的影响,灌木层负荷量主要受平均胸径的影响;侧柏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坡度、林龄、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影响,灌木层负荷量主要受林龄、平均树高的影响,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郁闭度影响;五角枫林灌木层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平均树高影响,1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冠幅影响,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坡度影响;黄栌林灌木层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郁闭度、平均胸径影响,1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活枝高影响。五角枫林、黄栌林的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各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影响,1h时滞、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郁闭度影响;阔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影响,1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死枝高影响。(3)选择显著性较强的6种影响因子(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树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建立其与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侧柏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油松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平均树高、海拔高度、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阔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其中,油松林回归模型的F=38.94,P-value=0.007,R=0.987,R2=0.975,在统计学上讲该模型回归效果最好,精度最高。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论文


图1-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卜邋1邋Technology邋roadmap逡逑

样地,枯落物,标准地,死枝


图3-1调查的样地数及所占比例逡逑Fig3-1邋Field邋number邋and邋proportion逡逑分调查逡逑木层调查:记录标准地内林分的树种组成,然后进行每木检尺,测面以上1.3m处的胸径,得出数据后求出平均值即为该标准地的平鲁莱测高器测量样地内3-5株标准木的树高,得出数据后求出平均平均树高(m)。记录第一活枝高度、第一死枝高度。第一活枝高度,至第一个未枯死树枝的树干氋度;第一死枝高指乔木自地面向上枝的树干高度。并记录标准地内枯死树的数量与高度。逡逑草层调查:进行灌木调查时,详细记录灌木种类、盖度、层次、平长状况、分布状况,并将进行割灌处理的林分样地加以标记。逡逑枝落叶层调查:包括记录地表上层枯落物和地表下层枯落物的厚度般地表上层枯落物属于未分解状态,下层枯落物属于开始分解或分间具有明显的颜色差异,,下层颜色较深。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运林;张恒;金森;;季节和降雨对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2 李仲秋;王明玉;赵凤君;;近年来世界森林大火概述[J];森林防火;2015年01期

3 张恒;金森;邸雪颖;;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含水率的季节动态与预测[J];林业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4 周涧青;刘晓东;郭怀文;;大兴安岭南部主要林分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5 牛树奎;贺庆棠;陈锋;王叁;许格希;孙武;;北京山区主要针叶林可燃物空间连续性研究——可燃物水平连续性与树冠火蔓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金森;刘礴霏;邸雪颖;褚腾飞;张吉利;;平地无风条件下蒙古栎阔叶床层的火行为Ⅰ.蔓延速率影响因子与预测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1期

7 阮德振;陈龙;章文杰;徐博达;杨德进;王秋华;;森林中的火干扰研究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5期

8 卢峰;;广西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3期

9 王崇江;彭志成;;森林可燃物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10 吴志伟;贺红士;刘晓梅;邓华卫;贺伟;李晓娜;李淑华;宋国华;王全波;;丰林保护区地表森林死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武;江西大岗山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潜在火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金琳;北京十三陵林场低山针叶林可燃物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9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39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