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3:27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已达到3544.52万公顷,而同年玉米田草害的发生面积约达2000万公顷,这使得玉米减量损失极为严重。因此,杂草的化学防治是保障玉米生产的重中之重。除草剂的使用为保障玉米生产、提升玉米品质、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玉米田除草剂用药量不断提升,防除效果却大不如前,而且造成了玉米田药害严重、抗性杂草发生周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一些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在土壤中发生迁移导致药效不稳定、危害下茬作物种植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用药量的增加更会使这些问题恶化。加之近年来玉米田除草剂新品种少之又少、除草剂混剂方式单一,因而,如何在降低除草剂药量同时保证除草效果,渐成为玉米化学除草研究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除草剂助剂研发周期短,低成本等特点,并且在提高除草剂药效、降低除草剂用量、提高对作物的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玉米田除草剂应用中存在的药效和污染等问题。本文通过仪器分析及生物活性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并研究了新型助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噻吩磺隆土壤行为特性的影响以及新型助剂对于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莠去津物理性状的影响从而明确了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同时,研究了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合剂的增效作用及助剂的应用对玉米安全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新型助剂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噻吩磺隆的除草活性,且助剂添加量越大,增效作用越明显。(2)土壤pH值或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均会使土壤中噻吩磺隆挥发量降低;土壤温度或土壤含水量升高,均会使土壤中噻吩磺隆挥发量增加。新型助剂分别在不同土壤温度、不同土壤pH值、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均可以降低土壤中噻吩磺隆的挥发量;在相同环境条件(同一土壤温度或同一土壤pH值或同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同一土壤含水量)下,随着新型助剂添加量的增加,噻吩磺隆的挥发量越来越低。(3)土壤温度、土壤pH值或土壤含水量升高,均会降低土壤对噻吩磺隆的吸附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吸附量随之增加。新型助剂分别在不同土壤温度、不同土壤pH值、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均可以降低土壤对壤噻吩磺隆的吸附量;在相同土壤环境条件(同一土壤温度或同一土壤pH值或同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同一土壤含水量)下,随着新型助剂添加量的增加,吸附量越来越低。(4)在同一土层深度,分布在各点的噻吩磺隆浓度差异性显著。添加新型助剂后会影响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横向分布,且随着新型助剂浓度的提升,同一土层四点药剂浓度标准差越小,拟合度越好,分布更加均匀。(5)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或降雨量的增加均会加深噻吩磺隆在土壤中的淋溶深度以及相同距离处的土样药剂检测浓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时,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新型助剂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土壤pH值、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均能够降低噻吩磺隆的淋溶深度及相同距离处的土样药剂检测浓度;在相同环境条件(同一土壤pH值或同一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同一土壤含水量或同一土壤降雨量)下,新型助剂添加量越高,药剂的淋溶深度越浅,相同距离处的土样药剂检测浓度越低。(6)新型助剂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莠去津、硝磺草酮、烟嘧磺隆的除草活性,新型助剂添加量越高,增效作用越明显。(7)新型助剂可以降低莠去津药液的表面张力、干燥时间,增加药液的扩展直径和粘度。且助剂浓度越高,增效作用越明显。新型助剂添加量(V/V)分别为0.1%、0.3%、0.5%时,与对照相比,莠去津药液表面张力分别降低32.60%、37.50%、43.60%;粘度分别增加23.24%、32.16%、37.80%;扩展直径分别增加22.44%、32.95%、43.61%。干燥时间分别降低15.90%、31.52%、38.58%。(8)新型助剂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合剂(乙草胺+噻吩磺隆)及茎叶处理除草剂合剂(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的除草活性,新型助剂添加量越高,增效作用越明显。新型助剂添加量(V/V)分别为0.1%、0.3%、0.5%时,乙噻合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10.93%、14.85%、17.55%,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11.91%、13.80%、15.77%;烟硝秀合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9.13%、12.16%、17.29%;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增加了8.81%、12.89%、15.78%。(9)新型助剂单独施用或是与除草剂合剂结合施用均不会抑制玉米的生长发育,且对于玉米产量亦无影响。
【图文】:

淋溶


模拟自然降雨淋溶装置

标准曲线,噻吩磺隆,标准曲线


噻吩磺隆标准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51.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建明,李志刚,任恩;新型助剂在医用脱脂纱布生产中的应用[J];印染助剂;1998年04期

2 高鲁青;国外两种新型助剂[J];山东纺织科技;2001年03期

3 陈志宏;中德化学公司推出新型助剂[J];中国橡胶;2001年03期

4 王文福;刘振华;;橡胶制品新型助剂技术座谈会在哈尔滨市召开[J];特种橡胶制品;1981年05期

5 陈福良;朱新妍;尹明明;;新型助剂在三唑类可湿性粉剂中的应用评价[J];现代农药;2015年01期

6 夏建波;黄U_良;杨长举;沈娟;折冬梅;李凤敏;陈丹;;新型助剂在水分散粒剂中的应用评价[J];今日农药;2009年05期

7 景良栋;包青文;刘振华;;橡胶新型助剂及其应用[J];特种橡胶制品;1980年06期

8 杜华;;新型助剂在PP改性中应用[J];广东化工;2014年17期

9 李丽芳,林静;洗衣膏的新型助剂和三聚磷酸钠代用品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0年04期

10 朱铁君,宗秀良;新型助剂4A沸石和低磷洗衣粉的研制[J];日用化学工业;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太炎;徐国玺;;节能减排新型助剂(一)——低温前处理剂的应用[A];第一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太炎;谢德明;王艾;;新型助剂引发的传统工艺的变革新型退浆剂引发前处理工艺的变革[A];第二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Andrew Nelson;赵建军;;无磷洗衣粉新型助剂(英文)[A];第32届[2012]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郭少华;马瑞华;吴智华;;减少注射件成型收缩率的新型助剂——微发泡母粒[A];2005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卜竹起;;煮练漂—浴法新型助剂——卜公茶皂素[A];“科德杯”第五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Sven-Uwe Keimling;;低VOC聚氨酯大块泡沫用的新型助剂[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化文;新型助剂吸引业界眼球[N];中国石化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中统;新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赵以梅;百草枯新型助剂的研发和增效作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8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48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