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6:03
【摘要】:黑龙江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是中国的大豆之乡,拥有着广大的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其中单嫩江县种植大豆面积已达284万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L.)是大豆田常见的一年生阔叶杂草~([3-4])。已被世界许多地方列为恶性杂草。黑龙江省大豆田杂草防除主要以化学防除为主,二苯醚类除草剂因其效果好、杀草谱广、选择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氟磺胺草醚是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主要二苯醚类除草剂。但近年来,由于氟磺胺草醚的连年过量使用,防除反枝苋的效果开始下降,有些地区用药3次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且随着用药年限的增加,抗药性不断增强。为了进一步阐明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为抗性杂草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大豆田的反枝苋抗性种群(R)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非耕地反枝苋敏感种群(S)为研究对象,从反枝苋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的生物学特性、抗性机制、叶龄对抗性的影响以及对二苯醚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及多抗性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反枝苋抗性种群(R)和反枝苋敏感种群(S)的生物学特性(1)相比于反枝苋敏感种群(S),抗性种群(R)的单株鲜重、单株结实量和单粒种子质量更大,株高差异不显著。在电镜下,反枝苋抗性种群(R)种子体积更大、种皮更薄,表面更光滑。(2)反枝苋抗性种群(R)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敏感种群(S),抗性种群(R)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高于敏感种群(S)12%、22%和10%。(3)分别使用200g/L赤霉素和20℃/35℃变温处理后,反枝苋抗性种群(R)比反枝苋敏感种群(S)的发芽率更高。(4)敏感种群(S)比抗性种群(R)更易受低温影响而休眠。(5)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不同反枝苋种群的出苗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cm时出苗率最高,且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反枝苋的出苗率逐渐下降,但抗性种群(R)的出苗率始终高于敏感种群(S),且当播种深度超过6cm时,反枝苋敏感种群(S)不能出苗。2.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机制(1)通过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到,氟磺胺草醚施用7天后,反枝苋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的栅栏组织、叶绿体、线粒体、气孔结构和数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与敏感种群(S)相比,抗性种群(R)损伤程度较轻。(2)对咪鲜胺、增效醚和马拉硫磷等P450s抑制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者和氟磺胺草醚共同处理均能提高反枝苋抗性种群(R)对氟磺胺草醚的敏感性,其中马拉硫磷效果最好。(3)氟磺胺草醚处理后,不同种群反枝苋GSTs活性值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增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反枝苋抗性种群(R)GSTs活性1天后开始上升,敏感种群(S)3天后开始上升,整个实验阶段抗性种群(R)的GSTs活性值均高于敏感种群(S),施药后14d,抗性种群(R)活性恢复程度更大。(4)氟磺胺草醚处理后,不同反枝苋种群PPO活性值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处理1天后,抗性种群(R)PPO活性活性开始上升,处理3天后,敏感种群(S)PPO活性开始上升。整个实验阶段,抗性种群(R)的PPO活性始终高于敏感种群(S)的PPO活性,施药后14d抗性种群(R)PPO活性恢复程度更大。3.不同叶龄不同抗性反枝苋种群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不同叶龄不同抗性反枝苋种群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不同,不同叶龄反枝苋的株高鲜重抑制率、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叶龄大小存在相关性。叶龄越大相关指标受影响程度越小,越容易恢复,2~3叶龄反枝苋处理后,相关指标难以恢复,最为敏感。相同叶龄条件下,抗性种群(R)的相关指标比敏感种群(S)受影响程度小,恢复速度快。4.反枝苋对二苯醚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和多抗性(1)反枝苋抗性种群(R)对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灵和乙羧氟草醚这四种二苯醚类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性。(2)反枝苋抗性种群(R)对咪唑乙烟酸、氯酯磺草胺、噻吩磺隆和唑嘧磺草胺这四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以及异VA草松、灭草松产生了抗性。对草甘膦、草铵膦、硝磺草酮、莠去津和2,4-滴丁酯无抗性。
【图文】:

面积图,大豆种植,黑龙江省,面积


1图 1-1 2008-2017 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Fig.1-1 Soybean Planting Are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008-2017

氟磺胺草醚,化学结构式


3( 20℃)。在50℃下能保存6个月以上,见光易解,在酸、碱介质中不易水解,结构如图1-3。是一种由捷利康公司(英国)开发的选择性除草剂,常作为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剂的二苯醚类除草剂[7]。具有广谱高效,对大豆安全,合理使用对后茬作物安全的优点。施药后容易被杂草叶片吸收,药效迅速,使叶片黄化、枯萎死亡。使用后4~6h,降水不影响药效,残留叶面的药液随雨水进入土壤中或喷洒落人土壤的药剂能够被杂草根部吸附而起到土壤处理效果,且氟磺胺草醚能够被大豆根部降解,,不会发生药害,苗前、苗后处理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苗后茎叶处理对杂草效果好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的大豆叶片轻微有褶皱或斑点,但后期能够恢复,不影响产量。氟磺胺草醚常用剂型为25%的水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51.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传吉,李岩坤;反枝苋染色体数目的观察(简报)[J];广西植物;1989年01期

2 郑庆伟;;反枝苋的识别与化学防控[J];农药市场信息;2014年26期

3 何先元;李金梅;项俊;刘春梅;;正交试验优选反枝苋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19期

4 柏祥;赵美微;曾广娟;;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的应用价值[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5 李明智,李永泉,徐凌,庄晓峰,孙自玲;细菌除草剂黄单胞菌反枝苋致病菌的筛选[J];微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6 姜佰文;李静;陈睿;鲁萍;李琦;肖同玉;白雅梅;张险峰;李亦奇;;降雨年型变化及竞争对反枝苋和大豆生长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8年11期

7 刘兆良;袁忠林;周长健;罗兰;;具有除草活性的海洋放线菌筛选与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8 滕春红;王星茗;崔书芳;冯曦茹;王博;马艺倩;岳建超;陶波;;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机制研究[J];植物保护;2019年05期

9 汪劲武;苋科植物内容多[J];植物杂志;1996年01期

10 秦涛;吴培;李巧巧;;维吾尔药帕卡·优普日密克及其伪品反枝苋的鉴别[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长方;游泳;王俊;武菊英;陈峰;王庆海;;草坪修剪及模拟降雨对苄·甲磺药效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金奕;张朝贤;刘延;黄红娟;魏守辉;黄兆峰;杨龙;;抗咪唑乙烟酸反枝苋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突变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李善林;倪汉文;张丽;;稗草、马唐和反枝苋种子在不同环境中风移动距离[A];面向21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亦学;张惟;于金萍;杨秀荣;;苯磺隆、唑草酮混用联合作用研究[A];农田杂草与防控[C];2011年

5 张娜娜;朱宇恩;邢奕;姜博;连路宁;;生物质炭(BC)—反枝苋联合修复Cu污染土壤及对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7年

6 黄兆峰;魏守辉;黄红娟;陈景超;张朝贤;;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抗药性机制[A];第十三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何永福;张昌容;叶照春;李鸿波;朱峰;商胜华;;反枝苋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值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陈金奕;袁雪;张朝贤;黄兆峰;黄红娟;魏守辉;;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靶标位点抗药性[A];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陈景超;黄红娟;张朝贤;魏守辉;黄兆峰;杨龙;陈金奕;;症状级别法检测5种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A];第十一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李美;赵德友;;反枝苋、马唐不同生育期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论文集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中国化学除草50年回顾与展望[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无极县北苏镇寺下村吉达农机农资服务站 李庆章;夏大豆田反枝苋为啥不好除[N];河北科技报;2017年

2 赵占周;看准草用对药才能事半功倍[N];河南科技报;2017年

3 赵占周;玉米田除草,对症下药事半功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6年

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王贵启 杨利华 研究员;除草化控篇[N];河北农民报;2012年

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所 杨利华;施肥除草是难点[N];河北农民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兆峰;黑龙江省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闫海霞;黄顶菊对逆境适应性生理学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军;模拟降雨格局变化与延迟萌发对两种一年生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星茗;大豆田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3 陈睿;季节性干旱对反枝苋和大豆光合特性及其竞争机制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李静;大豆和反枝苋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5 金成功;增雨和竞争对大豆和反枝苋的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6 张凯;油菜及其伴生杂草种苗对光温变化的响应差异[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霍德敏;苘麻水提液对生菜、马齿苋和反枝苋化感作用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晓晶;马唐和反枝苋结籽量预测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杨云强;微生物除草剂的筛选和多株菌剂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10 刘小龙;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658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58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