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12:27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家蚕(Bombyx mori L.)农药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急性毒性的研究,对由微量农药引起的亚致死效应研究甚少。本文选择两种对家蚕剧毒级别的新烟碱类农药噻虫啉和噻虫胺,根据预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设定亚致死浓度梯度,使用浸液法处理桑叶连续饲喂家蚕由2龄起蚕发育到5龄末上蔟结茧化蛹,探究微量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浸液法测定噻虫啉和噻虫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测得噻虫啉对家蚕2龄起蚕的96 h LC50为0.235 mg/L,噻虫胺对家蚕2龄起蚕的96 h LC50为0.076 mg/L根据毒性评价标准两种药剂均属于剧毒农药,对家蚕高风险建议禁止在桑园及周边施用。2、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发育历期的影响为较高浓度下家蚕发育历期与对照相比延长,较低浓度下家蚕发育历期缩短。在同一药剂浓度下,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发育历期的影响随龄期增长而增强。3、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眠蚕、熟蚕重量的影响为较高浓度组家蚕眠蚕、熟蚕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较低浓度组家蚕眠蚕、熟蚕重量增加。同一浓度下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眠蚕、熟蚕重量的影响随龄期增长而增强。4、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饲料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在较高浓度下供试家蚕给桑干量、食下干量、消化干量增加,食下率、消化量、消化率和蚕茧转换效率、茧层转化效率下降;较低浓度下家蚕食下干量、食下率、消化量、消化率和蚕茧转换效率、茧层转化效率提高。5、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为较高浓度下家蚕上蔟前存活率、化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下降,死笼率上升,噻虫胺7.6·10-3mg/L浓度不结茧;较低浓度时家蚕上蔟前存活率、化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提高,死笼率下降。6、通过研究确定,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表现为:农药处理浓度较高时家蚕生长发育、取食消化、经济性状受到抑制;噻虫啉噻虫胺较低浓度时对家蚕生长发育、取食消化、经济性状有一定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84.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华;唐蜜;王金金;杜波;卢冬梅;王振宇;;新烟碱类杀虫剂研究进展概述[J];山东化工;2015年07期

2 池艳艳;乔康;姜辉;林荣华;王开运;;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蚕业科学;2014年04期

3 谢道燕;杨振国;田梅金;刘永光;江秀均;罗雁婕;;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19期

4 谢道燕;杜伟;柴建萍;刘永光;田梅金;江秀均;罗雁婕;黄平;;6种杀虫杀螨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5 谢道燕;田梅金;柴建萍;刘永光;倪婧;江秀均;罗雁婕;;十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J];北方蚕业;2013年02期

6 陈伟国;董瑞华;孙海燕;;水稻杀虫剂应用趋势及对蚕桑生产安全的影响[J];蚕桑通报;2013年02期

7 魏立娜;叶非;;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应用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年05期

8 梅承芳;张宝兰;梁燕珍;张宏涛;曾国驱;许玫英;孙国萍;;毒死蜱和乐果对华南地区家蚕品种“9·芙”的毒性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9 李前龙;唐旭东;徐莉;沈中元;燕薇;;不同温度下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变化[J];蚕业科学;2013年01期

10 俞瑞鲜;王彦华;吴长兴;苍涛;陈丽萍;吴声敢;赵学平;;丁烯氟虫腈对家蚕(Bombyx mori)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二兰;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家蚕的生理生化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2 李光耀;噻虫嗪、噻虫胺对玉米螟赤眼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3 季守民;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毒性评价及亚致死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池艳艳;六种农药对家蚕慢性毒性的评价标准和辅助生化指标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吴绵园;新烟碱类杀虫剂氯噻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的合成工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6 黄露;苦参碱对家蚕的毒害作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赵焱坤;微量有机磷农药胁迫下家蚕生物标志物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4年

8 崔新倩;农药对家蚕慢性毒性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骞;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吡虫啉等对家蚕的慢性毒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来有鹏;几种农药对家蚕和河虾安全性评价试验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5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35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