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蚧菌与杀虫剂对大豆蚜协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8:01
【摘要】:大豆蚜Aphis glycines是栽培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刺吸危害大豆以及传播病毒,经常造成大豆的品质下降和产量损失,严重发生时可造成减产50%以上。但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防治手段。蜡蚧菌Lecanicillium lecanii是一种分布广泛,对蚜类、蚧类、蛾类等多种昆虫有效的病原真菌。蜡蚧菌单独使用时杀虫速度较慢,与一些杀虫剂混用能够加快杀虫速度。但多种杀虫剂在常规浓度下对蜡蚧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本文是在低浓度下应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吡虫啉和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苦参碱与蜡蚧菌混用对大豆蚜进行毒力测定,以期缩短蜡蚧菌生效的时间并减少杀虫剂的田间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采用PDA培养基培养蜡蚧菌BNCC336750分生孢子。采用浸渍法对大豆蚜进行毒力测定,选取最佳防治效果的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浓度与亚致死浓度的化学农药35%吡虫啉悬浮剂和生物农药0.3%印楝素乳油、0.5%苦参碱水乳剂进行混配。(1)结果表明,大豆蚜的累计校正死亡率随菌株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浓度为108个/mL时对大豆蚜毒力最高,7d后校正死亡率达到76.64%。(2)菌药混用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比单用浓度为108个/mL的蜡蚧菌BNCC336750孢子悬浮液以及三种亚致死浓度(LC10)农药单独的处理的防治效果都要好。其中菌株BNCC336750孢子悬浮液与亚致死浓度(LC10)印楝素混用效果最好,处理7 d后大豆蚜累计死亡率达到94.16%。苦参碱和吡虫啉混用7 d后大豆蚜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6.13%和80.29%。这三组数据都高于单独用浓度为108个/mL的蜡蚧菌孢子悬浮液处理的死亡率76.64%,以及三种LC10浓度下印楝素、苦参碱、和吡虫啉的处理组的死亡率(分别为印楝素组34.31%,苦参碱组32.35%,吡虫啉组 32.35%)(3)3种杀虫剂与蜡蚧菌孢子悬浮液混配对不同龄期大豆蚜的防治效果在各药剂间存在共性,即3种药剂与蜡蚧菌孢子悬浮液混配对3和4龄大豆蚜的防治效果比较高,其最终累计校正死亡率与1、2龄大豆蚜的死亡率间差异显著(P0.05);即三种杀虫剂与蜡蚧菌孢子悬浮液混配后对三龄及成虫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低龄若虫。(4)田间试验表明,亚致死浓度印楝素混配108个/mL的蜡蚧菌孢子悬浮液的田间应用校正死亡率最好,7 d后防治效果达到89.47%,高于亚致死浓度苦参碱混配108个/mL的蜡蚧菌孢子悬浮液的田间校正死亡率80.87%和亚致死浓度吡虫啉混配108个/mL的蜡蚧菌孢子悬浮液的田间校正死亡率73.95%。研究结果表明,蜡蚧菌孢子悬浮液(108个/mL)与吡虫啉悬浮剂、0.3%印楝素乳油、0.5%苦参碱水乳剂混用防治大豆蚜,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降低药害以及残留问题,同时解决了单独使用蜡蚧菌的生效时间较长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5.6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军侠;赵玉玉;郭丽娜;朱点;李怡萍;仵均祥;;三种杀虫剂及其混配使用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卵的室内触杀效果[J];应用昆虫学报;2017年04期

2 王庆菊;;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条件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时新瑞;赵云彤;解国庆;李杰;张勇俊;;黑龙江省东南部大豆蚜综合防控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4 余德亿;黄鹏;姚锦爱;张艳璇;;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对榕管蓟马及斯氏钝绥螨的毒力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5 张召荣;张艳军;谢明;;一株来自热带地区蜡蚧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粉虱的致病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年01期

6 郭亚静;李学军;王堇秀;;大豆蚜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7 常静;周晓榕;李海平;庞保平;;绿僵菌与3种杀虫剂混用对沙葱萤叶甲的协同作用[J];农药学学报;2015年01期

8 李长锁;胡喜平;于涵;王欣;;7种常见杀虫剂对大豆蚜优势天敌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4年08期

9 王志超;王思一;史雪岩;宋敦伦;高希武;;吡虫啉与三种有机磷杀虫剂混配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4年04期

10 王娜;郎志飞;贺康;李飞;;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毕锐;大豆蚜抗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分子机制及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蒙;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杨帅;大豆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莹;大豆蚜的飞行生物学及对寄生蜂的传播潜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谭卫红;印楝种仁成分的化学及活性成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余昕彤;白僵菌和苦参碱对斜纹夜蛾的协同控害及生理生化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刘丹竹;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环境适应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3 戴海英;大豆抗蚜品种筛选及药剂防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陈小坤;抗吡虫啉棉蚜的交互抗药性及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卫敏;蚧虫受蜡蚧轮枝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6 杨帅;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苗进;华北地区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种群动态和主要天敌控制能力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戴长春;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种群动态及天敌控制作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7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47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