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核桃主要病虫害调查及核桃溃疡病化学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0:36
【摘要】:为明确我省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和有效的防治核桃溃疡病,促进核桃产业稳步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核桃主要病虫害的调查,并以核桃溃疡病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和针刺法分别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通过对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通过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条件的测定,弄清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离体枝条试验筛选高效的化学防治药剂。结果如下:(1)经对河北省核桃主产区病虫害的调查,发现河北省核桃主要病害有核桃炭疽病、核桃溃疡病、核桃腐烂病、核桃黑斑病、核桃白粉病、核桃枝枯病、核桃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核桃缀叶螟、绿刺蛾、扁刺蛾、核桃举肢蛾、核桃扁叶甲、核桃黑斑蚜、舞毒蛾、云斑天牛等。秦皇岛市海港区病害发生严重,核桃炭疽病与核桃溃疡病病情指数分别为71.2与63.8。邢台市邢台县核桃园病害发生较重且种类多,核桃白粉病、核桃炭疽病和核桃褐斑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69.2、61.3、49.3。保定市易县核桃园病害发生较轻,以核桃炭疽病与核桃枝枯病为主,病情指数分别为44.5和37.9。核桃缀叶螟在秦皇岛抚宁区和保定阜平县危害严重;绿刺蛾、扁刺蛾和核桃举肢蛾在邢台县核桃园集中危害;核桃黑斑蚜在秦皇岛海港区和易县核桃园普遍发生;舞毒蛾主要在秦皇岛核桃主产区集中发生;铜绿金龟子、蓝跳甲等害虫,在秦皇岛和保定核桃产区零星发生。(2)经过对核桃溃疡病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确定引起河北省核桃溃疡病的病原为HT01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认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3)通过对核桃溃疡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条件测定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适宜的pH为6~8,最佳培养基是PDA培养基,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快;通过对病原菌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条件研究表明,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30~40℃,适宜的pH为5~7,相对湿度在85%~100%范围内适宜孢子萌发,湿度为100%萌发率最高,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4)不同药剂对核桃溃疡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同,其中25%丙环唑乳油对核桃溃疡病菌菌丝抑制效果最好,5h时抑制率为93.00%。供试药剂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25%丙环唑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均能100%抑制孢子萌发,4h时孢子萌发率为0。(5)药剂对核桃溃疡病菌抑制作用室内离体枝条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对核桃溃疡病菌的保护作用不同,其中25%丙环唑乳油的保护作用最佳,发病率较对照降低了25%,平均病斑面积为2.56cm~2,防治效果为74.97%。同时,25%丙环唑乳油的治疗作用也明显优于其它药剂,防治效果为72.00%。“柔脂通”渗透剂对不同药剂的治疗效果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增效作用,但与25%丙环唑乳油混合后防效最好,治疗防效由72.00%上升到80.39%。所以生产上可以用25%丙环唑乳油配合“柔脂通”渗透剂预防和防治核桃溃疡病。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6.64
【图文】:

发病情况,枝条,不同时期,核桃


由于果园内郁闭度高,树上树下均有黑核桃,严重影响核桃产量。核桃扁叶甲在保定易县大水峪易水湖景区核桃园普遍发生,园中核桃树上常见食成网状或缺刻的叶片。核桃黑斑蚜繁殖力强、易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大,在河北核桃产区普遍发生。舞毒蛾食性杂,在秦皇岛核桃主产区集中发生。由于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大青叶蝉在邢台核桃产区普遍发生。铜绿金龟子、蓝跳甲等害虫,在秦皇岛和保定核桃产区零星发生。3.2 核桃溃疡病菌的分离与鉴定3.2.1 核桃溃疡病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对感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后共得到 3 个菌株,分别编号为 HT01、HT02、HT03,将以上菌株接种到烫伤的核桃枝条上,只有 HT01 发病,HT02 与 HT03 未见发病,且 HT01 与采回来的病斑标本症状相似。依照柯赫氏法则从感病枝条病健交界处进行再分离,得到与接种菌相同的菌株。HT01 接种枝条发病情况及对照处理见图 3-1。

菌落形态,菌落形态,培养的,病斑


河北省核桃主要病虫害调查及核桃溃疡病化学防治研究从图 3-1 中可以看出,HT01 接种 5d 后开始出现与田间相近的症状,接种枝条出现褐色病斑。8d 发病症状明显,病斑呈褐色长椭圆形。15d 时,病斑扩大颜色变深,且有大量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出现,病斑中央经挤压有褐色粘稠液流出。20d后,病斑干腐凹陷,枝条皮层全部变为黑色,且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对照培养没有发病,枝条健康青绿。3.2.2 核桃溃疡病菌形态观察HT01 在 PDA 上培养的菌落形态见图 3-2。

形态图,分生孢子器,形态


从图 3-3 可以看出 HT01 经健康的核桃树皮诱导,5d 后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分别着生在菌丝体表面、部分或整个埋在培养基内,核桃树皮组织上的分生孢子器着生其表面或部分埋在树皮中。黑色、灰色,球状或拟球状,单生或聚生,直径为0.5~2mm,分生孢子器壁由致密的角质化组织构成。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椭圆形,单胞,无色或苍白色,壁薄,大小为 14.8~30.1×4.6~10.1μm。通过查阅《真菌鉴定手册》和《植物病原真菌学》相关书籍,根据上述形态学特点,初步鉴定 HT01 为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3.2.3 核桃溃疡病菌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提取病原菌菌丝 DNA,通过 PCR 扩增与序列对比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经特异引物扩增获得病原菌核糖体 ITS 序列,序列为:a b c图 3-3 HT01 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形态Fig. 3-3 The pycnidium and conidia morphology of HT01注:a HT01 子实体;b HT01 分生孢子器切片(光学显微镜 10×40);c HT01 分生孢子(光学显微镜 10×10)Note:a Pycnidium of HT01;b Pycnidium slice of HT01;c Conidia of HT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胜;;核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16年06期

2 胡丽华;;宁国市山核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7年02期

3 戴胜利;;山核桃溃疡病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5年08期

4 宿金波;;谈山核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5 和凌云;;核桃溃疡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J];河北果树;2011年06期

6 彭丽;;山核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7 杨承芬;;核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J];北方果树;2010年05期

8 杨承芬;;核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J];果农之友;2010年09期

9 吴志辉;黄丽琳;宋冬娣;;山核桃溃疡病的风险分析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10 吴志辉;束庆龙;余益胜;;气候因子对山核桃溃疡病发生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涉县林业局 刘素云;核桃溃疡病防治技术[N];河北科技报;2018年

2 涉县林业局 刘素云;核桃溃疡病重在预防[N];河北科技报;2018年

3 程洪花;注意防治核桃溃疡病[N];河北科技报;2013年

4 李琴;谨防山核桃溃疡病[N];山西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军;山核桃主要病虫害鉴定与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庞久帅;河北省核桃主要病虫害调查及核桃溃疡病化学防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2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52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