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球囊菌转录组分析及其致病相关基因挖掘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0-07-15 14:24
【摘要】: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引起的昆虫真菌性病害,一旦发病对蜂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采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基因整合技术(REMI),获得了多个蜜蜂球囊菌(A.apis)突变体,并通过蜂群接种和实验室人工饲喂幼虫接种病原球囊菌孢子的方法,已经筛选出与野生型球囊菌存在着较大的致病性差异的突变株,然而目前未止,对球囊菌致病性差异的机理尚未明确。为了深入研究蜜蜂球囊菌的致病机理,我们在前期已经获得的稳定遗传的球囊菌突变体的基础上,采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致病性不同的3株蜜蜂球囊菌及野生型初始菌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对球囊菌致病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蜜蜂球囊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及野生型初发菌WT和前期采用REMI突变技术获得的3株致病性不同的球囊菌突变体M1、M4、M7进行了转录组de novo测序,对序列进行了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所测定的野生型菌株WT以及3株弱致病性突变体菌株M1、M4、M7及共产生了394,910,604 reads,获得了12,989 unigene,N50为853 bp。BLASTx搜索结果表明,9,598个基因可以被注释为已知基因(UniProt库,E-value≤1.0E-05),7,807个基因可以得到有效注释(Interpro库)。对6,583进行了Gene Ontology(GO)分析,其中2,521个基因可以分为三大类。蛋白质家庭数据库搜索结果发现,6,561个基因与已知蛋白相似,其中230个蛋白有效进行了COG分类和注释。另外,KEGG富集结果表明,2503个基因有效富集到314个通路,其中发现了356个真菌特异转录因子(TF),而这些转录因子可以分在32个蛋白家族,预示着这些基因在蜜蜂球囊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蜜蜂球囊菌3个致病性变异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部的172,3,996个DEG中有650个基因上调表达,同野生型相比,M1,M4,M7分别有4,403,2,845和3,016个基因下调表达。挖掘出大量在不同处理间出现表达差异的致病性相关基因,而这些基因也正是在弱致病性的突变体中下调表达的基因。同WT野生型相比,在3个突变体中有53个水解酶基因、54个转录因子,25个细胞壁合成降解相关基因,分别在M1、M7和M4中下调表达,且M1、M7下调表达的程度大于M4。研究表明,在水解酶作用下,致病菌可有效地完成对宿主细胞的侵入和逃逸过程,是一类重要的致病相关蛋白。转录起始因子也一是类重要的致病相关蛋白,在转录调控上对致病菌的致病性发生作用。细胞壁合成与降解相关基因对细胞的形态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基因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压力,在外界环境胁迫下,可保护宿主细胞结构不发生变化,细胞形态不发生改变。采用qRT-PCR方法对3个突变体中的12个下调基因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3.对蜜蜂球囊菌3个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富集和KEGG富集。结果表明,同野生型相比,M1、M4、M7分别有811,691和660个基因有效GO富集,筛选出了一些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基因。KEGG途径富集分析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在三个突变体中共富集到9个途径中的216个基因被下调。其中,已知的5种涉及真菌致病性的途径通过随机突变被抑制(M1突变体含有3种,M7突变体含有2种)。同野生型相比,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28基因)以及aminoacyl-tRNA合成通路(31基因)是在M1中特异表达的通路。另外,M1与M4相比,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合成通路这一通路中有54个基因下调表达。与野生型相比,M7中Fatty acid metabolism通路(17 genes)下调表达。与M4相比,M7中基部转运因子通路中有21个基因下调表达。4.研究发现,在蜜蜂球囊菌3个突变体中,M1和M7的致病性要小于M4,而3个突变体的致病性均小于野生型球囊菌,转录组KEGG富集分析和GO富集数据分析结果与体外接种实验的结果相一致,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也与体外接种实验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球囊菌致病性不同的突变体及野生型菌株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与蜜蜂球囊菌致病性相关基因并进行了验证,对蜜蜂球囊菌致病性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蜜蜂球囊菌致病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对有效防控蜜蜂白垩病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95.1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静;;我们身体里的“幽灵”基因[J];大自然探索;2016年12期

2 何祥火,李锦军,解翼虎,张锋锐,曲淑敏,唐耘天,覃文新,万大方,顾健人;新基因CT12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J];癌症;2003年02期

3 曾以申;;农作物抗病基因探索的回顾和展望[J];生物科学信息;1989年02期

4 周晓敏;;基因检测:吃药没用?[J];消费者报道;2013年03期

5 周怡;;以红色基因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青春岁月;2018年23期

6 屠鞠传礼;吕贯廷;曾长青;;人类基因组中巢式基因对的系统分析[J];遗传;2010年09期

7 陈秋莲,李陶深;“好”基因对自现及其在遗传算法协同演化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黄大年;杨炜;王金霞;范在丰;邹勤;何祖华;申宗坦;;利用遗传同质的近等基因对研究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产物[J];中国水稻科学;1992年02期

9 李建婷;郭成;侯岩峰;焦玉莲;赵跃然;孙慧;徐进;曹铭锋;高聆;赵家军;张海清;李明龙;;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对频率的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年01期

10 王琳琳;;关于优化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课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6年7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乃苏;穆琳;赵博昊;胡帅帅;王曼曼;陈阳;吴信生;;兔SLC7A11基因敲降对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兔学分会第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8年

2 饶进军;徐伟;吴曙光;;导入外源性P53基因对DL1520复制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3 尚世强;;基因与健康[A];201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4 宋久刚;谢华红;杜瑞;高娟;刘杰;樊代明;;URG4基因对NIH3T3细胞的恶性诱导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姜静;王银磊;赵丽萍;周蓉;李亚茹;赵统敏;余文贵;;番茄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A];第七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饶进军;徐伟;吴曙光;;导入外源性P53基因对DL1520复制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陈辉;王鲁文;褚小刚;严少南;龚作炯;;APOBEC3G基因对HepG_2 2.2.1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建;张建华;许晓群;宗金宝;田志刚;;白细胞介素15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对NK细胞杀伤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A];第八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马玉彦;李殿俊;解丽华;陈琼;贾晓刚;;转IL-2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朱明珠;高磊;李霞;;酵母基因表达相关性与蛋白质互作网络距离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丹;王文:追问生命终极秘密[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汪永安;皖企首获基因检测资质[N];安徽日报;2017年

3 记者 白竟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诞生,来定制宠物吧![N];北京科技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马爱平;好甜还是喜咸,基因说了算?[N];科技日报;2017年

5 记者 张小军;决定老鼠性别基因被发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卢菁;怕胖可就是管不住嘴,原是基因作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吴一福;四军医大首次发现人脑抑癌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Linda Villarosa著 黎明 译;抗癌的代价:细胞老化[N];科技日报;2002年

9 记者 毛黎;iPS生成过程得到极大简化[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齐芳;影响小鼠寿命的基因也会影响人吗 我科学家:差异非常大[N];光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Awraris Getachew Shenkute;蜜蜂球囊菌转录组分析及其致病相关基因挖掘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李自雄;乙肝病毒large S基因及其变异促进HCC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王佚;mdr1基因在兔VX2肝癌化疗中骨髓保护及治疗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4 邹岚;放射启动MIP-3α基因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蒙;人TALL-1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6 何勇;p73基因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对其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7 孙照刚;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克隆、表达、蛋白功能研究以及缺失该基因病毒的重组[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吴汉林;人NIT1基因cDN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D];四川大学;2005年

9 朴春姬;hTRAIL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金旭;心血管内靶向定位基因递送体系—载基因支架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晨子;水稻PPR基因OsPGL1功能的初步分析[D];武汉大学;2017年

2 徐凯凯;p27~(kip1)基因在红系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张莹姣;MiR-194-5p靶向BCKDHA基因调控绵羊脂肪生成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4 许金云;BIM基因内含子2缺失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5 温向娜;红色基因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6 张志萌;IKBKE通过IKBKE/YAP1/miR-Let-7b/i环路调控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7 李钰添;家蚕基因BmGcm的克隆及鉴定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8 张鸣;GHR基因编辑猪生长发育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9 丁亦飞;南京极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10 吴海彦;COL11A1和COL18A1基因与近视相关性分析及近视易感基因SNTB1相关功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6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56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