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分子检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08:33
【摘要】:近年来,稻曲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且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严重影响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及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但黑龙江省关于对稻曲病的基础研究方面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明确黑龙江省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遗传背景分析,本论文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稻曲病病原菌的分离方法、生物学特性、分子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稻曲病的早期鉴定、科学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从黑龙江省5个水稻主栽区采集病样108份,采取3种分离方法对稻曲病菌进行分离率比较,并从各采样区分别选取代表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设计水稻稻曲病的特异性引物并进行检测,然后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成功分离所得的89个水稻稻曲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黑龙江省水稻稻曲病菌的遗传背景。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改进的组织分离法明显提高了稻曲病菌分离成功率,本方法污染小,分离成功率高,分离率可达76%,该方法明显优于厚垣孢子悬液分离法和菌核萌发法,厚垣孢子悬液分离法和菌核萌发法分离率分别为6.67%和30%。利用上述3种方法成功从黑龙江省5个水稻主栽区采集病样成功分离得到个89个稻曲病菌菌株。(2)试验测得分离得到的稻曲病菌菌株的平均生长速率为0.1875cm/d。其中,所有菌株中,生长速率大于平均生长速率的菌株有15株,占所有代表菌株的60%,主要来自于哈尔滨、牡丹江和绥化地区的菌株;生长速率小于平均生长速率的菌株有10株,占所有代表菌株的40%,主要来自于佳木斯及齐齐哈尔地区的菌株。哈尔滨地区及牡丹江、绥化地区菌株的生长速率大于齐齐哈尔地区及佳木斯地区菌株的生长速率。(3)通过对稻曲病菌培养条件及营养需求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为稻曲病菌生长最适培养基,26℃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为7.0,蔗糖为最适碳源,KNO_3为最适氮源。(4)本文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UV-A/UV-B且只对稻曲病菌扩增出长度为260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他供试菌株均未扩增出目的条带,可被用于水稻稻曲病菌(U.virens)的检测;该引物在PCR反应中,对水稻稻曲病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 pg,从而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稻曲病菌PCR检测体系。将稻曲病菌接种至水稻穗粒后最早于48 h时,便可检测到稻曲病菌。(5)筛选出9对SSR引物对分离得到的89个供试菌株进行扩增,每对引物的扩增条带均在2~7之间,共得到43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5条,占总数的58.1%。引物S318的多态性最好,多态性条带比率达到85.7%,S509多态性最差,多态性条带比率仅为33.3%。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显示,稻曲病菌菌株的GS(遗传相似系数)为0.613~0.955,平均值为0.741,差值为0.342;其中,佳木斯地区和齐齐哈尔地区的稻曲病菌菌株之间的GS最小,为0.613,遗传距离最远,遗传相似程度最低;哈尔滨地区和牡丹江地区稻曲病菌菌株间的GS最大,为0.955,遗传距离最近,遗传相似程度最高。依据SSR结果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73时,89个菌株分为3个类群,5个地区的稻曲病菌菌株在3个类群里均有分布,哈尔滨地区的菌株主要分布在第Ⅲ类群中。牡丹江地区的菌株较均匀地分布在第Ⅰ、Ⅱ、Ⅲ类群中。佳木斯地区的菌株主要分布在第Ⅰ、Ⅱ类群中。齐齐哈尔地区的菌株主要分布在第Ⅱ、Ⅲ类群中。绥化地区的菌株主要分布在第Ⅰ、Ⅱ类群中。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稻曲病菌遗传背景复杂程度较低,菌株整体遗传较为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5.111.4
【图文】:

生长速率,稻曲病菌,菌株


图 3-3 各代表菌株的生长速率Fig. 3-3 Growth rate of each strain如图 3-4 所示,25 个代表菌株的平均生长速率为 0.1875cm/d。其中 15 个代表菌株的生长速率大于平均生长速率 0.1875cm/d,占所有代表菌株的 60%,主要是采集于哈尔滨地区及牡丹江地区、绥化地区的菌株。其中 10 个代表菌株的生长速率小于平均生长速率0.1875cm/d,占所有代表菌株的 40%,主要是采集于佳木斯及齐齐哈尔的代表菌株。00.050.10.150.20.25HB1HB2HB3HB4HB5MD1MD2MD3MD4MD5SH1SH2SH3SH4SH5JS1JS2JS3JS4JS5QQ1QQ2QQ3QQ4QQ5生长速率(cm/d)代表菌株

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绥化,佳木斯


即最大值为 2.13cm 左右,而后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温度超0℃后所有地区代表菌株的生长均受抑制(如图 3-5,图 3-6)。在温度范围为 25℃至时,牡丹江、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 5 个地区代表菌株平均菌落直径差为:m,3.15cm,4.05cm,4.25cm,5.4cm,说明绥化、哈尔滨地区的代表菌株适宜生长温围较宽,而牡丹江及佳木斯、牡丹江地区的菌株适宜生长温度范围较窄。图 3-5 不同温度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Fig. 3-5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mycelial growth of U. virens050505HB1 HB2 MD1 MD2 SH1代表菌株15℃20℃25℃26℃27℃28℃30℃35℃22.515℃20℃25℃26℃

稻曲病菌,菌丝生长,菌落直径,氮源


结果与分析丝均为白色且密度均匀,形态较为相似;PSA 基础培养基上的菌落中央为黄色,逐渐被周围长出的白色菌丝包围,最终呈蓬松且不均匀状(如图 3-9)。以 K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中测得供试菌株菌落直径最大值,置于 26℃、30d 培养后的菌落平均直径在 6.58cm 左右。其次以 L-天冬酰胺为氮源的培养基中所测得的供试菌株菌落直径较大,而各菌株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所测得的菌落直径最小,即生长速度最慢,26℃、30d 培养后各代表菌株的平均菌落直径在 4.28cm 左右,以 PSA 为对照的培养基中测得供试菌株菌落平均直径在7.35cm 左右(如图 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戎念杭;雍明丽;徐颖;胡东维;;水稻花器细胞壁超微结构与稻曲病菌的选择性侵染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7年01期

2 王文斌;陈志谊;;不同致病力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06期

3 高必达;钟杰;;稻曲病菌侵染过程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王疏,白元俊,周永力,姚健民,白金铠;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04期

5 白元俊,王疏,刘晓舟,石守荣,将宝山,刘书茂;水稻稻曲病菌的毒素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6 罗英华,龚幼菊,陈似兰,付逸根,王茵,韦育浦,刘为经;稻曲病菌毒性的研究(摘要)[J];卫生研究;1995年S2期

7 王疏;杜毅;褚茗莉;白元俊;邵雪;鲁守平;;稻曲病菌孢子形成的培养技术及人工接种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2年05期

8 严位中;王永华;钱均端;;稻曲病菌核的初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9 金敏忠;黎煜;;水稻稻曲病菌菌核田间发生情况调查[J];浙江农业科学;1987年05期

10 王国良;;影响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娟;樊晶;王宇秋;李国邦;黎良;赵志学;王文明;;调控植物免疫与代谢的稻曲病菌效应因子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樊晶;杨娟;王宇秋;李国邦;赵志学;黄富;李燕;王文明;;稻曲病菌的生命之谜[A];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5年

3 郑大伟;何黎平;孟春梅;胡东维;;稻曲病菌在水稻萌发期侵染的细胞学证据[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志谊;刘永峰;张君成;聂亚峰;;水稻稻曲病菌生物学研究[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5 黄晓冬;胡茂林;罗来鑫;刘西莉;李健强;;稻曲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雍明丽;胡东维;;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s virens)侵染大麦、小麦的初步观察[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祥良;韩志能;朱金良;钟雪明;;稻曲病菌的侵入期和防治适期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唐艳霞;胡东维;;稻曲病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行为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尹小乐;陈志谊;于俊杰;俞咪娜;刘永锋;;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及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金素心;钱强;代光辉;;两种植物提取液对水稻稻曲病菌抑菌活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张蕾;我科学家提出稻曲病菌侵染机制新见解[N];光明日报;2014年

2 记者 王怡;我科学家发现水稻稻曲病致病基因[N];科技日报;2014年

3 记者 胡其峰;我国科学家“弄清”水稻常“生病”原因[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汪永安;粮丰工程3年增效41亿多元[N];安徽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彦卿;水稻抗稻曲病QTL定位及抗/感品种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的表达谱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吕博;稻曲病菌侵染特性及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宋杰辉;稻曲病菌的侵染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雍明丽;稻曲病菌初侵染源和花丝侵染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5 贾切;稻曲病菌接种技术、群体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郑大伟;稻曲病菌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及HOG1基因在稻曲病菌和禾谷镰刀菌中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菲;水稻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及其抗DMI类杀菌剂分子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胡茂林;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谭小平;水稻品种抗稻曲病评价及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江银辉;稻曲病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浩文;水稻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及品种抗性分析[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范琳;黑龙江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分子检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3 郑静格;抑制稻曲病菌生长的植物精油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4 王宇秋;Ⅰ、稻曲病菌效应蛋白Uv2169参与致病机理研究 Ⅱ、稻曲病菌的糖类偏好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5 蒲相君;糖及其热解产物对稻曲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年

6 李重阳;稻曲病菌候选效应蛋白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7 范林林;低温对稻曲菌核形成的影响及稻曲病菌转化体系的探索[D];浙江大学;2017年

8 韩雨;稻曲病菌NRPS2与NRPS6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9 黎良;稻曲病菌候选效应蛋白Uv2169的功能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胡贤锋;水稻稻曲病缓释药膜剂的筛选及其协同增效作用[D];贵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9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69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