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殖过程及其对辣椒疫病生物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8:17
【摘要】: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AMF)是一类可以与大多数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的真菌。其在促进植物吸收营养及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许多AMF中发现专性共生内生细菌(MRE),不同AMF种类对宿主植物的影响和作用差异明显。本研究首先初步调查了在自然件下大田辣椒与AMF的定殖共生的情况;同时,我们选择有专性内生细菌共生的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没有内生细菌的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为实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F在辣椒根中的定殖情况和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不同AMF种类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物防治作用,初步探讨造成差异性的可能潜在因素。首先,在自然条件下,初步调查了大田辣椒根组织和根围中AMF的定殖与共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辣椒根组织中均发现AMF定殖及典型的共生丛枝菌根结构,侵染率达到70%以上;同时,在辣椒根际土壤中,存在丰富的AMF孢子,平均达到6个g~(-1)土壤。不同采样点辣椒的AMF侵染率、侵染强度和根际孢子量等存在差异,且AMF侵染强度越强,丛枝的丰度和孢子的密度也随之增加。通过分子鉴定确定了实验材料中内生细菌的共生情况。结果表明,摩西斗管囊霉有专性内生细菌Candidatus Moeniiplasma glomeromycotorum种类共生;通过乳酸甘油染色法对辣椒根进行染色,显微观察两种AMF在辣椒组织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AMF能够与辣椒建立稳定的共生关系,其侵染开始于根外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或根外菌丝直接从侵入点进入辣椒根皮层细胞,形成胞间菌丝、胞内菌丝、丛枝和泡囊等结构。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两种AMF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和对辣椒疫病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种AMF均可定殖于辣椒根部,但定殖率有所差异,摩西斗管囊霉的定殖率明显高于根内根孢囊霉。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的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干重及鲜重均高于对照处理,株高分别增加了9.36%和6.24%,茎粗分别增加了9.09%和4.55%,鲜重分别增加了40.36%和32.74%,干重分别增加了63.16%和31.58%。在挑战接种辣椒疫霉的条件下,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的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及干重均高与单接种辣椒疫霉的处理,株高分别增加了6.50%和2.99%,茎粗均增加了10.53%,鲜重分别增加了32.64%和31.25%,干重分别增加了35.71%和28.57%。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辣椒疫霉,AMF均能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但与不接种处理的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说明辣椒疫霉抑制了辣椒幼苗的生长。两种AMF对辣椒疫病均有生物防治作用,其中根内根孢囊霉的防治效果达到54%,而摩西斗管囊霉的防治效果仅为8.3%,不同的AMF种类对辣椒疫病的生物防治作用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AMF可以与辣椒建立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有效促进了辣椒植株的生长,对辣椒疫病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作用,但不同的AMF对辣椒的生长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本论文研究结果将为AMF在辣椒种植及生产中的应用及防治辣椒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对AMF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进行预测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6.418.1;S476
【图文】:

辣椒,丛枝,定殖,侵染


并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形成泡囊(图 2-1A、图2-1B)。由此可以确定,在自然条件下,AMF 能够在辣椒根组织中定殖,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图 2-1 辣椒根系 AMF 的侵染定殖Fig. 1AMF colonization in pepper roots注:A, B.根内泡囊(V)(10×40);C, D.根内菌丝(H)(10×40);E, F.根细胞内形成的丛枝结构(A)(10×40)。Note:A, B.Vesicles in root tissues(10×40); C, D.Hyphae in root tissues(10×40); E

系统发育树,菌株,分子鉴定


果与分析AMF 的系统发育学分析本研究所使用的两种 AMF 菌株经过 LSU 28S rDNA 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一度约 700bp 的 DNA 片段。将测序后的结果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与相关菌株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图 3-1、图 3-2)。图 3-1 所示,实验菌株eliformis mosseae 与 Funneliformis mosseae(JQ048902)聚在一个子分支上,分子鉴定结果可以确定实验菌株为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2 所示,实验菌株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与 Rhizophagus intraradice817872)聚在一个子分支上,结合分子鉴定结果可以确定实验菌株为根内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系统发育树,菌株


图 3-2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及相关菌株的系统发育树Fig3-2 Phylogenetic tree of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and their relative strainsMF 内生细菌的系统发育学分析本研究所使用的两种 AMF 菌株经过 SSU 16S 特异性引物扩增,eliformis mosseae 的孢子中含有专性的共生细菌,其 DNA 片段大小bp,将测序后的结果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与相关菌株统发育树(图 3-3)。图 3-3 所示,该细菌与 Candidatus Moeniiperomycotorum (KP763287)聚在一个子分支上,序列同源性为 96%者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育;;大田地膜辣椒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青海农牧业;2008年03期

2 王骐翰;陶惠;;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年04期

3 陈永华;;辣椒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2019年12期

4 王海霞;李桠楠;;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年05期

5 商泽宇;王文进;;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治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09期

6 宋雅坤;;保护地辣椒疫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新农业;2017年04期

7 胡小凤;;盘锦地区辣椒疫病和炭疽病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04期

8 朱艳艳;;辣椒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05期

9 郭建;;焉耆色素辣椒疫病发生特性与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17年04期

10 和丽花;;辣椒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宏图;朱庆胜;徐伟松;蒲小明;洪政;陈侨;;一种复配剂对辣椒疫病防控作用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江冰冰;方玉婷;罗丽芬;杨敏;朱书生;;韭菜和辣椒间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化感机理研究[A];中国第七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杨明英;曹继芬;李向东;孙道旺;王源超;赵志坚;;云南辣椒疫病的分子诊断及其病原菌群体特征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齐永志;张小风;韩秀英;赵卫松;王文桥;马志强;;两种生物菌肥防治辣椒疫病的初步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5 关天舒;赵奎华;刘长远;梁春浩;王辉;李柏宏;;不同杀菌剂对辣椒疫病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徐俊光;赵小明;白雪芳;杜昱光;;壳寡糖防治辣椒疫病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涛;赵伟;林玲;丁建成;戚仁德;;辣椒疫病生防菌株的筛选研究初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岳传贤;;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陈凤英;;辣椒疫病综防技术的调查与研究初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梁月;张国珍;戴万安;;西藏辣椒疫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农村局 贾友江;注意防辣椒疫病[N];河北科技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余杏;高温高湿易诱发辣椒疫病[N];湖南科技报;2019年

3 辛集市植保站 陈书乔;辣椒疫病早防治[N];河北科技报;2017年

4 王丰;辣椒疫病重在预防[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5 山东省宁津县农林局 刘忠强;近期多雨湿度大 辣椒疫病抓紧防[N];河北科技报;2017年

6 尹建华;辣椒疫病如何防治[N];农资导报;2016年

7 王芳德;辣椒疫病与生理性萎蔫如何区别?[N];山东科技报;2016年

8 辛目;辣椒疫病怎样防治[N];农民日报;2015年

9 董信;辣椒疫病进入高发期[N];农资导报;2015年

10 蔬菜栽培专家 王学国;辣椒疫病咋防控[N];吉林农村报;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莹丽;辣椒及其嫁接苗对疫霉菌的防御响应与CaRGA2基因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姚彦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木霉菌的筛选及生防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平勇;辣椒抗疫病基因的定位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马艳;辣椒疫病生防菌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的筛选、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分子标记[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袁树忠;辣椒疫霉颉颃菌的筛选鉴定、生防机制及与杀菌剂的协同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易图永;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的分析及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璇;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殖过程及其对辣椒疫病生物防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小星;三种熏蒸剂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及土壤生物特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杨定祥;木霉菌TH-T20与解淀粉芽孢杆菌SH-27混合防治辣椒疫病初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4 王婷婷;辣椒疫病生防制剂的研制[D];海南大学;2016年

5 叶e

本文编号:2771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71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