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下矿区周边农作物的富集与反射光谱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18 18:43
   长期矿业活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给矿区周边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如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作物减产减量等。本文通过探究玉米和油菜的镉富集、光谱特征,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为监测矿山周边农田镉污染状态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设置不同镉处理浓度(25、50、75、100、125mg/kg)进行了盆栽试验。(1)玉米和油菜的株高根长以及各部分生物量随着镉污染浓度增加而降低。玉米镉含量最高的部分是根部为531.72mg/kg,最低的是拔节期叶片为108.6mg/kg;在镉污染为25mg/kg时,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大于1,具备镉超富集植物特征。油菜镉含量最高的部分是根部为531.72mg/kg,最低的是油菜籽为0.05mg/kg;富集系数(除了油菜籽富集系数)大于1,转移系数小于1,在镉污染浓度介于25~125mg/kg具有较强的根际富集能力。(2)玉米和油菜的单位面积叶绿素总含量、玉米叶片厚度和维管束鞘短径、油菜栅栏组织平均长度,随着镉污染浓度和生长时期的增加而减少;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值增加、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值减少;玉米和油菜红边位置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移”,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的位移量是:1.9nm、9.1nm;油菜苗后期、蕾薹期、开花期的位移量是:1.5nm、2.7nm、3.1nm。(3)对植物叶片镉含量和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进行了相关显著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建立,其中玉米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时的一阶导数模型拟合度R~2较优分别为0.95、0.94,F值为507.25、935.856,验证RMSE为0.08、1.267mg/kg,具有较强的镉多元回归能力;油菜模型拟合度和验证精度受植物生长时期的影响,在油菜生长三个时期中,开花期叶片原始光谱建立的模型效果较优,拟合度R~2为0.97,验证精度RMSE为0.58mg/kg。(4)对土壤镉含量和叶片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进行了相关显著性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其中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时一阶导数拟合度R~2分别为0.922、0.957,验证RMSE分别为1.375、0.948mg/kg。油菜苗后期、蕾薹期、开花期对应的一阶导数模型较优于原始光谱,拟合度R~2分别为0.97、0.964、0.961,表明利用一阶导数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土壤镉含量数值最接近真实值。
【学位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03.231;X8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对照组,西南科技大学,植物,生长状况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消解为液体,在西南科技大学东九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仪日立 HITACI-Z-23试样本的镉含量。待植物完全枯萎后,测量株高、根长后,分别装进信封袋,为量避免根部挖掘、测量等方面的误差影响,本实验只测量植物主根的长度[80,81]。数据采用 SPSS22.0 统计和 Origin9.0 绘制。3 结果与分析2.3.1 生长状况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会对植物生长过程产生危害,如抑制根须的延伸张,阻断根系养分吸收,使植物呈现不良的生长状况。如图 2-1、2-2 在对照组和度组 T25 时,玉米长势良好,在镉污染浓度为 T100、T125 时,相比对照组 T0 和度组 T25,玉米叶片泛黄且植株矮小。

西南科技大学,植物,生长状况,火焰原子吸收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消解为液体,在西南科技大学东九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仪日立 HITACI-Z-23试样本的镉含量。待植物完全枯萎后,测量株高、根长后,分别装进信封袋,为量避免根部挖掘、测量等方面的误差影响,本实验只测量植物主根的长度[80,81]。数据采用 SPSS22.0 统计和 Origin9.0 绘制。3 结果与分析2.3.1 生长状况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会对植物生长过程产生危害,如抑制根须的延伸张,阻断根系养分吸收,使植物呈现不良的生长状况。如图 2-1、2-2 在对照组和度组 T25 时,玉米长势良好,在镉污染浓度为 T100、T125 时,相比对照组 T0 和度组 T25,玉米叶片泛黄且植株矮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大猛;赵驰;徐梦宇;孙东;;镉污染土壤的固化研究[J];四川环境;2017年03期

2 王美仙;万映伶;董丽;李雄;;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02期

3 刘忠诚;;土壤有机质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6年30期

4 徐爱春;陈益泰;;镉污染土壤根际环境的调节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年02期

5 严理;彭源德;杨喜爱;许英;孙志民;陈建芳;揭雨成;;苎麻对镉污染土壤功能修复的初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6 喻猛;;治理沈阳市镉污染土壤前景效益分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年10期

7 吴双桃;;紫茉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04期

8 臧惠林,郑春荣,陈怀满;控制镉污染土壤上作物吸收镉的研究——Ⅱ.对小麦和后作水稻的控制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9 杨晓萍;李玉军;李飞;;关于湖南省镉污染耕地植棉修复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8年03期

10 熊仕娟;黄兴成;;沸石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园艺;201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彩凤;夏胜兰;余如刚;张铮;史刚荣;;根系形态可作为筛选修复镉污染土壤备选植物的重要指标[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2 杜瑞英;聂呈荣;林初夏;;镉污染土壤对潜在能源植物生长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3 陈凌;;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施加春;孟龙;黄涂海;吴劳生;徐建明;;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5 朱烨;马文婷;滕应;李振高;;木霉对镉的耐性及其对伴矿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A];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成杰民;俞协治;黄铭洪;;蚯蚓-菌根在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玉玲;铁柏清;;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A];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安广楠;刘双洋;王立;马放;;丛枝菌根真菌-螯合剂对镉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研究进展[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九章)[C];2014年

9 高宁;梁淑轩;刘微;金玉;;EDTA对黑麦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杨智宽;刘良栋;张琳;;含硫壳聚糖衍生物诱导玉米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娟 廖启林;江苏省地调院获一项镉污染治理专利[N];中国矿业报;2017年

2 华义;日本发现一种可净化被镉污染土壤的植物[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尹义龙;让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更美好[N];湘潭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唐海强;铸就驱动力[N];衡阳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鹏程;镉污染水平对土壤—植物中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刘爱民;耐镉细菌筛选与吸附镉机理研究及其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吴志超;高低镉积累油菜品种筛选及其生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Rukhsanda Aziz;镉污染土壤和作物中镉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体外细胞检测法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风险的评估[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普;南方典型污染区土壤稻米镉安全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2 王治宇;蔬菜镉积累基因型差异与分配规律及镉污染修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吴霄霄;典型酸性水稻土镉污染钝化修复效果评估体系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4 刘来;镉污染下矿区周边农作物的富集与反射光谱特征[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5 刘晓月;镉污染稻田稳定化修复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6 黄涂海;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分类管控实践[D];浙江大学;2019年

7 田振华;耐镉真菌的筛选及其修复镉污染土壤特性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8 李杰;不同品种烟草镉积累差异机制研究和高镉积累水稻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潜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李敏;铅镉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及蚯蚓联合植物修复[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陈建清;施用生物质炭等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三七生长特性及镉吸收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2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22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