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倍与寄主盐肤木源库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899.4
【部分图文】:
角倍生长发育期间,对着生角倍复叶所在枝条的上方部位环割(见图 2-1),环割后的复叶上角倍与对照角倍的体积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发育初期,环割处理的角倍体积增加了 6.58 倍,未环割对照角倍的平均体积增加了 5.86 倍;发育中期,环割处角倍平均体积增大到初始的 11.51 倍,未环割对照角倍的平均体积增加了 9.39 倍;后期,环割处理的角倍平均体积增加了 16.53 倍,未环割对照角倍的平均体积增加.64 倍(见表 2-1)。表明环割角倍复叶上方枝条对角倍体积的发育没有影响。
图 4-1 不同采样地点的对照样品 δ13C 值(小写字母:相同地点不同材料差异,大写字母:相同材料不同地点差异)4-1 The δ13C value of contronl samples in different sampling sites(lower-case letters represeferent material in the same place, capital letters represent the same material in differences plac同样地盐肤木叶片、角倍和角倍蚜的 δ13C 值均在-29.5‰~-26.5‰之间波动相同材料 δ13C 值不同,其中盐肤木叶片有差异,角倍和角倍蚜有显著差异的不同材料 δ13C 值也有不同,其中盐津的盐肤木叶片、角倍和角倍蚜有显著差异,禄丰的无差异,且各样的 δ13C 值最低。不同样地或不同样品材料,动幅度均不超±3‰,δ13C 值的分布区间表明盐肤木属于 C3植物,同时角倍的光合途径均属于 C3光合途径(见图 4-1)。
图 4-2 不同材料的 δ13C 值(小写字母:相同材料不同处理差异,大写字母:相同处理不同材料差异) The δ13C value of different samples (lower-case letters represent different treatment of terial differences, capital letters represent the sam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material differenc13CO2标记着生角倍的盐肤木复叶 2 天,与同株邻枝未标记的复叶对照样料 δ13C 值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角倍蚜(36.41‰)>叶片(23.07‰)>叶翅(105.92‰)。表明标记各材料均示踪结果明显,在光合同化物的13C 分配上,大,其次是叶片、叶翅和角倍(见图 4-1,4-2)。角倍及前端小叶对13CO2的吸收比较配比成近似大气 CO2浓度(420ppm)的13CO2标记盐肤木复叶上着生的角 2 天,结果显示标记的叶片(Y1、Y2、Y3、Y6、Y7)和角倍(1-BZ、2-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海艳;铁军;侯沁文;;中国细蛾科寄主植物多样性分析[J];昆虫学报;2018年09期
2 张鸿飞;龚东风;郭帅帅;李为争;胡晶晶;原国辉;;非寄主植物蓖麻与金龟甲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J];华中昆虫研究;2015年00期
3 张云霞;王钲;苏茂文;赵海鹏;马晓丹;薛明;;葱蝇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J];中国蔬菜;2012年04期
4 王进;罗光宏;陈叶;张勇;祖廷勋;;锁阳寄主植物的一个国内新记录——多裂骆驼篷[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23期
5 冼继东;王晓磊;刘少兰;梁广文;;荔枝蛀蒂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组织的行为反应[J];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04期
6 李传明;周福才;王萍;祝树德;;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J];华东昆虫学报;2008年04期
7 王建礼;思彬彬;;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植物的趋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8 史洪中;陈利军;胡孔峰;戴慧堂;周巍;陈世峰;;河南鸡公山白粉菌寄主植物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9 胡飞,孔垂华;寄生植物对寄主植物的化学识别[J];生态学报;2003年05期
10 孙永玉,李昆;紫胶虫寄主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角倍与寄主盐肤木源库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杨春晓;烟粉虱—豇豆轻斑驳病毒—寄主植物互作及植物防御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臧连生;B型对浙江本地非B型烟粉虱的竞争取代及其行为机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高克祥;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irale, Stagonospora sp.与病原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林克剑;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杨丽梅;在拟南芥—昆虫互作模式系统下综合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陈智勇;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舒金平;两种寡食性昆虫对非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及产卵行为反应[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娜;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对寄主植物选择的嗅觉行为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邵淑霞;角倍蚜瘿内世代种群动态及寄主植物对蚜虫刺激的光合和脱落酸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喆;六种非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对桃小食心虫驱避作用的初步探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张锋;不同寄主植物及不同氮水平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马艳华;三种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蛴螬的诱集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4 蒋婷;三种粘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选择和生物学特性[D];广西大学;2017年
5 刘鸿恒;扬州地区棉蚜寄主专化型及不同寄主植物对棉蚜基因表达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7年
6 张睿;寄主植物对中华稻蝗相关酶系及药剂敏感性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8年
7 王秀娟;柑橘木虱与两种寄主植物互作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郑雪;尼氏真绥螨种群生物学及其与害螨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崔丽贤;非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对红脂大小蠹驱避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黎;肚倍蚜虫寄主植物引诱活性成分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3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6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