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体/非介体麦蚜对植物病毒响应的转录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5 20:12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和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重要因素。在我国,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害虫,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取食造成小麦减产,还可通过传播植物病毒对小麦产量造成影响。由蚜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和叶蝉传播的小麦矮缩病(病原为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毒病。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病毒与介体、非介体昆虫同时发生,维持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前人研究表明,植物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对介体/非介体昆虫适合度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为了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介体/非介体麦蚜对小麦病毒响应机制,本研究对分别取食BYDV主流株系GAV、WDV及未感染的小麦植株的三种麦蚜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得到的转录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之后进行组装、功能注释及分析;通过处理组与...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与介体/非介体昆虫互作
1.2 转录组测序及其应用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
1.2.2 转录组学在昆虫上的应用
1.3 麦蚜概述
1.4 大麦黄矮病毒及小麦矮缩病毒研究现状
1.4.1 大麦黄矮病毒
1.4.2 小麦矮缩病毒
1.5 BYDV/WDV对麦蚜影响研究进展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BYDV/WDV对麦蚜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小麦传毒/无毒处理
2.1.4 RT-PCR检测植株是否带毒
2.1.5 昆虫处理
2.1.6 蚜虫RNA提取
2.1.7 RNA质量控制
2.1.8 文库构建及测序组装
2.1.9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叶片RNA提取及带毒性检测
2.2.2 蚜虫RNA提取及质量控制
2.2.3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2.2.4 三种麦蚜转录组序列功能注释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BYDV/WDV影响下蚜虫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验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1.3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麦二叉蚜取食BYDV/WDV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2 麦长管蚜取食BYDV/WDV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3 禾谷缢管蚜取食BYDV/WDV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4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STAT5B和 CUL2 克隆及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仪器及试剂
4.1.3 STAT5B和 CUL2 克隆
4.1.4 序列分析
4.1.5 STAT5B和 CUL2 取食BYDV/WDV感染的小麦后基因表达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TAT5B和 CUL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2.2 STAT5B和 CUL2 多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4.2.3 BYDV/WDV侵染对RpSTAT5B和 SaCUL2 表达量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烟粉虱取食感染TYLCV番茄对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曹增,王金娜,张友军,吴青君,谢文,王少丽. 植物保护. 2015(06)
[2]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介体异沙叶蝉中与小麦矮缩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蛋白质[J]. 赵艺泽,刘艳,王锡锋.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2)
[3]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昆虫转录组学研究进展[J]. 张棋麟,袁明龙. 昆虫学报. 2013(12)
[4]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对生物入侵的影响[J]. 栾军波,刘树生. 生物多样性. 2010(06)
[5]我国小麦病毒病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J]. 王锡锋,刘艳,韩成贵,吴云峰,赵中华. 植物保护. 2010(03)
[6]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及其介导的小麦抗病性研究进展[J]. 夏宗良,曹汝菲,王美平.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1)
[7]中国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研究进展[J]. 张文斌,安德荣,任向辉.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2)
[8]陕西韩城严重发生的小麦矮缩病病原鉴定与原因分析[J]. 王江飞,柳树宾,吴蓓蕾,谢家建,王锡锋. 植物保护. 2008(02)
[9]小麦抗大麦黄矮病毒育种研究综述[J]. 范绍强,谢咸生,李峰,宋保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05(01)
[10]小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鉴定研究进展[J]. 王黎明,刘树兵,李兴锋,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大麦黄矮病毒三种株系的特异性检测及PAV株系的群体遗传变异[D]. 刘双清.湖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19509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与介体/非介体昆虫互作
1.2 转录组测序及其应用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
1.2.2 转录组学在昆虫上的应用
1.3 麦蚜概述
1.4 大麦黄矮病毒及小麦矮缩病毒研究现状
1.4.1 大麦黄矮病毒
1.4.2 小麦矮缩病毒
1.5 BYDV/WDV对麦蚜影响研究进展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BYDV/WDV对麦蚜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小麦传毒/无毒处理
2.1.4 RT-PCR检测植株是否带毒
2.1.5 昆虫处理
2.1.6 蚜虫RNA提取
2.1.7 RNA质量控制
2.1.8 文库构建及测序组装
2.1.9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叶片RNA提取及带毒性检测
2.2.2 蚜虫RNA提取及质量控制
2.2.3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2.2.4 三种麦蚜转录组序列功能注释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BYDV/WDV影响下蚜虫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验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1.3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麦二叉蚜取食BYDV/WDV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2 麦长管蚜取食BYDV/WDV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3 禾谷缢管蚜取食BYDV/WDV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4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STAT5B和 CUL2 克隆及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仪器及试剂
4.1.3 STAT5B和 CUL2 克隆
4.1.4 序列分析
4.1.5 STAT5B和 CUL2 取食BYDV/WDV感染的小麦后基因表达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TAT5B和 CUL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2.2 STAT5B和 CUL2 多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4.2.3 BYDV/WDV侵染对RpSTAT5B和 SaCUL2 表达量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烟粉虱取食感染TYLCV番茄对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曹增,王金娜,张友军,吴青君,谢文,王少丽. 植物保护. 2015(06)
[2]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介体异沙叶蝉中与小麦矮缩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蛋白质[J]. 赵艺泽,刘艳,王锡锋.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2)
[3]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昆虫转录组学研究进展[J]. 张棋麟,袁明龙. 昆虫学报. 2013(12)
[4]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对生物入侵的影响[J]. 栾军波,刘树生. 生物多样性. 2010(06)
[5]我国小麦病毒病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J]. 王锡锋,刘艳,韩成贵,吴云峰,赵中华. 植物保护. 2010(03)
[6]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及其介导的小麦抗病性研究进展[J]. 夏宗良,曹汝菲,王美平.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1)
[7]中国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研究进展[J]. 张文斌,安德荣,任向辉.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2)
[8]陕西韩城严重发生的小麦矮缩病病原鉴定与原因分析[J]. 王江飞,柳树宾,吴蓓蕾,谢家建,王锡锋. 植物保护. 2008(02)
[9]小麦抗大麦黄矮病毒育种研究综述[J]. 范绍强,谢咸生,李峰,宋保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05(01)
[10]小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鉴定研究进展[J]. 王黎明,刘树兵,李兴锋,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大麦黄矮病毒三种株系的特异性检测及PAV株系的群体遗传变异[D]. 刘双清.湖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19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0195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