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抗叶锈病慢锈性鉴定技术及抗性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13 13:28
成功的病原菌接种和准确的病情调查是大麦(Hordeum vulgare)抗病研究的基础。该文总结了大麦抗叶锈病慢锈性鉴定实验中几种常用的喷雾和涂抹接种方法,以及主要的抗性评价指标,并对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2020,5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大麦苗期抗性鉴定育苗示意图(A)及接种塔(B)
潜伏期为50%的夏孢子堆长出所用的小时数(Wang et al.,2019)。待叶片表面长出明显褪绿斑时,根据褪绿斑密度,用记号笔标注1–5 cm包含有大约50个褪绿斑的叶段。从第1个夏孢子堆长出开始,每间隔12到24小时统计标注的叶段内夏孢子堆个数,一直到夏孢子堆数目不再增加为止(主孢子堆周围后来长出的次生孢子堆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计算50%的孢子堆长出所需要的小时数即为其潜伏期。相对潜伏期为不同实验材料的潜伏期相对于同一对照材料的潜伏期的相对值,计算公式为:3.3 成株抗性鉴定
(3)病情调查大麦抗叶锈病病情调查采用潜伏期和侵染频率作为病情调查指标(图4B)。潜伏期和侵染频率统计方法同3.2节。为了使不同年份不同区组试验之间具有可比性,通常采用相对潜伏期(RLP50)作为统一指标,即选取一参考材料(如感病对照或分离感病材料)进行相对值的计算,计算方法同3.2节。4 注意事项
本文编号:3135384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2020,5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大麦苗期抗性鉴定育苗示意图(A)及接种塔(B)
潜伏期为50%的夏孢子堆长出所用的小时数(Wang et al.,2019)。待叶片表面长出明显褪绿斑时,根据褪绿斑密度,用记号笔标注1–5 cm包含有大约50个褪绿斑的叶段。从第1个夏孢子堆长出开始,每间隔12到24小时统计标注的叶段内夏孢子堆个数,一直到夏孢子堆数目不再增加为止(主孢子堆周围后来长出的次生孢子堆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计算50%的孢子堆长出所需要的小时数即为其潜伏期。相对潜伏期为不同实验材料的潜伏期相对于同一对照材料的潜伏期的相对值,计算公式为:3.3 成株抗性鉴定
(3)病情调查大麦抗叶锈病病情调查采用潜伏期和侵染频率作为病情调查指标(图4B)。潜伏期和侵染频率统计方法同3.2节。为了使不同年份不同区组试验之间具有可比性,通常采用相对潜伏期(RLP50)作为统一指标,即选取一参考材料(如感病对照或分离感病材料)进行相对值的计算,计算方法同3.2节。4 注意事项
本文编号:3135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353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