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熊蜂不同级型microRNAs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8 09:34
  熊蜂传粉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兰州熊蜂(Bombus lantschouensis)是近年来我国筛选出的本土优良蜂种,具有繁殖性状好、传粉效率高等优点。在兰州熊蜂繁育过程中,级型分化和蜂王产卵等影响蜂群发育的关键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仍不明确,限制了兰州熊蜂的规模化繁育与传粉利用。MicroRNAs(miRNAs)在生物体早期发育、组织分化等诸多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miRNAs在兰州熊蜂蜂群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兰州熊蜂为材料,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兰州熊蜂三个级型成年蜂头部、产卵与未产卵蜂王卵巢miRNAs进行预测和表达差异分析,使用荧光定量对差异表达显著miRNAs进行验证,并分析其功能。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兰州熊蜂三个级型成年蜂头部miRNAs分析。以兰州熊蜂成年工蜂、雄蜂和蜂王的头部为材料,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三个级型头部miRNAs。结果表明,三型蜂头部共鉴定出364种已知miRNAs和89种新miRNAs;在雄蜂与蜂王、雄蜂与工蜂,工蜂与蜂王之间表达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的miRNAs分别有9种...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熊蜂简介
        1.1.1 熊蜂蜂群组成
        1.1.2 熊蜂生活史
        1.1.3 熊蜂人工繁育
        1.1.4 熊蜂传粉应用
    1.2 miRNAS简介
        1.2.1 miRNAs研究概况
        1.2.2 miRNAs作用机制
        1.2.3 miRNAs的研究方法
    1.3 miRNAS对昆虫的调控作用
    1.4 miRNAS在蜜蜂和熊蜂中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兰州熊蜂三型蜂头部miRNAs特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主要数据库及软件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头部总RNA提取
        2.2.2 头部smallRNA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2.2.3 头部测序结果处理及比对分析
        2.2.4 头部miRNAs预测
        2.2.5 头部miRNAs差异表达分析
        2.2.6 头部miRNAs靶基因功能预测和通路分析
        2.2.7 头部差异表达显著miRNAs验证
    2.3 实验结果
        2.3.1 头部测序数据分析
        2.3.2 头部miRNAs
        2.3.3 头部差异表达miRNAs
        2.3.4 头部差异表达显著miRNAs靶基因及其功能富集分析
        2.3.5 RT-qPCR验证头部差异表达显著miRNAs
    2.4 讨论
第三章 兰州熊蜂产卵与未产卵蜂王卵巢miRNAs表达特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主要数据库及软件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卵巢总RNA提取
        3.2.2 卵巢smallRNA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3.2.3 卵巢测序结果处理及比对分析
        3.2.4 卵巢miRNAs预测
        3.2.5 卵巢miRNAs差异表达分析
        3.2.7 卵巢差异表达显著miRNAs验证
    3.3 实验结果
        3.3.1 测序数据分析
        3.3.2 产卵与未产卵蜂王卵巢miRNAs
        3.3.3 产卵与未产卵蜂王卵巢差异表达miRNAs
        3.3.4 RT-qPCR验证卵巢差异表达显著miRNAs
    3.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全文结论
    4.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熊蜂多样性、人工利用与保护策略[J]. 黄家兴,安建东.  生物多样性. 2018(05)
[2]兰州熊蜂蜂王头部产卵相关microRNA生物信息学分析[J]. 孙冬婷,董捷,黄家兴,和绍禹,吴杰.  昆虫学报. 2015 (12)
[3]河北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与蜂群繁育特性[J]. 安建东,黄家兴,Paul H.WILLIAMS,吴杰,周冰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6)
[4]熊蜂为温室茄属作物授粉的优越性[J]. 黄家兴,安建东,吴杰,国占宝.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3)
[5]明亮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授粉应用[J]. 安建东,彭文君,吴杰,国占宝,童越敏,李继莲.  昆虫知识. 2006(01)
[6]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授粉应用前景[J]. 安建东,彭文君,梁诗魁.  蜜蜂杂志. 1999(09)

博士论文
[1]五种昆虫非编码RNA基因发现及miR-14的功能研究[D]. 肖花美.南京农业大学 2015
[2]蜜蜂(Apis mellifera)microRNA的全基因组挖掘及在雌性蜜蜂级型分化关键时期转录组水平调控作用[D]. 陈璇.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8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08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