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20 20:22
食诱剂可以同时引诱棉铃虫雌、雄成虫,对其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明显。在撒施应用中,氯虫苯甲酰胺常被用作棉铃虫食诱剂的伴施杀虫剂,现阶段推荐使用浓度为0.5μL/mL。本文测定了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及卵孵化率的影响,同时评估了其田间防治效果。在室内,氯虫苯甲酰胺浓度为0.25、0.125、0.0625μL/mL的食诱剂对棉铃虫雌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5.81%、67.01%和60.24%。以氯虫苯甲酰胺浓度0.25、0.125μL/m L的食诱剂饲喂棉铃虫雌成虫,其存活个体的繁殖系数较未取食杀虫剂的对照组分别下降95.39%和91.61%。在田间罩笼中,提供相同数量的棉铃虫成虫,无论是仅雌成虫取食氯虫苯甲酰胺浓度为0.25μL/mL的食诱剂,还是雌、雄成虫均进行取食,田间落卵量较未取食氯虫苯甲酰胺的对照组平均下降73.56%,后代幼虫发生量平均减少75.55%。因此,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及其后代种群有明显控制作用,为棉铃虫食诱剂撒施中伴施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减量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3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食诱剂与不同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的致死率
在花生盛花期,棉铃虫雌成虫取食杀虫剂浓度为0.25和0.125μL/m L的食诱剂,平均每墩花生上的卵量与对照组(6.54粒)相比,减少81.73%和69.72%(0.25μL/m L:t=14.86,df=98,P<0.0001;0.125μL/m L:t=12.36,df=98,P<0.0001)(图2A);同对照相比,杀虫剂浓度0.25μL/m L处理组的幼虫量显著减少(t=2.46,df=98,P=0.0155),而杀虫剂浓度为0.125μL/m L处理组幼虫量减少不显著(t=1.80,df=98,P=0.0751)(图2B)。棉铃虫雌雄成虫均取食杀虫剂浓度为0.25和0.125μL/m L的食诱剂后,平均卵量与对照组(6.14粒)相比均显著下降(0.25μL/m L:t=10.01,df=98,P<0.0001;0.125μL/m L:t=5.98,df=98,P<0.0001),分别为2.80和4.03粒(图2C);与对照组相比,杀虫剂浓度0.25μL/m L处理组幼虫量显著减少(t=2.90,df=98,P=0.0046),而杀虫剂浓度为0.125μL/m L处理组幼虫量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t=1.74,df=98,P=0.0851)(图2D)。3 讨论
本研究通过花生田罩笼试验,进一步评价了杀虫剂浓度0.25和0.125μL/m L的食诱剂对棉铃虫种群的防治效果。棉铃虫成虫具有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本试验过程中花生植株正处于花期,能为棉铃虫成虫提供花蜜来源。但在田间调查中发现,仍有大量成虫被杀死,一些死亡个体出现在塑料圆盘及其周围,说明食诱剂混配低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能够有效吸引并杀死田间棉铃虫成虫,证实了这种食诱剂使用方法在田间复杂环境下的有效性。田间调查同时表明,无论是仅雌成虫取食杀虫剂浓度为0.25μL/m L的食诱剂,还是雌、雄成虫都进行了取食,棉铃虫的田间落卵量都明显降低,较对照组平均下降73.56%,且后代幼虫发生量平均减少75.55%。这一结果与本项目室内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伴施食诱剂对田间棉铃虫成虫及其后代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这也有待进一步大面积验证。食诱剂能够有效诱杀雌、雄成虫从而降低下一代虫源基数,将棉铃虫的防治重点由之前的幼虫阶段提前至成虫阶段,将对棉铃虫种群起到重要的预防性治理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食诱剂中的使用浓度降低至原来的一半(0.25μL/m L)后,仍能使室内棉铃虫种群繁殖系数下降90%以上、田间棉铃虫卵和幼虫发生密度降低70%以上,作为一项预防性治理措施是有效的,同时能显著降低食诱剂撒施使用成本,适宜在棉铃虫防治实践中示范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一世纪以来棉花害虫治理成就与展望[J]. 陆宴辉,梁革梅,张永军,杨现明.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2]食诱剂与不同诱捕器结合使用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J]. 修春丽,李国平,高宇,栗爱丽,陆宴辉. 植物保护. 2020(02)
[3]植食性害虫食诱剂的研究与应用[J]. 蔡晓明,李兆群,潘洪生,陆宴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1)
[4]棉铃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J]. 修春丽,栗爱丽,路伟,刘政,陆宴辉.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01)
[5]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棉铃虫的灾变风险[J]. 陆宴辉,姜玉英,刘杰,曾娟,杨现明,吴孔明.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01)
[6]性诱剂和生物食诱剂对花生田棉铃虫的防控效果及效益分析[J]. 孔德生,孙明海,赵艳丽,许玲,惠祥海,曲明静,路兴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4)
[7]食诱剂诱杀棉铃虫成虫在伊犁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建议[J]. 李红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16(05)
[8]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J]. 吴孔明,郭予元. 植物保护. 2007(05)
[9]人工饲养棉铃虫技术的改进[J]. 梁革梅,谭维嘉,郭予元. 植物保护. 1999(02)
本文编号:3239868
【文章来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3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食诱剂与不同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的致死率
在花生盛花期,棉铃虫雌成虫取食杀虫剂浓度为0.25和0.125μL/m L的食诱剂,平均每墩花生上的卵量与对照组(6.54粒)相比,减少81.73%和69.72%(0.25μL/m L:t=14.86,df=98,P<0.0001;0.125μL/m L:t=12.36,df=98,P<0.0001)(图2A);同对照相比,杀虫剂浓度0.25μL/m L处理组的幼虫量显著减少(t=2.46,df=98,P=0.0155),而杀虫剂浓度为0.125μL/m L处理组幼虫量减少不显著(t=1.80,df=98,P=0.0751)(图2B)。棉铃虫雌雄成虫均取食杀虫剂浓度为0.25和0.125μL/m L的食诱剂后,平均卵量与对照组(6.14粒)相比均显著下降(0.25μL/m L:t=10.01,df=98,P<0.0001;0.125μL/m L:t=5.98,df=98,P<0.0001),分别为2.80和4.03粒(图2C);与对照组相比,杀虫剂浓度0.25μL/m L处理组幼虫量显著减少(t=2.90,df=98,P=0.0046),而杀虫剂浓度为0.125μL/m L处理组幼虫量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t=1.74,df=98,P=0.0851)(图2D)。3 讨论
本研究通过花生田罩笼试验,进一步评价了杀虫剂浓度0.25和0.125μL/m L的食诱剂对棉铃虫种群的防治效果。棉铃虫成虫具有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本试验过程中花生植株正处于花期,能为棉铃虫成虫提供花蜜来源。但在田间调查中发现,仍有大量成虫被杀死,一些死亡个体出现在塑料圆盘及其周围,说明食诱剂混配低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能够有效吸引并杀死田间棉铃虫成虫,证实了这种食诱剂使用方法在田间复杂环境下的有效性。田间调查同时表明,无论是仅雌成虫取食杀虫剂浓度为0.25μL/m L的食诱剂,还是雌、雄成虫都进行了取食,棉铃虫的田间落卵量都明显降低,较对照组平均下降73.56%,且后代幼虫发生量平均减少75.55%。这一结果与本项目室内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伴施食诱剂对田间棉铃虫成虫及其后代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这也有待进一步大面积验证。食诱剂能够有效诱杀雌、雄成虫从而降低下一代虫源基数,将棉铃虫的防治重点由之前的幼虫阶段提前至成虫阶段,将对棉铃虫种群起到重要的预防性治理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食诱剂中的使用浓度降低至原来的一半(0.25μL/m L)后,仍能使室内棉铃虫种群繁殖系数下降90%以上、田间棉铃虫卵和幼虫发生密度降低70%以上,作为一项预防性治理措施是有效的,同时能显著降低食诱剂撒施使用成本,适宜在棉铃虫防治实践中示范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一世纪以来棉花害虫治理成就与展望[J]. 陆宴辉,梁革梅,张永军,杨现明.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2]食诱剂与不同诱捕器结合使用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J]. 修春丽,李国平,高宇,栗爱丽,陆宴辉. 植物保护. 2020(02)
[3]植食性害虫食诱剂的研究与应用[J]. 蔡晓明,李兆群,潘洪生,陆宴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1)
[4]棉铃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J]. 修春丽,栗爱丽,路伟,刘政,陆宴辉.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01)
[5]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棉铃虫的灾变风险[J]. 陆宴辉,姜玉英,刘杰,曾娟,杨现明,吴孔明.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01)
[6]性诱剂和生物食诱剂对花生田棉铃虫的防控效果及效益分析[J]. 孔德生,孙明海,赵艳丽,许玲,惠祥海,曲明静,路兴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4)
[7]食诱剂诱杀棉铃虫成虫在伊犁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建议[J]. 李红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16(05)
[8]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J]. 吴孔明,郭予元. 植物保护. 2007(05)
[9]人工饲养棉铃虫技术的改进[J]. 梁革梅,谭维嘉,郭予元. 植物保护. 1999(02)
本文编号:3239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398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