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静压与热处理对蜂蜜品质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07:29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我国卫生部曾明确公布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因此常被人们作为天然营养佳品应用在食品和保健品上。在传统蜂蜜加工过程,通常采用加热的方法来延长蜂蜜的保质期。热处理会降低蜂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超高静压是一种非热加工的技术。前期的研究证明,利用超高静压处理蜂蜜,可以灭活蜂蜜中的致病菌和酵母菌,显著延长蜂蜜的保质期。但是超高静压对蜂蜜的品质影响未知,目前也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比较不同热加工和超高静压处理对蜂蜜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找到一种既能延长蜂蜜的保质期,又能降低蜂蜜中主要营养成分损失的新技术。热加工方法:40℃200℃下加热10min90min。超高静压处理法:300MPa、450MPa、600MPa下分别处理5min,10min和20min。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超高静压和热处理对蜂蜜中主要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检测器对葡萄糖和果糖进行定量分析。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温度升高,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果糖含量降低值明显高于葡萄糖,果糖更容易受温度影响而转化。温度是影响蜂蜜中还原糖含量的主要因素,...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高静压与热处理对蜂蜜品质的对比研究


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色谱图

标准曲线,果糖,标准曲线,暨南大学


果糖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葡萄糖,标准曲线


葡萄糖标准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蜂蜜中淀粉酶值的测定[J]. 黄素荣,邓攀,李德安,张细和,刘旭海.  食品安全导刊. 2017(36)
[2]加热处理对蜂蜜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J]. 李静媛,张莹,姜楠楠,赵方圆.  安徽农学通报. 2017(07)
[3]蜂蜜中乐果农药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定量分析[J]. 孙旭东,董小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06)
[4]Fe3O4纳米粒子修饰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在水和蜂蜜样品中痕量菊酯类农药分析中的应用[J]. 姚伟宣,应剑波,张素玲,张春晓,王海栋,蔡国栋.  色谱. 2015(04)
[5]10种蜂蜜中的抗氧化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 罗红霞,王丽,李淑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2)
[6]典型掺假蜂蜜的电子鼻信息变化特征及判别能力[J]. 裴高璞,史波林,赵镭,高海燕,尹京苑,汪厚银,支瑞聪.  农业工程学报. 2015(S1)
[7]微波辅助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萃取蜂蜜中的氯霉素[J]. 陈海燕,丁兰,刘密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01)
[8]蜂蜜活性和功效的研究进展[J]. 郝彬秀,应剑,刘婷,王春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01)
[9]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蜂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残留[J]. 王东,侯传金,赵尔成,贾春虹.  色谱. 2015(01)
[10]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有毒蜂蜜孢粉学和营养生态位分析[J]. 陈顺安,张强,刘志涛,余思洋,李娟娟,张学文,万蓉.  生态学报. 2015(20)

博士论文
[1]中国养蜂业国内支持政策研究[D]. 席桂萍.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蜂蜜质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D]. 李水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3]蜂蜜品质近红外光谱评价技术研究[D]. 陈兰珍.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椴树蜜、荞麦蜜及赞比亚蜜中多酚类成分的研究[D]. 赵宏玉.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
[2]酿造工艺对蜂蜜酒多酚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D]. 张敏.华南农业大学 2016
[3]单花种蜂蜜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组分研究[D]. 周厚报.西北大学 2015
[4]三种单花种蜂蜜酚类标记物的确定及其应用[D]. 杜晓静.西北大学 2013
[5]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蜂蜜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品质动力学研究[D]. 陈毅鹏.福建农林大学 2012
[6]蜂蜜热处理过程中羟甲基糠醛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杰.福建农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9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89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