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21 07:58
以吉林省某农业高校植物保护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性改革。通过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和开展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更加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专业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推广并重,人才培养与行业前沿同步发展。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2020,30(0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措施
2.1 紧扣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变化,调整植物保护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2.2 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形成“6+1”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4 加快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6 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2.7 加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2.8 落实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2.9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2.1 0 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优化策略探讨
3.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专业人才
3.2 探索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3 进一步完善专业分流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析[J]. 尹苗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6)
[2]着眼“四强目标”构建育人新格局[J]. 席岫峰. 新长征(党建版). 2019(05)
[3]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策略——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樊东,张艳菊,何付丽. 中国农业教育. 2013(02)
本文编号:3294636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2020,30(0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措施
2.1 紧扣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变化,调整植物保护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2.2 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形成“6+1”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4 加快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6 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2.7 加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2.8 落实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2.9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2.1 0 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优化策略探讨
3.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专业人才
3.2 探索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3 进一步完善专业分流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析[J]. 尹苗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6)
[2]着眼“四强目标”构建育人新格局[J]. 席岫峰. 新长征(党建版). 2019(05)
[3]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策略——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樊东,张艳菊,何付丽. 中国农业教育. 2013(02)
本文编号:3294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946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