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林草原雷击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21 09:38
雷击火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最主要的天然火源,雷击火的频发使森林草原资源遭受巨大损失。应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10.2和Origin2017等软件,并结合时空因素,分析了1981—2018年内蒙古地区森林草原雷击火灾特点,探讨森林草原雷击火灾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年变化规律中森林雷击火在2000年后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草原雷击火趋势较为平稳;春、夏两季是雷击火多发季节,分别占全年的95.54%、80.49%;其中5—6月雷击火次数出现最高期;每日13:00—17:00是雷击火出现频率最高时段;雷击火主要发生于内蒙古东北部即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受到来自气象条件、地形、海拔等多重因素影响,具有时空分布特征。建议在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雷击火灾时空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加大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防控,加强防火宣传与教育,并运用科学的森林草原防火措施,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4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击火发生的时间特点
3.1.1 年变化规律
3.1.2 不同季节与月份下雷击火变化规律
3.1.3 不同节气变化规律
3.1.4 日期变化特点
3.1.5 每日时刻变化规律
3.2 雷击火发生空间规律
3.2.1 地区变化规律
3.2.2 不同等级下雷击火变化规律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0—2015年内蒙古森林火灾的时空动态[J]. 萨如拉,周庆,刘鑫晔,李靖,于宏洲,代海燕,张秋良,张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2]黑龙江省雷击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J]. 张巍,颜廷强,王志成. 林业建设. 2018(03)
[3]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的雷击火分布规律研究[J]. 杜野. 森林防火. 2017(04)
[4]基于闪电定位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大兴安岭雷击火预测模型研究[J]. 王晓红,黄艳,张吉利,韦睿,刘灵,张明远,陈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5]干雷暴与森林火险关系研究进展[J]. 黄艳,张吉利,张明远,王晓红,韦睿,刘灵,陈方.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6)
[6]大兴安岭雷击火分布特点分析[J]. 刘松,刘旭,王子洋. 林业勘查设计. 2014(03)
[7]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规律及概率分析[J]. 张骞,胡先锋,杨传凤,吕庆利,耿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5)
[8]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火险预测[J]. 孙瑜,史明昌,彭欢,朱沛林,刘思林,吴石磊,何诚,陈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4)
[9]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J]. 穆少杰,李建龙,陈奕兆,刚成诚,周伟,居为民. 地理学报. 2012(09)
[10]内蒙古东部山地森林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 曹云生,李福双,鲁绍伟,杨卓,王玉华,路森,高艳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本文编号:3294780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4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击火发生的时间特点
3.1.1 年变化规律
3.1.2 不同季节与月份下雷击火变化规律
3.1.3 不同节气变化规律
3.1.4 日期变化特点
3.1.5 每日时刻变化规律
3.2 雷击火发生空间规律
3.2.1 地区变化规律
3.2.2 不同等级下雷击火变化规律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0—2015年内蒙古森林火灾的时空动态[J]. 萨如拉,周庆,刘鑫晔,李靖,于宏洲,代海燕,张秋良,张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2]黑龙江省雷击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点[J]. 张巍,颜廷强,王志成. 林业建设. 2018(03)
[3]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的雷击火分布规律研究[J]. 杜野. 森林防火. 2017(04)
[4]基于闪电定位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大兴安岭雷击火预测模型研究[J]. 王晓红,黄艳,张吉利,韦睿,刘灵,张明远,陈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5]干雷暴与森林火险关系研究进展[J]. 黄艳,张吉利,张明远,王晓红,韦睿,刘灵,陈方.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6)
[6]大兴安岭雷击火分布特点分析[J]. 刘松,刘旭,王子洋. 林业勘查设计. 2014(03)
[7]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规律及概率分析[J]. 张骞,胡先锋,杨传凤,吕庆利,耿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5)
[8]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火险预测[J]. 孙瑜,史明昌,彭欢,朱沛林,刘思林,吴石磊,何诚,陈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4)
[9]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J]. 穆少杰,李建龙,陈奕兆,刚成诚,周伟,居为民. 地理学报. 2012(09)
[10]内蒙古东部山地森林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 曹云生,李福双,鲁绍伟,杨卓,王玉华,路森,高艳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本文编号:3294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947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