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DA小麦种质抗条锈资源筛选和抗病基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1 15:11
  为给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筛选有效抗源,对203份来自ICARDA的小麦种质,利用杨凌人工病圃和天水、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利用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 Yr5、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等抗条锈病基因已开发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03份材料中107份具有稳定的成株期抗性,31份苗期表现为专化抗性。从这些具有稳定抗病性的材料中,检测到抗条锈病基因 Yr9(51份)、 Yr10(2份)、 Yr17(30份)和 Yr18(56份),未检测到 Yr5、 Yr15、 Yr26;有12份抗条锈表现良好的材料未检测到任何基因,推测其可能携带未开发分子标记的已知基因或新基因。因此,这107份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可用于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其中12份可能含有未知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的遗传研究。 

【文章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2019,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小麦条锈病鉴定
        1.2.2 分子标记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种质材料的成株期抗病性表现
    2.2 小麦种质材料的苗期抗病性表现
    2.3 小麦材料的抗条锈病基因分析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 韩德俊,康振生.  植物保护. 2018(05)
[2]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与防控[J]. 马占鸿.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3]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4号的发现及其致病特性[J]. 刘博,刘太国,章振羽,贾秋珍,王保通,高利,彭云良,金社林,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5)
[4]重庆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与基因分析[J]. 李北,徐琪,杨宇衡,王琪琳,曾庆东,吴建辉,穆京妹,黄丽丽,康振生,韩德俊.  中国农业科学. 2017(03)
[5]小麦抗条锈病已知基因对中国当前流行小种的有效性分析[J]. 曾庆东,沈川,袁凤平,王琪琳,吴建辉,薛文波,詹刚明,姚石,陈伟,黄丽丽,韩德俊,康振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15(06)
[6]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7]80份国外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评价[J]. 周新力,詹刚明,黄丽丽,韩德俊,康振生.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8)
[8]小麦材料PI31抗条锈性鉴定及其抗性基因SSR标记[J]. 蒲宗君,颜泽洪,魏育明,杨武云,郑有良,张增艳.  植物病理学报. 2006(04)
[9]ICARDA麦类种质资源研究[J]. 蔡义忠.  世界农业. 1993(11)

硕士论文
[1]Yr10、Yr18和Yr36基因在小麦抗条锈病改良中的应用[D]. 李孟凯.山东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95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95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