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贵州疣螈繁殖生态与保护示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22:35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中国特有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生境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目前有关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贵州疣螈野外繁殖生态和栖息地保护的研究较少,为探明贵州疣螈种群动态特征、繁殖生态特征和栖息地环境污染现状及栖息地选择偏好,采用观察法、直接计数法及标志重捕法等调查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对贵州疣螈栖息地分布、种群数量、形态特征、繁殖行为等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在同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对示范区7个分布水塘和2个对照水塘水体理化指标和底泥重金属进行了测定,水质指标包括水温(WT)、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氟化物(F-)、铜(Cu)、汞(Hg)、铅(Pb)、铬(Cr)、镉(Cd)、锰(Mn)、锌(Zn)和砷(As);底泥重金属包括铜(Cu)、铅(Pb)、铬(Cr)、镉(Cd)、锰(Mn)、锌(Zn))等元素。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贵州疣螈繁殖生态与保护示范研究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

路线图,路线图,贵州,幼体


24图3-1研究区调查路线图3.2.2种群数量调查(1)直接计数法:该方法主要记录4月份发现的成体数量及4至7月发现的幼体数量。4月为贵州疣螈首次外出活动时间,时间较短,无法进行标记;其次,幼体个体较小,无法进行标记,因此使用直接计数法记录,在计数时使用图片或视频等手段记录幼体的发育阶段,最大限度减少重复记录。(2)标志重捕法:在2019年5至7月进行贵州疣螈标志重捕,使用红色尼龙绳套在贵州疣螈腿部作为标记(宋鸣涛,1996),记录并统计成体数量。标志重捕法公式:N=M×n/m式中,N为栖息地个体总数;M为标记个体数;n为重捕个体数;m为重捕样中标记数。3.2.3形态测量使用直尺和便携式电子天平(精度0.01g)对贵州疣螈个体头长(headlength,HL)、头体长(snout-ventlength,SVL)、尾长(taillength,TL)、尾高(tailheight,TH)、全长(totallength,TOL)及体重(weight,W)、泄殖腔孔长(cloacaLength,CL)长度以及纳精时雌螈的高度等形态指标进行了测量(费梁等,2006),长度精确到0.1cm,体重精确到0.1g。

采样点,水样,贵州


26路和农户区较近,没有统一的污水排放管理,BJ3位于山麓,远离公路和农户区。由于与研究区东北部紧邻的BJ5地理环境特殊,位于山体中部,水塘面积100m2左右,且有贵州疣螈活动,因此将其纳入本次研究中。图3-2研究区采样点分布注:BJ1:穿洞;BJ2:何家大地;BJ3:茅坪;BJ4:落水洞;BJ5:娃娃塘;BJ6:冲锋;BJ7:陆家麻塘;BJ8:毛栗树;BJ9:上小寨。每年5、8、10月份三次到研究区的样地进行生态监测,使用美国DAVIS公司的VantagePro2有线自动气象站测量降雨量,便携式温度计测量气温和水温,便携式pH计测量水体pH值。3.2.6.2样品采集与处理监测贵州疣螈栖息地水体理化指标和底泥重金属。贵州疣螈繁殖期为4-11月,越冬期为11月至翌年4月,因此于2019年5月、8月、10月三季在9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和底泥三次,地表水采样方法参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每次共采集水样样品9个,各采集2.5L、550ml、550ml、550ml水样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其中一瓶特殊水样参照《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现场加入硝酸(pH<3)进行保存,所有采集的水样样品低温保存并在当天带回实验室处理。底泥采集使用自制采样器对9个水环境表层5cm的底泥进行采样,每次采集三次后混合,所采集的底泥带回实验室经自然风干,研磨过100目筛,装入预处理自封袋中备用(杨期勇等,20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江流域硫铁矿区厚子河支流水质评价研究[J]. 代贞伟,王磊,贺小黑,伏永朋,潘伟,章昱.  中国地质调查. 2019(05)
[2]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及水文效应[J]. 蒲嘉霖,刘亮.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6)
[3]湘江流域水质综合评价及其时空演变分析[J]. 陈明霞,熊贵耀,张佳鹏,李丽,王加虎.  环境工程. 2019(10)
[4]沙颍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 丁婷婷,李强,杜士林,刘亚峰,张亚辉,张瑾,王一喆,何连生.  环境化学. 2019(10)
[5]内蒙古西北有色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J]. 李元杰,赵振光,孙燕英,宋帅,丁慧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1)
[6]北京市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J]. 林海,王源,李冰.  生态学报. 2019(20)
[7]内梅罗指数法在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质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J]. 汤玉强,李清伟,左婉璐,王健.  环境工程. 2019(08)
[8]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繁殖期生境选择[J]. 黄华苑,卜荣平,谢海,侯绍兵,武正军.  生态学报. 2019(17)
[9]博尔塔拉河地表水重金属来源分析及其污染评价[J]. 张伟燕,马龙,吉力力·阿不都外力,葛拥晓,蒲佳,华攸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7)
[10]大凉螈繁殖生态[J]. 龚宇舟,王刚,黄蜂,何流洋,束潇潇,谢锋.  生态学报. 2019(09)

博士论文
[1]环境重金属污染对花背蟾蜍繁殖对策的影响[D]. 郭蕊.兰州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云南8种无尾两栖类呼吸和水分调节器官的环境适应性研究[D]. 何一帆.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D]. 黄棨通.西北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石漠化土地整理初探[D]. 关智宏.贵州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71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371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