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抗虫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0-27 15:47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潜在的能源作物,而甘蔗的生长过程中长期受到各种虫害威胁。目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主要是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带来的害虫耐药性和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挖掘甘蔗自身抗虫特性是目前公认的最根本、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影响最少的办法。笔者首先介绍了不同甘蔗品种对甘蔗螟虫的抗性等级,再从甘蔗的物理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2个方面阐述甘蔗的抗虫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甘蔗的诱导型生理生化防御体系。全文还就目前甘蔗抗虫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培育甘蔗抗性品种以及蔗田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农学学报. 2020,10(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甘蔗的抗虫等级及其鉴定
2 植物的抗虫防御机制
3 甘蔗的物理抗虫机制
    3.1 甘蔗的节间表皮硬度
    3.2 甘蔗的纤维含量
    3.3 甘蔗的表皮蜡状物
    3.4 硅含量
4 甘蔗的生理生化抗虫机制
    4.1 甘蔗的组成型生理生化防御体系
    4.2 甘蔗的诱导型生理生化防御体系
        4.2.1 甘蔗的次生代谢物质
        4.2.2 甘蔗的信号传递
5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蔗叶表蜡质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的相关性分析[J]. 贤武,王伦旺,邓宇弛,廖江雄,谭芳,经艳.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9)
[2]虫害诱导植物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顾小辉,魏建和,王国全,高志晖.  生命科学研究. 2017(05)
[3]桂中蔗区甘蔗生长前期螟虫抗性评价[J]. 罗霆,黄有总,唐仕云,段维兴,李毅杰,王泽平,林善海.  福建农业学报. 2017(10)
[4]21个甘蔗品种对螟虫抗性鉴定与评价[J]. 罗志明,尹炯,黄应昆,李文凤,王晓燕,张荣跃,单红丽,仓晓燕.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04)
[5]广西甘蔗区试品种生长前期对螟虫的抗性评价[J]. 李毅杰,段维兴,王泽平,黄诚华,潘雪红,魏吉利,林善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4)
[6]植物防御策略及其环境驱动机制[J]. 王小菲,高文强,刘建锋,倪妍妍,江泽平.  生态学杂志. 2015(12)
[7]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甘蔗品种抗螟性评价[J]. 林兆里,许莉萍,高三基,徐金汉.  热带作物学报. 2015(07)
[8]甘蔗对螟虫抗性的初步鉴定[J]. 甘仪梅,曾军,蔡文伟,伍苏然,武媛丽,张树珍,杨本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13(12)
[9]茉莉酸诱导棉花幼苗抗虫性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的影响[J]. 杨世勇,宋芬芳,谢建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10]茉莉酸甲酯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诱导抗性及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 向妙莲,何永明,付永琦,曾晓春,黄俊宝,黄友明.  植物保护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乙烯、脱落酸和AtMYB44在HrpNEa诱导植物生长与抗虫防卫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D]. 张春玲.南京农业大学 2009
[2]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D]. 董新纯.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1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61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