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黍休眠性及对除草剂烟嘧磺隆抗药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00:41
  随着黑龙江省农田种植结构改变,从大面积种植大豆改成现在的大面积种植玉米。烟嘧磺隆的作用靶标酶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一种广谱性的除草剂,是磺酰脲类除草剂中唯一对禾本科杂草有特效的除草剂。烟嘧磺隆具有用量低、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黑龙江省的玉米田防除禾本科杂草主要应用烟嘧磺隆。近年来发现局部地区烟嘧磺隆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野黍的防效下降,导致野黍在局部地块成为主要杂草,且危害逐年加重。本研究利用室内生测方法,对野黍的休眠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黑龙江省玉米田采集的野黍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地区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进而利用盆栽试验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探讨不同抗性水平野黍施用烟嘧磺隆后叶片光合作用、靶标酶、代谢解毒酶等的变化,以便明确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机制。为野黍防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黍种子具有休眠性。2.室温5cm土层下湿润、室温5cm土层下干燥和-20℃干燥储存条件都能解除野黍种子休眠性。3.物理方法温水浸泡能够打破野黍种子休眠。4.化学药剂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硝酸钾(K...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野黍休眠性及对除草剂烟嘧磺隆抗药性的研究


全球抗性杂草生物类型的发展Fig.1Globalincreaseinuniqueresistantcases根据国际除草剂抗性杂草调查数据统计,截止至2017年4月1日,全球已有252种(147

吡嘧磺隆,菵草,日本看麦娘,苄嘧磺隆


20 世纪 80 年代的台湾发现了第一例抗百草枯的苏门白酒草,随后草胺产生抗药性的稻田稗草[27],对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产生了抗药。小麦田对氯(绿)磺隆产生抗药性的日本看麦娘和菵草[31],对苯[32]和播娘蒿[33-34]。1990 年我国抗性杂草仅发现 2 种,2000 年有 迅速增加,到 2010 年时达到 26 种,目前(2017 年)已有 41 种杂了抗药性(图 2)。

种子吸水,种子,自然环境,休眠性


图 3-1 野黍种子吸水率的测定Fig.3-1 Eriochloa villosa seeds water absorption黍种子的休眠性同一地点的野黍种子,2014 年采集的野黍经过了自然环境储存的种子 1 98%,2015 年采集的野黍未经历任何处理的种子 15d 后发芽率为 2%(集的野黍种子具有休眠性。图 3-2 经历自然环境储存和未经历处理的野黍种子发芽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杂草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李健,李美,高兴祥,房锋,董连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12)
[2]玉米田主要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抗性[J]. 吴翠霞,张宏军,张佳,宋敏,孔繁华,路兴涛.  植物保护. 2016(03)
[3]辽宁省稻田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J]. 李平生,魏松红,纪明山,东琴,王海宁.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4)
[4]杂草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J]. 邱芳心,杜桂萍,刘开林,毛爱星,罗坤.  杂草科学. 2015(02)
[5]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J]. 田志慧,沈国辉.  上海农业学报. 2015(02)
[6]猪殃殃抗双氟磺草胺的生理机制研究[J]. 马鹏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7]浅谈糯玉米田杂草防除技术[J]. 张岩,陈爱星,梁国生,王卫东,蔡世霞.  吉林蔬菜. 2014(06)
[8]除草剂烟嘧磺隆的剂型与助剂[J]. 华乃震.  农药. 2014(03)
[9]浅析农田杂草的危害及其分类[J]. 赵爱民.  农业与技术. 2013(07)
[10]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J]. 陈秀华,王臻昱,李先平,朱延明,刘丽,陈威,陈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定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 胡海军.沈阳农业大学 2014
[2]小麦田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的抗性研究[D]. 毕亚玲.山东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野慈姑种子休眠机理与破眠方法研究[D]. 范丹丹.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麦田主要杂草对苯磺隆的抗药性及小麦选择性机理初步研究[D]. 刘伟.山东农业大学 2005
[3]稻田杂草识别与化学防除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建立[D]. 谭泗桥.湖南农业大学 2004
[4]豆田主要杂草与大豆的竞争作用及防除阈值的研究[D]. 王谦玉.东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67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67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