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稻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11-10 12:52
  利用具有广谱和持久抗性的抗稻瘟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危害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育成新的抗稻瘟病温敏核不育系扬籼6S;利用分子标记将华占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54、Pid3、Pita和Pib等导入辐恢838中,育成新的抗稻瘟病恢复系扬恢1512,与华占相比,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加。以扬籼6S作母本,以扬恢1512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扬两优612,其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2.8,表现中抗。扬籼6S和扬恢1512的成功选育,为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稻新品种提供了抗病新种质;而扬两优612的成功选育,则为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实践提供了实例。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DNA提取和分子标记检测
    1.3 病原菌分离与培养
    1.4 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1.5 主要农艺性状考查和稻米品质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稻瘟病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培育
        2.1.1 抗稻瘟病不育系的培育
        2.1.2 抗稻瘟病恢复系的培育
    2.2 改良不育系和选育恢复系的稻瘟病抗性鉴定
    2.3 改良不育系的不育性、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
        2.3.1 改良不育系的不育性、主要农艺性状
        2.3.2 改良不育系的稻米品质
    2.4 抗稻瘟病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
    2.5 抗稻瘟病杂交籼稻组合扬两优612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
3 讨论
    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2 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恢复系华占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J]. 陈深,苏菁,华丽霞,汪文娟,汪聪颖,杨健源,曾列先,朱小源.  植物病理学报. 2015(06)
[2]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和Pi2的抗谱差异及与Pi1的互作效应[J]. 于苗苗,戴正元,潘存红,陈夕军,余玲,张晓祥,李育红,肖宁,龚红兵,盛生兰,潘学彪,张洪熙,李爱宏.  作物学报. 2013(11)
[3]高产稳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川优华占[J]. 徐金仁,黄河清,李宏.  杂交水稻. 2013(03)
[4]籼型三系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荣优华占的选育[J]. 徐金仁.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1)
[5]优质稻天优华占作双季晚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吴海亚,汪品三,刘诗晴,梅金安,翟中兵,魏坦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4)
[6]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J]. 裴庆利,王春连,刘丕庆,王坚,赵开军.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2)
[7]水稻稻瘟病接种技术及200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抗性鉴定[J]. 罗楚平,倪磊,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聂亚锋.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6)
[8]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禹盛苗,朱练峰,欧阳由男,许德海,朱旭东,金千瑜.  杂交水稻. 2009(06)
[9]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J]. 吴俊,刘雄伦,戴良英,王国梁.  生命科学. 2007(02)
[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J]. 冯建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3)



本文编号:3487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87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