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淡翅盲蝽耐高温机制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5 05:52
  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 Stal(Heteroptera:Miridae)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Heteroptera:Miridae)是田间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发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生态学研究已经表明两种盲蝽有不同的高温耐受性,但其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而且对盲蝽性别差异基因也知之甚少。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两种盲蝽高温下的耐受性,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获得了中华淡翅盲蝽的转录组信息,对拼接后的序列进行注释,分析了中华淡翅盲蝽重要的功能基因,特别是性别差异基因和耐热性相关的热激蛋白基因hsps(heat shock ptotein genes)。中华淡翅盲蝽的转录组信息为今后分子水平上研究昆虫的适应性奠定了基础。1.中华淡翅盲蝽与黑肩绿盲蝽耐热性、高温下捕食能力及保水能力比较利用45℃高温处理中华淡翅盲蝽与黑肩绿盲蝽雌雄成虫后发现,两种盲蝽雌雄成虫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中华淡翅盲蝽雌雄成虫各自的存活时间大约为黑肩绿盲蝽的14倍,说明中华淡翅盲蝽比黑肩绿盲蝽更耐高温。两个种群的雌成虫存活率都略低于雄成虫,但...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淡翅盲蝽耐高温机制初步分析


图2.2中华淡翅盲蝽与黑肩绿盲蝽45°C同种雌、雄成虫间耐热性比较图??°

原理图,组装程序,原理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中华淡翅盲蝽转录组分析以及热激蛋白基因验证??(2)选择频率最高的小片段作为种子向两端进行无限延伸,不断循环此过程??直至耗光小片段库;??(3)然后对(2)中得到的较长片段进行聚簇,得到片段集合;??(4)再对毎个片段集合中的较长片段构建DeBruijn图;??(5)最后对(4)中得到的DeBmijn图进行简化;??(6)接着以真实的读数来解开DeBruijn图,获得转录本序列。??Trinity?组装原理图(Grabherr?et?al,?2011)如下:??

功能分类,分类统计,名称,纵轴


中华淡翅盲蝽转录组数据以KEGG数据库为参考进行了注释,总共有14,709??条基因注释到258条KEGG代谢通路中,占30,592个匹配基因数的48.08%。对??基因进行代谢通路的分析结果,见图3.9。该图总结了包含基因个数最多的前十??位代谢通路。从下到上


本文编号:3496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496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