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RS-2六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19:12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危害严重,在国外水稻种植地区普遍发生,我国近年来各地陆续有该病发生的报道。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病原菌为燕麦噬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Aaa)。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已发现Aaa菌株RS-1中存在六型分泌系统(T6SS),且在Aaa的致病过程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近期本实验室通过序列比对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Aaa菌株RS-2中也含有25个T6SS基因,但其致病性比菌株RS-1弱,此时,迫切需要搞清楚T6SS在Aaa菌株RS-2致病中的功能。本研究在通过同源重组法构建了菌株RS-2的25个T6SS基因突变体及7个相关回补体的基础上,测定和分析它们的致病性、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游动性和效应蛋白分泌等毒力相关表型,结果发现pppA,clpB,hcp,dotU,icmF impF,impM和8个vgrG(1-8)基因突变会导致菌株RS-2的致病性和Hcp效应蛋白的分泌显著降低,其中致病性降低了 17.47~56.40%,Hcp蛋白分泌减少了 37.78~68.46%,由阳性降至阴性;在培养12、24...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RS-2六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的研究


图1.2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菌株RS-1中T6SS的组成(Ibrahim等,2012)??-

质粒图谱,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抗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材料与方(Chloromycetin-)具有抗性。?????Created?wit-?-?Gen>*"??(3028)?AflHI?Xcml?(148)??

回补,基因,片段,目的


通过目的片段与质粒的双酶切,重组,转化入五.Co//DH5a感受态细胞中,在含卡那霉素??(终浓度为50^g/ml)的LB平板上培养24h,形成单菌落以后,挑单菌落,用T6SS回补基因??目的片段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4.5所示,条带单一,且大小与图4.4相同,均与软??件设计的大小相符,进一步说明T6SS回补基因的目的片段可能已导入转化子中,得到了?7个??疑似pRADK-T6SS重组质粒。??4000??2000??1000??图4.5大肠杆菌转化子T6SS回补基因目的片段的引物验证??Fig.?4.5?Validation?ofE.?coli?transformants?with?T6SS?specific?primers??M:?Marker,?1?kb;?1 ̄7:?pppA,?icmF,?hep,?dotU,?impJ,?clpB,?impM??4.3.3?T6SS基因回补体的筛选和鉴定??待电击转化子在含氯霉素(终浓度为50?pg/ml)的LB平板上长出单菌落后,先将单菌落在??3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J]. 申荣萍,韦鸿雁.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6)
[2]南方稻区细菌性褐条病发生特点及控防措施[J]. 彭玉灯.  上海农业科技. 2008(03)
[3]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病原的鉴定[J]. 徐丽慧,邱文,张唯一,李斌,谢关林.  中国水稻科学. 2008(03)
[4]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室内药剂筛选初报[J]. 孙艳梅,王广耀,范文中.  吉林农业科学. 2008(01)
[5]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识别与防治[J]. 伏震,袁兆恩.  农技服务. 2007(04)
[6]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J]. 颜曰红,蔡方义,黄贤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6(03)
[7]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及防治[J]. 李俊平,朱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03(02)
[8]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J]. 江健,张云萍.  植物医生. 2001(02)
[9]稻种病原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的特征化研究(英文)[J]. 谢关林,孙祥良,T.W.MEW.  中国水稻科学. 1998(03)
[10]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调查简报[J]. 雷国明.  湖北农业科学. 1975(11)

博士论文
[1]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致病机理及其氧胁迫相关基因簇调控蛋白TetR的功能分析[D]. 刘贺.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两种水稻主要病原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和特征化研究[D]. 王丽.浙江大学 2016
[2]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原的鉴定、全基因组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D]. 张国庆.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03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503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