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瘤黑粉病QTL定位

发布时间:2021-11-24 14:31
  玉米瘤黑粉病(Common Smut)是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普遍发生,使玉米的产量受到了严重威胁。选育抗病性种质资源是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抗瘤黑粉病玉米自交系齐319和感瘤黑粉病玉米自交系掖478构建的300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材,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对群体各家系采用田间自然发病,2017年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结合该群体全基因组SSR连锁图谱,利用QTL IciMapping软件中的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根据定位结果选择目标染色体上的片段代换系对定位区间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IL群体田间表现:将两个亲本及RIL群体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种植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高发病害地块,并严格调查每个家系的发病情况。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对RIL群体的300个家系的病级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的病级主要分布在7级,2017年的病级主要分布在7-9级之间。(2)玉米抗瘤黑粉病的QTL定位:利用600对SSR引物对掖478和齐319进行多态性分析,...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米抗瘤黑粉病QTL定位


玉米瘤黑粉病的典型性状

表型,世代,家系,代换系


图 2 两亲本典型表型Fig. 2 The phenotype of the typical parent注:A 为掖 478;B 为齐 319;C 为掖 478 病瘤放大图片Note: A:Ye478;B:Qi319;C:Disease tumor in Ye478表 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家系的世代数Table 1 Family of generations in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世代 家系 世代 家系 世代Generations Families Generations Families GeneratiBC5F5CL44 BC5F5CL50 BC4F4BC5F6CL47 BC6F3CL52 BC5F6BC5F6CL48 BC5F5CL53 BC4F4BC5F6CL49 BC5F5CL140 BC5F4BC5F5设计

病情,群体,病级


年的病级主要分布在 7 级,RIL 群体的抗性主要分布在感病;2017 年的病级主分布在 7-9 级之间,RIL 群体的抗性主要集中感病和高感之间。三年病级分布没有过多的极端值出现(图 3),符合数据分析的要求。表 3 RILS 群体发病病级统计Table 3 Biometric coefficients of disease severity percentage of CS on RILS年份 性状 亲本 Parent 重组自交系 RIL populationYear Trait 掖 478 齐 319 均值±标准误 变异范围 偏度 峰度Ye478 Qi319 Mean±SD Range Skewness Kurtosis2015 年 瘤黑粉病7 15.55±0.160 1-9.0 -0.559 -0.8382016 年 瘤黑粉病7 35.68±0.174 1-9.0 -0.677 -0.8592017 年 瘤黑粉病 7 3 6.74±0.130 1-9.0 -1.042 0.439注:病级分别为 1、3、5、7、9。Note: The disease levels were 1、3、5、7、9 respectivel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玉米瘤黑粉病流行因素及防控措施[J]. 张文.  农技服务. 2017(13)
[2]不同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 严理,李智敏,陈佳,高春生,余永廷,严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的置换机制及遗传效应分析[J]. 杨德卫,郑向华,程朝平,叶宁,黄凤凰,叶新福.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1)
[4]玉米籽粒容重动态变化的QTL分析[J]. 许蒙蒙,秦永田,陈永强,张战辉,汤继华,付志远.  中国农业科学. 2016(23)
[5]玉米瘤黑粉菌的寄生策略及其调控机制[J]. 李智敏,严理,严准.  微生物学报. 2016(09)
[6]玉米瘤黑粉病的危害与防治[J]. 边亚辉.  河北农业. 2016(01)
[7]利用3个F2群体整合高密度栽培种花生遗传连锁图[J]. 郭建斌,黄莉,成良强,陈伟刚,任小平,陈玉宁,周小静,沈金雄,姜慧芳.  作物学报. 2016(02)
[8]玉米田瘤黑粉病成因及防治措施[J]. 孟丽敏.  农村科技. 2015(11)
[9]利用BSA法发掘玉米抗灰斑病主效QTL[J]. 吕香玲,郑克志,李元,宋茂兴,闫伟,张旷野,李凤海,史振声.  玉米科学. 2015(05)
[10]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J]. 朱芳.  河南农业. 2015(11)

博士论文
[1]玉米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和骨干亲本掖478农艺性状遗传与改良规律研究[D]. 侯宪斌.四川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玉米自交系H21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D]. 张朝兴.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玉米瘤黑粉病基因初定位及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分析[D]. 姬东华.河北农业大学 2013
[3]玉米瘤黑粉病抗性的遗传特点及生化特性研究[D]. 王威.甘肃农业大学 2010
[4]玉米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尚爱兰.河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16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516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