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微孢子虫感染BmN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及其海藻糖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20:27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广泛的宿主域。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是蚕桑业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给蚕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家蚕作为家蚕微孢子虫的宿主,其对微孢子虫侵染的应答反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家蚕应对病原入侵的策略。家蚕微孢子虫作为家蚕的病原,其侵染机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微孢子虫的发芽过程作为侵染的重要一环,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微孢子虫内渗透压的增加是孢子发芽的先决条件,有报道认为,微孢子虫水通道蛋白和海藻糖酶有可能是促使微孢子虫内渗透压增加的关键蛋白。因此,本论文就宿主家蚕细胞对微孢子虫侵染应答的蛋白质组学和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的功能开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iTRAQ技术家蚕微孢子虫侵染BmN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利用家蚕微孢子虫体外感染增值体系,以感染和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BmN细胞为研究材料,采用iTRAQ技术对感染组(6 h、12 h、24 h、48 h、96 h和8 d)和对照组的蛋白进行同位素相对标记和绝对定量,并利用GO和KEGG富集分...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iTRAQ8-plex化学式Fig.2.1ChemicalformulaofiTRAQ8-plexiTRAQ基本实验流程(图2.2):
图 2.2 iTRAQ 基本实验流程Fig. 2.2 Basic experimental process of iTRAQ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以感染和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 BmN 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感染前后的 BmN 细胞进行蛋白质表达的比较,以期获得家蚕微孢子虫先天性免疫的关键蛋白以及相应的应答通路,从而揭示家蚕细胞对微孢子虫侵染下的应答反应途径和调控机制。2.2 材料与试剂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家蚕卵巢细胞系(BmN 细胞)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生理与病理研究室保存。本章研究中的 iTRAQ 实验、质谱分析、GO 分析和 KEGG 分析部分由广州辉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TC-100 干粉培养基 Applichem
接种后微孢子虫在 BmN 细胞中不断增殖,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充满整个细胞,并最终将细胞裂解(图2.3)。通过本实验,我们获得了蛋白质组学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为揭示家蚕细胞对微孢子虫侵染下的应答反应途径和调控机制准备了物质基础,为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温胁迫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J]. 夏爱华,李娜,贾漫丽,毛晓霞,李季生,杨贵明.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7)
[2]家蚕幼虫蜕皮前后头胸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J]. 王平阳,吴凡,赵巧玲,裘智勇,夏定国,唐顺明,沈兴家. 蚕业科学. 2015(02)
[3]家蚕微孢子虫研究10年回眸[J]. 周泽扬,潘国庆,向仲怀. 蚕业科学. 2014(06)
[4]蓝叶虫微孢子虫RPB1基因片段序列的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J]. 燕薇,沈中元,唐旭东,徐莉,李前龙,肖圣燕,乐亚杰,付绪亮.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3)
[5]家蚕感染BmCPV后中肠自噬相关蛋白ATG8的表达变化[J]. 吴永鹏,刘立群,朱大鹏,杨晓冰,张敏娟,钱永华,焦锋. 蚕业科学. 2014(03)
[6]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蚕体血淋巴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J]. 李致宏,马振刚,李晚军,刘军,韩冰,李田,潘国庆,李春峰,周泽扬. 蚕业科学. 2013(05)
[7]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早期家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表达谱的动态变化(英文)[J]. 崔颖俊,郭伟,赵巧玲,沈兴家,唐顺明,郭锡杰. 蚕业科学. 2012(06)
[8]家蚕绵茧突变品系中部丝腺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J]. 张俊,徐安英,王小强,李刚,张月华,钱荷英,孙平江. 蚕业科学. 2012(03)
[9]不同产丝量家蚕品系后部丝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张利平,钟晓武,聂红毅,王晨,荀利杰,赵萍,夏庆友. 蚕业科学. 2012(03)
[10]一种快速高效制备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和总蛋白的方法[J]. 蔡顺风,何欣怡,何祥康,邱海洪,李光才,何永强,鲁兴萌. 蚕业科学. 2011(06)
博士论文
[1]家蚕后部丝腺差异蛋白组学及microRNA表达谱研究[D]. 李季生.浙江大学 2012
[2]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壁蛋白SWP26的研究[D]. 李艳红.西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海洋细菌Zunongwangia sp.海藻糖酶酶学分析及体外定向进化[D]. 程启朋.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微孢子虫感染诱导的家蚕应答反应及对其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D]. 乐亚杰.江苏科技大学 2015
[3]家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研究及蓝叶虫微孢子虫RPB1基因克隆与分析[D]. 燕薇.江苏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5095
【文章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iTRAQ8-plex化学式Fig.2.1ChemicalformulaofiTRAQ8-plexiTRAQ基本实验流程(图2.2):
图 2.2 iTRAQ 基本实验流程Fig. 2.2 Basic experimental process of iTRAQ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以感染和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 BmN 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感染前后的 BmN 细胞进行蛋白质表达的比较,以期获得家蚕微孢子虫先天性免疫的关键蛋白以及相应的应答通路,从而揭示家蚕细胞对微孢子虫侵染下的应答反应途径和调控机制。2.2 材料与试剂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家蚕卵巢细胞系(BmN 细胞)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生理与病理研究室保存。本章研究中的 iTRAQ 实验、质谱分析、GO 分析和 KEGG 分析部分由广州辉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TC-100 干粉培养基 Applichem
接种后微孢子虫在 BmN 细胞中不断增殖,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充满整个细胞,并最终将细胞裂解(图2.3)。通过本实验,我们获得了蛋白质组学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为揭示家蚕细胞对微孢子虫侵染下的应答反应途径和调控机制准备了物质基础,为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温胁迫对家蚕血液蛋白质组的影响[J]. 夏爱华,李娜,贾漫丽,毛晓霞,李季生,杨贵明.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7)
[2]家蚕幼虫蜕皮前后头胸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J]. 王平阳,吴凡,赵巧玲,裘智勇,夏定国,唐顺明,沈兴家. 蚕业科学. 2015(02)
[3]家蚕微孢子虫研究10年回眸[J]. 周泽扬,潘国庆,向仲怀. 蚕业科学. 2014(06)
[4]蓝叶虫微孢子虫RPB1基因片段序列的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J]. 燕薇,沈中元,唐旭东,徐莉,李前龙,肖圣燕,乐亚杰,付绪亮.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3)
[5]家蚕感染BmCPV后中肠自噬相关蛋白ATG8的表达变化[J]. 吴永鹏,刘立群,朱大鹏,杨晓冰,张敏娟,钱永华,焦锋. 蚕业科学. 2014(03)
[6]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蚕体血淋巴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J]. 李致宏,马振刚,李晚军,刘军,韩冰,李田,潘国庆,李春峰,周泽扬. 蚕业科学. 2013(05)
[7]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早期家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表达谱的动态变化(英文)[J]. 崔颖俊,郭伟,赵巧玲,沈兴家,唐顺明,郭锡杰. 蚕业科学. 2012(06)
[8]家蚕绵茧突变品系中部丝腺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J]. 张俊,徐安英,王小强,李刚,张月华,钱荷英,孙平江. 蚕业科学. 2012(03)
[9]不同产丝量家蚕品系后部丝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J]. 张利平,钟晓武,聂红毅,王晨,荀利杰,赵萍,夏庆友. 蚕业科学. 2012(03)
[10]一种快速高效制备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和总蛋白的方法[J]. 蔡顺风,何欣怡,何祥康,邱海洪,李光才,何永强,鲁兴萌. 蚕业科学. 2011(06)
博士论文
[1]家蚕后部丝腺差异蛋白组学及microRNA表达谱研究[D]. 李季生.浙江大学 2012
[2]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壁蛋白SWP26的研究[D]. 李艳红.西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海洋细菌Zunongwangia sp.海藻糖酶酶学分析及体外定向进化[D]. 程启朋.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微孢子虫感染诱导的家蚕应答反应及对其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D]. 乐亚杰.江苏科技大学 2015
[3]家蚕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研究及蓝叶虫微孢子虫RPB1基因克隆与分析[D]. 燕薇.江苏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5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050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