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侧沟茧蜂NPC2蛋白的功能特性
发布时间:2022-02-20 21:42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是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利用中红侧沟茧蜂进行生物防治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符合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宗旨。在田间,中红侧沟茧蜂主要通过敏锐的嗅觉系统来识别外界的信息化学物并定位寄主,而嗅觉系统中的气味运载蛋白参与了初级阶段的气味识别,因此气味运载蛋白在昆虫嗅觉识别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Niemann–Pick type C2(NPC2)蛋白是一种小分子可溶性蛋白,在脊椎动物中主要参与脂质代谢。最近有研究表明,NPC2蛋白也参与节肢动物的化学通讯,具有与气味结合蛋白相似的功能。本文以中红侧沟茧蜂NPC2蛋白为研究对象,从RNA水平、蛋白水平和电生理水平系统解析了中红侧沟茧蜂NPC2蛋白的潜在功能。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前期中红侧沟茧蜂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技术获得了两个NPC2基因序列全长,分别命名为MmedNPC2a和MmedNPC2b,其编码的氨基酸个数分别为148和158,两者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6.0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medNPC2a和M...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引言
1.1 信息化学物质研究现状
1.1.1 植物挥发物
1.1.2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
1.1.3 植食性昆虫挥发物
1.1.4 信息化学物质对天敌的引诱作用
1.2 昆虫的嗅觉感受系统
1.2.1 昆虫识别挥发物的嗅觉机制
1.2.2 昆虫识别挥发物的触角感器
1.2.3 与昆虫识别挥发物相关的可溶性蛋白
1.2.4 昆虫中新发现的识别气味挥发物的可溶蛋白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红侧沟茧蜂NPC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2.1.2 中红侧沟茧蜂总RNA的提取
2.1.3 中红侧沟茧蜂cDNA模板的合成
2.1.4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基因全长的获取和序列验证
2.1.5 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2.1.6 组织表达谱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红侧沟茧蜂触角RNA的提取
2.2.2 MmedNPC2a和MmedNPC2b序列分析
2.2.3 MmedNPC2a和MmedNPC2b组织表达谱分析
2.3 本章讨论
第三章 中红侧沟茧蜂NPC2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3.1.2 克隆以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3.1.3 表达与纯化
3.1.4 蛋白抗体的制备
3.1.5 蛋白质印迹分析
3.1.6 胶体金免疫定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原核表达结果
3.2.2 蛋白印迹分析
3.2.3 免疫定位结果
3.3 本章讨论
第四章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的结合特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4.1.2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蛋白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
4.1.3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荧光竞争结合试验
4.2.2 MmedNPC2a蛋白的三维结构分析
4.3 本章讨论
第五章 中红侧沟茧蜂触角对7种候选配体化合物EAG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5.1.2 触角电位试验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anguage of plants: Where is the word?[J]. Maja impraga,Junji Takabayashi,Jarmo K.Holopain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6(04)
[2]大草蛉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palCSP3组织表达谱及气味结合特性分析[J]. 王思豹,张帅,雒珺瑜,李兆群,吕丽敏,王春义,崔金杰,董双林. 棉花学报. 2015(03)
[3]Q型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征[J]. 吴帆,张晓曼,赵磊,崔旭红,李红亮,罗晨.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0)
[4]与中红侧沟茧蜂生境与寄主定位相关的玉米及棉铃虫幼虫体表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鉴定[J]. 石庆型,罗庆怀,赵龙,周正湘,何广全,韦卫. 昆虫学报. 2015(03)
[5]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 徐浩智,游银伟,张龙.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1)
[6]多异瓢虫对瓜蚜为害后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挥发物成分分析[J]. 李艳艳,周晓榕,庞保平,韩海斌,闫锋. 昆虫学报. 2013(02)
[7]四种金龟成虫触角的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形态对比[J]. 宋月芹,董钧锋,孙会忠,刘顺通. 四川动物. 2012(06)
[8]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J]. 孙晓玲,高宇,陈宗懋.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6)
[9]中红侧沟茧蜂触角超微结构[J]. 李科明,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7)
[10]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寄主的搜索行为[J]. 周慧,张扬,吴伟坚. 生态学报. 2012(07)
博士论文
[1]小地老虎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和细胞机制[D]. 谷少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棉花—棉铃虫—寄生蜂三级营养链间中红侧沟茧蜂的实时趋性反应[D]. 潘洪生.东北农业大学 2010
[2]松墨天牛成虫与寄主间化学信息联系机制的初步研究[D]. 江望锦.南京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5858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引言
1.1 信息化学物质研究现状
1.1.1 植物挥发物
1.1.2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
1.1.3 植食性昆虫挥发物
1.1.4 信息化学物质对天敌的引诱作用
1.2 昆虫的嗅觉感受系统
1.2.1 昆虫识别挥发物的嗅觉机制
1.2.2 昆虫识别挥发物的触角感器
1.2.3 与昆虫识别挥发物相关的可溶性蛋白
1.2.4 昆虫中新发现的识别气味挥发物的可溶蛋白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红侧沟茧蜂NPC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2.1.2 中红侧沟茧蜂总RNA的提取
2.1.3 中红侧沟茧蜂cDNA模板的合成
2.1.4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基因全长的获取和序列验证
2.1.5 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2.1.6 组织表达谱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红侧沟茧蜂触角RNA的提取
2.2.2 MmedNPC2a和MmedNPC2b序列分析
2.2.3 MmedNPC2a和MmedNPC2b组织表达谱分析
2.3 本章讨论
第三章 中红侧沟茧蜂NPC2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3.1.2 克隆以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3.1.3 表达与纯化
3.1.4 蛋白抗体的制备
3.1.5 蛋白质印迹分析
3.1.6 胶体金免疫定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原核表达结果
3.2.2 蛋白印迹分析
3.2.3 免疫定位结果
3.3 本章讨论
第四章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的结合特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4.1.2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蛋白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
4.1.3 中红侧沟茧蜂MmedNPC2a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荧光竞争结合试验
4.2.2 MmedNPC2a蛋白的三维结构分析
4.3 本章讨论
第五章 中红侧沟茧蜂触角对7种候选配体化合物EAG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和试剂
5.1.2 触角电位试验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anguage of plants: Where is the word?[J]. Maja impraga,Junji Takabayashi,Jarmo K.Holopain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6(04)
[2]大草蛉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palCSP3组织表达谱及气味结合特性分析[J]. 王思豹,张帅,雒珺瑜,李兆群,吕丽敏,王春义,崔金杰,董双林. 棉花学报. 2015(03)
[3]Q型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征[J]. 吴帆,张晓曼,赵磊,崔旭红,李红亮,罗晨.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0)
[4]与中红侧沟茧蜂生境与寄主定位相关的玉米及棉铃虫幼虫体表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鉴定[J]. 石庆型,罗庆怀,赵龙,周正湘,何广全,韦卫. 昆虫学报. 2015(03)
[5]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 徐浩智,游银伟,张龙.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1)
[6]多异瓢虫对瓜蚜为害后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挥发物成分分析[J]. 李艳艳,周晓榕,庞保平,韩海斌,闫锋. 昆虫学报. 2013(02)
[7]四种金龟成虫触角的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形态对比[J]. 宋月芹,董钧锋,孙会忠,刘顺通. 四川动物. 2012(06)
[8]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J]. 孙晓玲,高宇,陈宗懋.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6)
[9]中红侧沟茧蜂触角超微结构[J]. 李科明,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7)
[10]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寄主的搜索行为[J]. 周慧,张扬,吴伟坚. 生态学报. 2012(07)
博士论文
[1]小地老虎性信息素通讯的分子和细胞机制[D]. 谷少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棉花—棉铃虫—寄生蜂三级营养链间中红侧沟茧蜂的实时趋性反应[D]. 潘洪生.东北农业大学 2010
[2]松墨天牛成虫与寄主间化学信息联系机制的初步研究[D]. 江望锦.南京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5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358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