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江南稻区标准水生微宇宙的典型农药生态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19 14:48
我们在深入研究浙江典型稻田水生态群落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已经有标准化微宇宙体系,建立模拟中国江南典型稻田水生态系统、并包括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和沉水植物的标准化微宇宙。并对该系统的可重复性、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微宇宙体系重复性良好,系统可以稳定维持不超过35 d。针对浙江典型稻区生态系统中,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残留较多的情况。我们利用标准化微宇宙系统,对这三种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得到三种农药对微宇宙中各种生物和系统整体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对毒死蜱的研究显示,毒死蜱对该微宇宙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的NOECcommuntiy为0.83/0.55μg/L(名义浓度/实际浓度)。丁草胺对群落的NOECcommunuiy为大于640/549.59 μg/L。三唑酮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很小,仅在7 d时的高浓度处理组中才对枝角类生物标志显著抑制作用。三唑酮整个试验周期的NOECcommunity为大于2500/2078.88 μg/L。根据在水稻种植季节,浙江省诸暨市典型江南稻区水生态系统中三种农药的实际暴露情况判断,毒死蜱实际暴露浓度远远大于NOECcommunity,因此认为...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术语与缩略语列表
1. 前言
1.1 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生生态影响
1.2 毒死蜱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
1.3 丁草胺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
1.4 三唑酮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
1.5 农药混合暴露毒性研究
1.6 微宇宙系统在农药生态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1.7 室内标准化微宇宙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江南典型稻区水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设备
2.1.2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1.3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2.1.4 生物样品采集、镜检及计数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水质参数测定结果
2.2.2 浮游动物鉴定结果
2.2.3 浮游藻类鉴定结果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与质量控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0 仪器设备
3.1.1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
3.1.2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可重复性分析
3.1.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稳定性分析
3.1.4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3.1.5 生物样品采集、镜检及计数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标准化微宇宙体系中水质参数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2.2 标准化微宇宙体系中浮游动物群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2.3 标准化微宇宙体系中藻类群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单一农药暴露对标准化微宇宙系统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药剂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
4.1.4 农药暴露试验设计方案
4.1.5 水中农药消解动态监测
4.1.6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4.1.7 生物样品采集及生物量测定
4.1.8 数据统计分析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毒死蜱实际暴露浓度及消解动态
4.2.2 毒死蜱对水质参数影响
4.2.3 毒死蜱对生物的影响
4.2.4 毒死蜱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4.2.5 丁草胺实际暴露浓度及消解动态
4.2.6 丁草胺对水质参数的
4.2.7 丁草胺对生物的影响
4.2.8 丁草胺对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4.2.9 三唑酮实际暴露浓度及消解动态
4.2.10 三唑酮对水质参数的影响
4.2.11 三唑酮对生物影响
4.2.12 三唑酮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毒死蜱对微宇宙体系效应和最大无作用浓度估计
4.3.2 丁草胺对对微宇宙体系的效应和最大无作用浓度估计
4.3.3 三唑酮对对微宇宙体系效应及最大无作用浓度估计
4.3.4 三种农药单独使用对江南稻区水生生态风险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毒死蜱-丁草胺-三唑酮混合暴露对标准化微宇宙浮游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药剂与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1.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
5.1.4 农药暴露试验设计方案
5.1.5 试验终点测定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农药暴露实际浓度测定:
5.2.2 农药混合暴露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混合农药暴露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5.3.2 混合农药暴露的协同增效作用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营养液配方
附录2 浮游生物图谱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的毒死蜱对稻田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价[J]. 肖鹏飞,林晓雅,刘毅华,赵颖,沈坚,徐吉洋,耿翠敏,朱国念.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3)
[2]萼花臂尾轮虫毒性试验的方法学研究[J]. 徐吉洋,张文萍,李少南,郎倩萍. 生态毒理学报. 2015(02)
[3]毒死蜱对我国南方稻区水域中12种淡水鱼的毒性[J]. 赵颖,姚苏梅,刘毅华,肖鹏飞,耿翠敏,朱国念.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6)
[4]毒死蜱对六种淡水节肢动物的毒性与风险评价[J]. 徐吉洋,张文萍,李少南,侯式娟.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3)
[5]浓度加和模型在化学混合物毒性评估中的应用[J]. 刘树深,刘玲,陈浮. 化学学报. 2013(10)
[6]三种常用农药对环棱螺、圆田螺和河蚬的急性毒性研究[J]. 沈坚,赵颖,李少南,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2013(05)
[7]我国区域性水体农药污染现状研究分析[J]. 王未,黄从建,张满成,周庆,李爱民. 环境保护科学. 2013(05)
[8]河流溶解性有机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 杜晓丽,杜晓辉,郑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4)
[9]毒死蜱对南方稻区水域生态效应的室内微宇宙模拟研究[J]. 刘福光,刘毅华,赵颖,沈坚,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2013(02)
[10]三唑酮对大型溞21天慢性毒性效应[J]. 胡方华,宋文华,丁峰,郭晶. 生态毒理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典型农药在稻田及周围水环境中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 付岩.浙江大学 2015
[2]农药残留混合污染联合毒性效应研究[D]. 陈晨.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丁草胺对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D]. 常菊花.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三唑酮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和内分泌—生殖毒性[D]. 刘少颖.浙江大学 2011
[5]三种酰胺类除草剂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早期发育致畸效应及DNA损伤研究[D]. 李贤宾.浙江大学 2010
[6]沉水植物与富营养湖泊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相互作用研究[D]. 谢贻发.暨南大学 2008
[7]以凤眼莲为主体的水生植物对铜污染与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研究[D]. 胡朝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7
[8]大型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D]. 厉恩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2006
[9]太湖大型水生植被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雷泽湘.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毒死蜱对小型组合系统中浮游动物的影响[D]. 徐吉洋.浙江大学 2015
[2]丁草胺、毒死蜱对浮游生物的生态风险研究[D]. 耿翠敏.浙江大学 2015
[3]淡水鱼类对3种农药的敏感性分布(SSDs)初探[D]. 赵颖.浙江大学 2013
[4]三种农药对底栖软体动物的毒性效应和生物富集性研究[D]. 沈坚.浙江大学 2013
[5]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滤食性动物对富营养化淡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研究[D]. 罗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几种除草剂对淡水生物和微观水生生态系分解功能的影响[D]. 董波.扬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3564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术语与缩略语列表
1. 前言
1.1 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生生态影响
1.2 毒死蜱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
1.3 丁草胺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
1.4 三唑酮对水生生物毒性研究
1.5 农药混合暴露毒性研究
1.6 微宇宙系统在农药生态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1.7 室内标准化微宇宙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江南典型稻区水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设备
2.1.2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1.3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2.1.4 生物样品采集、镜检及计数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水质参数测定结果
2.2.2 浮游动物鉴定结果
2.2.3 浮游藻类鉴定结果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与质量控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0 仪器设备
3.1.1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
3.1.2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可重复性分析
3.1.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稳定性分析
3.1.4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3.1.5 生物样品采集、镜检及计数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标准化微宇宙体系中水质参数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2.2 标准化微宇宙体系中浮游动物群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2.3 标准化微宇宙体系中藻类群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单一农药暴露对标准化微宇宙系统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药剂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
4.1.4 农药暴露试验设计方案
4.1.5 水中农药消解动态监测
4.1.6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4.1.7 生物样品采集及生物量测定
4.1.8 数据统计分析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毒死蜱实际暴露浓度及消解动态
4.2.2 毒死蜱对水质参数影响
4.2.3 毒死蜱对生物的影响
4.2.4 毒死蜱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4.2.5 丁草胺实际暴露浓度及消解动态
4.2.6 丁草胺对水质参数的
4.2.7 丁草胺对生物的影响
4.2.8 丁草胺对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4.2.9 三唑酮实际暴露浓度及消解动态
4.2.10 三唑酮对水质参数的影响
4.2.11 三唑酮对生物影响
4.2.12 三唑酮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毒死蜱对微宇宙体系效应和最大无作用浓度估计
4.3.2 丁草胺对对微宇宙体系的效应和最大无作用浓度估计
4.3.3 三唑酮对对微宇宙体系效应及最大无作用浓度估计
4.3.4 三种农药单独使用对江南稻区水生生态风险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毒死蜱-丁草胺-三唑酮混合暴露对标准化微宇宙浮游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药剂与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1.3 标准化微宇宙系统构建
5.1.4 农药暴露试验设计方案
5.1.5 试验终点测定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农药暴露实际浓度测定:
5.2.2 农药混合暴露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混合农药暴露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5.3.2 混合农药暴露的协同增效作用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营养液配方
附录2 浮游生物图谱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的毒死蜱对稻田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价[J]. 肖鹏飞,林晓雅,刘毅华,赵颖,沈坚,徐吉洋,耿翠敏,朱国念.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3)
[2]萼花臂尾轮虫毒性试验的方法学研究[J]. 徐吉洋,张文萍,李少南,郎倩萍. 生态毒理学报. 2015(02)
[3]毒死蜱对我国南方稻区水域中12种淡水鱼的毒性[J]. 赵颖,姚苏梅,刘毅华,肖鹏飞,耿翠敏,朱国念.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6)
[4]毒死蜱对六种淡水节肢动物的毒性与风险评价[J]. 徐吉洋,张文萍,李少南,侯式娟.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3)
[5]浓度加和模型在化学混合物毒性评估中的应用[J]. 刘树深,刘玲,陈浮. 化学学报. 2013(10)
[6]三种常用农药对环棱螺、圆田螺和河蚬的急性毒性研究[J]. 沈坚,赵颖,李少南,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2013(05)
[7]我国区域性水体农药污染现状研究分析[J]. 王未,黄从建,张满成,周庆,李爱民. 环境保护科学. 2013(05)
[8]河流溶解性有机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 杜晓丽,杜晓辉,郑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4)
[9]毒死蜱对南方稻区水域生态效应的室内微宇宙模拟研究[J]. 刘福光,刘毅华,赵颖,沈坚,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2013(02)
[10]三唑酮对大型溞21天慢性毒性效应[J]. 胡方华,宋文华,丁峰,郭晶. 生态毒理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典型农药在稻田及周围水环境中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 付岩.浙江大学 2015
[2]农药残留混合污染联合毒性效应研究[D]. 陈晨.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丁草胺对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D]. 常菊花.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三唑酮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和内分泌—生殖毒性[D]. 刘少颖.浙江大学 2011
[5]三种酰胺类除草剂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早期发育致畸效应及DNA损伤研究[D]. 李贤宾.浙江大学 2010
[6]沉水植物与富营养湖泊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相互作用研究[D]. 谢贻发.暨南大学 2008
[7]以凤眼莲为主体的水生植物对铜污染与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研究[D]. 胡朝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7
[8]大型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D]. 厉恩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2006
[9]太湖大型水生植被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雷泽湘.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毒死蜱对小型组合系统中浮游动物的影响[D]. 徐吉洋.浙江大学 2015
[2]丁草胺、毒死蜱对浮游生物的生态风险研究[D]. 耿翠敏.浙江大学 2015
[3]淡水鱼类对3种农药的敏感性分布(SSDs)初探[D]. 赵颖.浙江大学 2013
[4]三种农药对底栖软体动物的毒性效应和生物富集性研究[D]. 沈坚.浙江大学 2013
[5]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滤食性动物对富营养化淡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研究[D]. 罗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几种除草剂对淡水生物和微观水生生态系分解功能的影响[D]. 董波.扬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3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935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