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育大熊猫放归后对自然环境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3-04-14 20:48
放归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保护工程,放归个体能否适应放归区域环境是放归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与野生动物相比,人工繁育个体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低、环境适应能力差。开展个体放归后对新环境的响应研究,有助于了解放归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进而通过分析总结放归经验和教训,调整、优化将来的放归工作和保护管理策略。本文以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放归的5只人工繁育大熊猫为研究对象,利用GPS项圈监测数据,从活动模式和栖息地利用两方面开展了大熊猫在放归后对自然环境的响应研究。我们比较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大熊猫的日移动距离、活动率和活动强度的差异;考察了大熊猫放归后利用的栖息地的质量是否随时间变化;考察了放归大熊猫与当地野生大熊猫的种内关系;评估了放归大熊猫放归点忠诚度;分析了大熊猫在放归后对环境的行为适应过程;探讨了当前放归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改进大熊猫的野外放归技术和提高放归成功率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大型兽类的放归工作提供借鉴。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放归大熊猫在晴(多云)天活动性更强,其移动距离更长、活动率和活动强度都更高,而长时间降雨(小雨、中大雨)会导致放归个体活动性降低,阴天的活动...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放归的生物学定义
1.2 动物放归进展
1.3 大熊猫放归进展
1.4 放归动物对环境的行为响应
1.4.1 对天气的响应
1.4.2 栖息地利用
第2章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研究区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对象
3.3 数据来源
3.3.1 放归大熊猫
3.3.2 当地野生大熊猫
3.3.3 环境数据
3.4 数据分析
3.4.1 天气对活动模式的影响
3.4.2 栖息地质量评估
3.4.3 放归点差异
3.4.4 栖息地利用
3.4.5 活动位置分布
3.4.6 扩散距离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活动模式
4.2 栖息地质量空间分布
4.3 放归点差异
4.4 栖息地利用
4.5 活动位置分布
4.6 大熊猫扩散距离
第5章 讨论
5.1 对天气的响应
5.2 栖息地选择能力
5.3 种内关系
5.4 放归点忠诚度
5.5 野化培训放归
第6章 总结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90826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放归的生物学定义
1.2 动物放归进展
1.3 大熊猫放归进展
1.4 放归动物对环境的行为响应
1.4.1 对天气的响应
1.4.2 栖息地利用
第2章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研究区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对象
3.3 数据来源
3.3.1 放归大熊猫
3.3.2 当地野生大熊猫
3.3.3 环境数据
3.4 数据分析
3.4.1 天气对活动模式的影响
3.4.2 栖息地质量评估
3.4.3 放归点差异
3.4.4 栖息地利用
3.4.5 活动位置分布
3.4.6 扩散距离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活动模式
4.2 栖息地质量空间分布
4.3 放归点差异
4.4 栖息地利用
4.5 活动位置分布
4.6 大熊猫扩散距离
第5章 讨论
5.1 对天气的响应
5.2 栖息地选择能力
5.3 种内关系
5.4 放归点忠诚度
5.5 野化培训放归
第6章 总结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90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79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