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散尾鬼笔组织分离、ITS序列及抑菌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3:35
本文通过中华散尾鬼笔的基础研究,包括分类地位、分布、毒性等的报道,分析了其在微生物源农药中的应用可行性,对野外采集的中华散尾鬼笔进行ITS序列分析及N-J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了中华散尾鬼笔的分类地位,并且对其进行了组织分离纯化培养;筛选最优培养基并优化培养基的配方,然后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ITS序列分析及N-J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表明:采集到的真菌属于笼头菌科,亲缘关系接近竹荪属真菌,结合传统形态学描述,确定为散尾鬼笔属真菌中华散尾鬼笔。中华散尾鬼笔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中华散尾鬼笔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 20g、蛋白胨 3g、无机盐溶液(KH2PO4 1g、K2HPO4 1g、MgSO4 0.5g、CaCl20.05g、KCl 0.5g、FeSO4 0.0lg、NaN03 0.5g 溶于 1OOOmL 蒸馏水)10mL、琼脂 15g、pH=5;中华散尾鬼笔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0℃;在以上培养条件下,中华散尾鬼笔的净生长量为0.64cm/d。中华散尾鬼笔的抑菌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和培养液的粗提物对供试的三种林木病原菌均有抑菌活性。培养...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型有毒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1.1.1 大型有毒真菌的种类及特性
1.1.2 大型有毒真菌活性物质的应用
1.2 中华散尾鬼笔的研究概况
1.2.1 中华散尾鬼笔的种类及分布
1.2.2 中华散尾鬼笔的生长特性
1.2.3 中华散尾鬼笔的应用
1.3 ITS序列的研究概述
1.3.1 rDNA-ITS序列的基本原理
1.3.2 ITS序列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1.3.3 ITS序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基于ITS的中华散尾鬼笔的分类地位研究
2.1 供试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PCR扩增
2.2.3 凝胶电泳
2.2.4 产物回收
2.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 中华散尾鬼笔采集地概况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传统形态学描述
2.4.2 PCR扩增结果
2.4.3 ITS序列测序结果
2.4.4 ITS序列比对结果
2.4.5 N-J系统发育树
2.5 本章小结
3 中华散尾鬼笔的组织分离与培养
3.1 供试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中华散尾鬼笔的组织分离
3.2.3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基的筛选
3.2.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基的优化
3.2.5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基pH值的优化
3.2.6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温度的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各种培养基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2 中华散尾鬼笔的最适培养基
3.3.3 碳源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4 氮源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5 无机盐离子浓度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6 pH值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7 培养温度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及其液粗提物抑菌活性
4.1 供试材料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4.2.2 中华散尾鬼笔的液体培养
4.2.3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制备
4.2.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的制备
4.2.5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4.2.6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4.2.7 尖孢镰刀菌孢子的悬浮液的制备
4.2.8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2.9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抑菌活性
4.3.2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的抑菌活性
4.3.3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3.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99002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型有毒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1.1.1 大型有毒真菌的种类及特性
1.1.2 大型有毒真菌活性物质的应用
1.2 中华散尾鬼笔的研究概况
1.2.1 中华散尾鬼笔的种类及分布
1.2.2 中华散尾鬼笔的生长特性
1.2.3 中华散尾鬼笔的应用
1.3 ITS序列的研究概述
1.3.1 rDNA-ITS序列的基本原理
1.3.2 ITS序列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1.3.3 ITS序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基于ITS的中华散尾鬼笔的分类地位研究
2.1 供试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PCR扩增
2.2.3 凝胶电泳
2.2.4 产物回收
2.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 中华散尾鬼笔采集地概况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传统形态学描述
2.4.2 PCR扩增结果
2.4.3 ITS序列测序结果
2.4.4 ITS序列比对结果
2.4.5 N-J系统发育树
2.5 本章小结
3 中华散尾鬼笔的组织分离与培养
3.1 供试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中华散尾鬼笔的组织分离
3.2.3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基的筛选
3.2.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基的优化
3.2.5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基pH值的优化
3.2.6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温度的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各种培养基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2 中华散尾鬼笔的最适培养基
3.3.3 碳源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4 氮源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5 无机盐离子浓度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6 pH值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3.7 培养温度对中华散尾鬼笔生长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及其液粗提物抑菌活性
4.1 供试材料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4.2.2 中华散尾鬼笔的液体培养
4.2.3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制备
4.2.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的制备
4.2.5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4.2.6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4.2.7 尖孢镰刀菌孢子的悬浮液的制备
4.2.8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2.9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的抑菌活性
4.3.2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的抑菌活性
4.3.3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3.4 中华散尾鬼笔培养液粗提物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99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7990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