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其生理及行为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07-27 10:17
  舞毒蛾是一种有重大经济危害性的林业害虫,其幼虫的寄主很多,可以取食几百种树木,另外它的生境范围很大,对林业危害严重。传统的化学防治,对环境污染很大,而且容易杀伤舞毒蛾的天敌昆虫;运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来防治舞毒蛾,具有对环境友好、防治效果高效持久,对非靶标生物无害等优点。然而舞毒蛾在被LdNPV侵染以后会出现爬高行为,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用LdNPV感染舞毒蛾三龄幼虫,随后对其体重、取食量、碱性磷酸酶(ALP)的酶活性以及爬高行为进行了观测,取得结果如下:1)体重: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第四天之前,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区别不大;从第四天开始到实验结束,显著降低。2)取食量: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第四天后,处理组相比对照组的取食量受到明显抑制,都显著低于对照组。3)ALP酶活性: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酶活性变化在12小时以前差别不大;12小时和48小时之间,处理组的ALP活性一直下降,对照组的ALP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从48小时到实验结束,处理组的ALP活性变化不大,而对照组的ALP活性开始快速升高。4)爬高:舞毒蛾三龄幼...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舞毒蛾
        1.1.1 舞毒蛾形态特征
        1.1.2 舞毒蛾的发生特点和生活习性
    1.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
        1.2.1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特点
        1.2.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危害特征
    1.3 碱性磷酸酶(ALP)
        1.3.1 碱性磷酸酶的特点
        1.3.2 有关ALP的相关研究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舞毒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国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幼虫孵化和饲养
        2.2.2 选择适龄幼虫并接毒
        2.2.3 数据测定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爬高装置的改进
    3.2 体重
    3.3 取食量
    3.4 酶活性
    3.5 爬高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页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earNPV侵染对棉铃虫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表达水平的影响[J]. 于欢,吕婷婷,李晓峰,王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2]舞毒蛾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李硕.  山东林业科技. 2012(04)
[3]舞毒蛾种群分子系统学初步研究[J]. 周贤,陈岩,杨定,陈乃中.  植物检疫. 2009(04)
[4]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和幼虫发生期测报模型的研究[J]. 王芬.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
[5]合浦珠母贝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J]. 谢莉萍,林静瑜,肖锐,张荣庆.  海洋科学. 2000(10)
[6]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生物测定[J]. 周建华,赵蓉,郭亨孝,黄祖惠,孔玲,曾启湘.  四川林业科技. 1999(03)
[7]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J].   中国林业科学. 1978(03)

博士论文
[1]舞毒蛾PBPs的免疫定位及与配体互作的关键位点[D]. 马菲.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舞毒蛾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D]. 林同.东北林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茉莉酸诱导和NPV处理青杨对舞毒蛾消化酶和PO活性的影响[D]. 代新菊.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2]僵蚕醇提物对棉铃虫的毒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张瑞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LdNPV-Bt复配及LdNPV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和致病基因研究[D]. 陈立坤.东北林业大学 2013
[4]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毒理作用的生化与分子机制[D]. 钟华.东北林业大学 2013
[5]食品果实中不同地理种群舞毒蛾分子鉴定研究[D]. 林瑶.上海海洋大学 2013
[6]亚洲型舞毒蛾滞育和寄主取食选择适合度研究[D]. 魏靖.北京林业大学 2012
[7]Cry1Ac 抗性棉铃虫碱性磷酸酯酶基因表达及多肽增效作用的研究[D]. 陈文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8]对舞毒蛾高毒力的Bt杀虫蛋白分析及LdMNPV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陶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9]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唾液酶系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 彭露.西南大学 2010
[10]γ射线辐照舞毒蛾虫卵的DNA片段损伤研究[D]. 李花顺.东北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5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05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