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区域变化规律
发布时间:2021-09-24 14:55
为揭示广西油茶林植物多样性的区域变化规律,以广西7个区域具代表性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油茶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油茶林林下植被灌草层科数、属数、种数最多的是三江县油茶林(SJ)、较少的是巴马县油茶林(BM)和来宾市油茶林(LB);除巴马县油茶林(BM)灌木层优势种为共有种,其他区域油茶林的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均为交叉种。(2)多样性指数方面灌木层仅Margalef指数差异显著,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3)通过回归分析,纬度与灌木层(单一种数量)、草本层(科数、属数、种数、单一种数量)以及总数量(属数、种数)、年均温度与草本层(科数、属数、种数、单一种数量)、有效积温与草本层(属数、种数、单一种数量)、年均降雨量与灌木层单一种数量之间的趋势模拟呈二次曲线关系。(4)不同区域油茶林物种相似性不高,通过相似系数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三江县油茶林(SJ)、贺州市八步区油茶林(HZ)、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油茶林(CX)、南宁市油茶林(NN)为一类,凤山县油...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区域油茶林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
通过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CCA排序可知(图3),无论是灌木层还是草本层各因子解释贡献率比例较大的均为坡度、林龄和海拔,其次是株高、经纬度、冠幅和郁闭度。油茶林林下植被的丰富度(物种数量)与水热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表4),灌木层的单一种数量随年均降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草本层物种的科数、属数、种数和单一种的数量随年均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增加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5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相似系数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plantations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灌木层 SJ 1 0.51 0.62 0.32 0.40 0.56 0.49 Shrub layer FS 1 0.48 0.27 0.48 0.41 0.31 HZ 1 0.28 0.34 0.53 0.51 BM 1 0.36 0.25 0.16 LB 1 0.29 0.22 CX 1 0.46 NN 1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草本层 SJ 1 0.39 0.53 0.36 0.30 0.48 0.47 Herb layer FS 1 0.38 0.41 0.36 0.36 0.33 HZ 1 0.39 0.33 0.63 0.59 BM 1 0.38 0.39 0.35 LB 1 0.38 0.31 CX 1 0.55 NN 1 从聚类分析情况看(图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即SJ、HZ、CX、NN为一类,FS、BM、LB为一类
表5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相似系数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plantations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灌木层 SJ 1 0.51 0.62 0.32 0.40 0.56 0.49 Shrub layer FS 1 0.48 0.27 0.48 0.41 0.31 HZ 1 0.28 0.34 0.53 0.51 BM 1 0.36 0.25 0.16 LB 1 0.29 0.22 CX 1 0.46 NN 1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草本层 SJ 1 0.39 0.53 0.36 0.30 0.48 0.47 Herb layer FS 1 0.38 0.41 0.36 0.36 0.33 HZ 1 0.39 0.33 0.63 0.59 BM 1 0.38 0.39 0.35 LB 1 0.38 0.31 CX 1 0.55 NN 1 从聚类分析情况看(图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即SJ、HZ、CX、NN为一类,FS、BM、LB为一类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行山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与地理格局——基于植物群落清查数据[J]. 张殷波,孟庆欣,秦浩,唐志尧,张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2]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及机制[J]. 徐翔,张化永,谢婷,孙青青,田永兰. 生物多样性. 2018(07)
[3]油茶种仁成熟过程油脂合成代谢的转录组分析[J]. 吕晓杰,潘德灼,李健,陈世品,陈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8(02)
[4]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 常明山,邓艳,廖旺姣,苏全,方小玉,吴耀军. 林业科学研究. 2018(02)
[5]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J]. 李敏敏,魏天兴,李信良,葛海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02)
[6]砒砂岩区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沙棘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环境解释[J]. 杨振奇,秦富仓,张晓娜,李晓琴,牛晓乐,刘力川. 生态学报. 2018(14)
[7]不同品质油茶籽压榨制油工艺的对比研究[J]. 郭少海,杜孟浩,罗凡,王亚萍,费学谦. 中国油脂. 2018(03)
[8]中国人工林经营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追求木材产量的单一目标经营转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多目标经营[J]. 刘世荣,杨予静,王晖. 生态学报. 2018(01)
[9]地理距离、海拔和气候差异对独龙江流域维管植物群落物种空间相异性的影响[J]. 蒙洋,邱月,张亮,王翠玲,臧振华,张学耀,申国珍,闫彩凤,陈全胜. 生物多样性. 2017(12)
[10]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J]. 夏莹莹,江泽鹏,刘凯,侯立英,毛子军. 植物研究. 2017(06)
硕士论文
[1]云南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 黄先寒.海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07954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区域油茶林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
通过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CCA排序可知(图3),无论是灌木层还是草本层各因子解释贡献率比例较大的均为坡度、林龄和海拔,其次是株高、经纬度、冠幅和郁闭度。油茶林林下植被的丰富度(物种数量)与水热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表4),灌木层的单一种数量随年均降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草本层物种的科数、属数、种数和单一种的数量随年均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增加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5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相似系数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plantations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灌木层 SJ 1 0.51 0.62 0.32 0.40 0.56 0.49 Shrub layer FS 1 0.48 0.27 0.48 0.41 0.31 HZ 1 0.28 0.34 0.53 0.51 BM 1 0.36 0.25 0.16 LB 1 0.29 0.22 CX 1 0.46 NN 1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草本层 SJ 1 0.39 0.53 0.36 0.30 0.48 0.47 Herb layer FS 1 0.38 0.41 0.36 0.36 0.33 HZ 1 0.39 0.33 0.63 0.59 BM 1 0.38 0.39 0.35 LB 1 0.38 0.31 CX 1 0.55 NN 1 从聚类分析情况看(图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即SJ、HZ、CX、NN为一类,FS、BM、LB为一类
表5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相似系数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plantations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灌木层 SJ 1 0.51 0.62 0.32 0.40 0.56 0.49 Shrub layer FS 1 0.48 0.27 0.48 0.41 0.31 HZ 1 0.28 0.34 0.53 0.51 BM 1 0.36 0.25 0.16 LB 1 0.29 0.22 CX 1 0.46 NN 1 编号No. SJ FS HZ BM LB CX NN 草本层 SJ 1 0.39 0.53 0.36 0.30 0.48 0.47 Herb layer FS 1 0.38 0.41 0.36 0.36 0.33 HZ 1 0.39 0.33 0.63 0.59 BM 1 0.38 0.39 0.35 LB 1 0.38 0.31 CX 1 0.55 NN 1 从聚类分析情况看(图2),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即SJ、HZ、CX、NN为一类,FS、BM、LB为一类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行山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与地理格局——基于植物群落清查数据[J]. 张殷波,孟庆欣,秦浩,唐志尧,张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2]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及机制[J]. 徐翔,张化永,谢婷,孙青青,田永兰. 生物多样性. 2018(07)
[3]油茶种仁成熟过程油脂合成代谢的转录组分析[J]. 吕晓杰,潘德灼,李健,陈世品,陈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8(02)
[4]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 常明山,邓艳,廖旺姣,苏全,方小玉,吴耀军. 林业科学研究. 2018(02)
[5]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J]. 李敏敏,魏天兴,李信良,葛海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02)
[6]砒砂岩区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沙棘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环境解释[J]. 杨振奇,秦富仓,张晓娜,李晓琴,牛晓乐,刘力川. 生态学报. 2018(14)
[7]不同品质油茶籽压榨制油工艺的对比研究[J]. 郭少海,杜孟浩,罗凡,王亚萍,费学谦. 中国油脂. 2018(03)
[8]中国人工林经营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追求木材产量的单一目标经营转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多目标经营[J]. 刘世荣,杨予静,王晖. 生态学报. 2018(01)
[9]地理距离、海拔和气候差异对独龙江流域维管植物群落物种空间相异性的影响[J]. 蒙洋,邱月,张亮,王翠玲,臧振华,张学耀,申国珍,闫彩凤,陈全胜. 生物多样性. 2017(12)
[10]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J]. 夏莹莹,江泽鹏,刘凯,侯立英,毛子军. 植物研究. 2017(06)
硕士论文
[1]云南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 黄先寒.海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07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0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