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丛枝菌根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生长特性及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08 22:34
  本研究通过分析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Pb胁迫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营养吸收、抗氧化能力、根际土壤以及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从AM真菌对刺槐生长特性和根系分泌有机酸方面揭示其提高刺槐耐铅性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生长和根际土壤的影响接种AM真菌的刺槐根系形成了清晰的丛枝泡囊结构,菌根侵染率大于97.00%,显著提高了刺槐茎部和叶部生物量,降低了Pb胁迫下根部生物量和根系平均直径。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的刺槐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显著提高。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Pb胁迫下刺槐根际土壤p H,显著降低离子交换态Pb含量。2.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营养吸收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Pb胁迫下刺槐根部和叶部的总Pb含量,显著降低了茎部的总Pb含量。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刺槐根茎叶各部分的P元素含量,对刺槐根茎叶各部分POD活性无显著影响;刺槐茎部以及非Pb胁迫下根部SOD活性显著增强,而Pb胁迫下根...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
    1.2 AM真菌提高植物耐Pb性机制概述
        1.2.1 重金属胁迫下AM真菌对植物生长和根系形态的研究
        1.2.2 重金属胁迫下AM真菌对植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1.2.3 重金属胁迫下AM真菌对土壤因子的研究
        1.2.4 重金属胁迫下AM真菌对根系分泌物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生长和根际土壤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生物量测定
        2.2.4 菌根侵染率测定
        2.2.5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2.2.6 根系生长形态分析
        2.2.7 根际土壤pH测定
        2.2.8 根际土壤不同形态Pb元素含量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生物量和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2.4.2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4.3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根系生长形态的影响
        2.4.4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根际土壤p H的影响
        2.4.5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根际土壤中不同形态Pb元素含量的影响
    2.5 讨论
第三章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营养吸收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叶片、茎部和根系Pb、N、P、K元素含量测定
        3.2.4 叶片、茎部和根系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测定
            3.2.4.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3.2.4.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3.2.4.3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营养吸收的影响
            3.4.1.1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体内Pb含量的影响
            3.4.1.2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体内N元素含量的影响
            3.4.1.3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体内P元素含量的影响
            3.4.1.4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体内K元素含量的影响
        3.4.2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2.1 AM真菌对刺槐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4.2.2 AM真菌对刺槐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4.2.3 AM真菌对刺槐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4.2.4 AM真菌对刺槐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
    3.5 讨论
        3.5.1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营养吸收的影响
        3.5.2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AM真菌对Pb胁迫下刺槐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4.2.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槐根系分泌有机酸条件
            4.2.4.1 有机酸标准品储备液的配制
            4.2.4.2 色谱条件的确定
        4.2.5 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测定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槐根系分泌有机酸条件
        4.4.2 AM真菌对Pb胁迫下对刺槐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测定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24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4024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