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丹参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一体化研究
【图文】:
将丹参育苗地的垄每隔一条便踩平,以便于水带的放置与固定。每隔一垄铺邻两畦都能共用一条水带。所用水带为白色塑料水带,宽 0.08m,质地结实呈重复螺旋排列的 7 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再洒在两侧的育苗地里,造成如有利于出苗。(见附图 2)水带所喷出的水能完全覆盖左右两畦育苗地,需要事先在地头挖一个 35m2将水抽到水带里。每个抽水泵对应一个水带,0.75h 后换下一个水带,即每畦浇完所有的约 33 亩苗圃地(100 畦)用了 60h。地气候干燥,天气炎热,因而每天都要对苗圃地进行浇水,保证土壤湿润,可以将时间缩减为每畦 0.25h。6 天后,丹参种子开始出苗,长出两片子叶。12 天后长出第一对真叶,16 天的情况以及往年育苗的经验,每亩地约成活 40 万棵苗。按照每亩移栽 80选,,一亩苗圃地可移栽 20 亩大田。如果按照每棵苗 0.04 元的价格,每亩丹000 元。本如 1 图所示:
大田的工作分为三步:起垄、挖苗、栽种。份或者第二年的 4 月份就可以将丹参苗移栽到大田。在移栽前需要先整肥 120kg,所用肥料同样是根苗壮复合肥料。墒,促进丹参根的生长,选择了起垄种植的方式。起垄所用机械由基地面、垄高、垄底等参数与当地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的技术员一起制造出要部件有旋耕刀、起垄刀以及最后的辊筒。旋耕刀将土切碎,后边的推土,经过一个成型器将垄做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起垄模式图如图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33.75;F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建农;;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10年06期
2 李安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推进农机农艺融合[J];农机科技推广;2012年08期
3 ;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在芜启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3年02期
4 夏世祥;实行农机农艺结合 夺取小麦高产丰收[J];安徽农业;1998年09期
5 肖文娜;李庭奇;赵丽;;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1期
6 寿月仙;;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推进农机化快速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年12期
7 秦贵;;农机农艺融合问题[J];农业工程;2013年S2期
8 杨立国;熊波;李小龙;;北京农机农艺融合的对策措施[J];农业工程;2013年S2期
9 ;我国应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年09期
10 崔宏磊;邓丽娟;;论对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永建;;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实现农机农艺融合[A];2013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3年
2 姜心禄;池忠志;李旭毅;郑家国;;丘陵山地农机农艺结合的技术需求[A];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孔繁琴;;旱灾带来的思考[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4 胡伟;;关于建立机械化农艺学的思考[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铮;农机农艺融合力促玉米生产[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1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王澎;机制·模式·平台:千方百计促农机农艺融合[N];农民日报;2012年
3 李然 刘洋;国家水稻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在安徽启动[N];农民日报;2013年
4 记者 何苗 通讯员 张园;农机农艺融合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何苗;融合平台初步建立 期待农机农艺深度融合[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向婧;农机农艺不配套 机械化水平难提高[N];重庆日报;2013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机农艺八配套 科学播种六融合[N];农民日报;2014年
8 记者 孙红梅 通讯员 王国占;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腾飞;突破农机化薄弱环节 期待农机农艺联手攻坚[N];农民日报;2011年
10 ;专家首次聚会研讨农机农艺融合[N];农民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建强;农机农艺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推进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莹莹;豫西丹参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一体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5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5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