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4:55
随着国内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水平的迅速发展以及禁止焚烧秸秆的相关政策法规公布实施,使得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凭借着对玉米果穗和秸秆的一次性收获成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现有玉米联合收割机中粉碎装置存在的动力消耗大、捡拾率低的问题,对粉碎装置进行设计,并通过降低转速来解决动力消耗大的问题;以秸秆粉碎装置的转速和刀片结构形式为研究对象,设计与研制了玉米秸秆粉碎装置,并进行了田间试验,基于玉米秸秆压成方捆对秸秆粉碎条件要求,通过优化刀片结构参数与刀辊转速解决捡拾率低和动力消耗大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粉碎装置的三维实体设计,建立粉碎刀辊、刀片、壳体与总体装配的三维实体模型,粉碎刀辊由刀辊、刀座和刀片组成;刀片的设计包括四种选型刀片的设计;壳体由两侧端板和曲面罩板组成。其中端板与曲面罩板的设计兼顾了粉碎后秸秆的输送部件工作要求而进行整体设计。(2)粉碎装置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4种刀片形式建立的模型进行应力分析,得到4种模型的等效应力、位移及安全系数分布云图,分析结果证明了刀片的设计满足刚度、强度及安全条件的要求;利用...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外先进玉米联合收割机机型
(b)4YZB-4(560)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图 1.2 我国各阶段的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 corn harvester with panicle and stem harvesting at 米联合收割机也逐步向籽粒直收方向发展,自动化部件与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联合收割机械相比研究现状获领域中,秸秆粉碎装置是秸秆还田机和玉米联合满足不同类别秸秆粉碎的机具,通过对机具内部粉碎小麦等不同作物的秸秆实现粉碎还田。目前国内秸、锤爪式和动定刀组合式三种,其中秸秆还田机主主要为动定刀组合式,尤其是青(黄)贮型玉米联生产的东方红 1JH-165Q 秸秆粉碎还田机,配套动力min,每小时生产率可达到 0.23-0.63hm2/h。
玉米联合收割机主要为动定刀组合式,尤其是青(黄)贮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如图1.3 所示是中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 1JH-165Q 秸秆粉碎还田机,配套动力 44.2-51.5KW,粉碎刀辊转速 2300r/min,每小时生产率可达到 0.23-0.63hm2/h。图 1.3 东方红 1JH-165Q 秸秆粉碎还田机Fig.1.3 Dongfanghong 1JH-165Q straw grinding and returning machine国内部分学者针对粉碎装置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河南科技大学的耿令新[15],师清翔等人,以定刀种类、动刀种类、动定刀间隙、壳体包角、转速为试验因素,将粉碎功耗与粉碎合格率作为试验指标,得到当动定刀间隙 20mm、壳体包角 120°,刀辊转速 1600r/min时,装置功耗较低,粉碎合格率也相对较高。同济大学的倪长安[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J]. 徐伯翰,吴瑕,王景立. 农业与技术. 2018(23)
[2]基于ANSYS的高速轴齿轮结构有限元静应力及模态分析[J]. 姚宏,彭亚黎,刘祖国,张道恒.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8(06)
[3]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 王虹,田春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05)
[4]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电动小车测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黄俊. 电子设计工程. 2018(04)
[5]我国秸秆利用技术及秸秆粉碎设备的研究进展[J]. 李浩,沈卫强,班婷.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01)
[6]不同刀片形式对反转旋耕机作业性能的影响[J]. 朱继平,陈伟,袁栋,丁艳,夏敏,姚克恒.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1)
[7]玉米秸秆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研究[J]. 符少华,王文,张培,陈京华,游潇. 南方农机. 2017(20)
[8]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J]. 石祖梁,贾涛,王亚静,王久臣,孙仁华,王飞,李想,毕于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9)
[9]自走式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优化设计[J]. 刘成强,徐海港,王建强. 农业工程. 2017(05)
[10]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粉碎刀的设计[J]. 陈丹阳,马跃进,郝建军,赵建国,杨欣,李建昌,闫棠. 农机化研究. 2018(05)
硕士论文
[1]秸秆打捆机捡拾粉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孙永利.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秸秆打捆机捡拾机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 王佳旭.吉林大学 2018
[3]玉米摘穗秸秆饲草化打捆联合作业机传输装置的研究[D]. 李志利.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一种新型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研制与试验[D]. 杜朝伟.昆明理工大学 2016
[5]圆捆秸秆打捆机工作参数的试验研究[D]. 操子夫.吉林农业大学 2016
[6]秸秆打捆机粉碎部件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赵婉宁.吉林农业大学 2016
[7]玉米秸秆收集打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 王俊棋.吉林农业大学 2016
[8]9YG-2.0型圆捆打捆机捡拾粉碎装置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D]. 蒲永锋.吉林大学 2015
[9]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切碎回收装置设计与研究[D]. 赵学林.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4
[10]玉米茎秆及其打捆力学特性研究[D]. 杨廷文.山东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78353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外先进玉米联合收割机机型
(b)4YZB-4(560)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图 1.2 我国各阶段的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 corn harvester with panicle and stem harvesting at 米联合收割机也逐步向籽粒直收方向发展,自动化部件与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联合收割机械相比研究现状获领域中,秸秆粉碎装置是秸秆还田机和玉米联合满足不同类别秸秆粉碎的机具,通过对机具内部粉碎小麦等不同作物的秸秆实现粉碎还田。目前国内秸、锤爪式和动定刀组合式三种,其中秸秆还田机主主要为动定刀组合式,尤其是青(黄)贮型玉米联生产的东方红 1JH-165Q 秸秆粉碎还田机,配套动力min,每小时生产率可达到 0.23-0.63hm2/h。
玉米联合收割机主要为动定刀组合式,尤其是青(黄)贮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如图1.3 所示是中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 1JH-165Q 秸秆粉碎还田机,配套动力 44.2-51.5KW,粉碎刀辊转速 2300r/min,每小时生产率可达到 0.23-0.63hm2/h。图 1.3 东方红 1JH-165Q 秸秆粉碎还田机Fig.1.3 Dongfanghong 1JH-165Q straw grinding and returning machine国内部分学者针对粉碎装置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河南科技大学的耿令新[15],师清翔等人,以定刀种类、动刀种类、动定刀间隙、壳体包角、转速为试验因素,将粉碎功耗与粉碎合格率作为试验指标,得到当动定刀间隙 20mm、壳体包角 120°,刀辊转速 1600r/min时,装置功耗较低,粉碎合格率也相对较高。同济大学的倪长安[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J]. 徐伯翰,吴瑕,王景立. 农业与技术. 2018(23)
[2]基于ANSYS的高速轴齿轮结构有限元静应力及模态分析[J]. 姚宏,彭亚黎,刘祖国,张道恒.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8(06)
[3]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 王虹,田春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05)
[4]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电动小车测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黄俊. 电子设计工程. 2018(04)
[5]我国秸秆利用技术及秸秆粉碎设备的研究进展[J]. 李浩,沈卫强,班婷.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01)
[6]不同刀片形式对反转旋耕机作业性能的影响[J]. 朱继平,陈伟,袁栋,丁艳,夏敏,姚克恒.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1)
[7]玉米秸秆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研究[J]. 符少华,王文,张培,陈京华,游潇. 南方农机. 2017(20)
[8]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J]. 石祖梁,贾涛,王亚静,王久臣,孙仁华,王飞,李想,毕于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9)
[9]自走式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优化设计[J]. 刘成强,徐海港,王建强. 农业工程. 2017(05)
[10]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粉碎刀的设计[J]. 陈丹阳,马跃进,郝建军,赵建国,杨欣,李建昌,闫棠. 农机化研究. 2018(05)
硕士论文
[1]秸秆打捆机捡拾粉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孙永利.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秸秆打捆机捡拾机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 王佳旭.吉林大学 2018
[3]玉米摘穗秸秆饲草化打捆联合作业机传输装置的研究[D]. 李志利.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一种新型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研制与试验[D]. 杜朝伟.昆明理工大学 2016
[5]圆捆秸秆打捆机工作参数的试验研究[D]. 操子夫.吉林农业大学 2016
[6]秸秆打捆机粉碎部件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赵婉宁.吉林农业大学 2016
[7]玉米秸秆收集打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 王俊棋.吉林农业大学 2016
[8]9YG-2.0型圆捆打捆机捡拾粉碎装置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D]. 蒲永锋.吉林大学 2015
[9]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切碎回收装置设计与研究[D]. 赵学林.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4
[10]玉米茎秆及其打捆力学特性研究[D]. 杨廷文.山东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78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37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