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19 09:47
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和传统设施农业生产中因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养分利用率低下,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面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质增效的需求,以提高水肥利用率为目标,本研究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溉施肥处理。试验于2018年6月至10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国家科技示范园内进行田间试验,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灌水设2个灌水水平,分别为W1(灌水下限为75%田间持水量,灌水上限为90%田间持水量)、W2(灌水下限为60%田间持水量,灌水上限为80%田间持水量)。每个灌水处理设置高氮、中氮、低氮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N1(270kg/hm2)、N2(180kg/hm2)、N3(90kg/hm2)。研究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生长、植株氮素吸收、土壤氮素分布、耗水特征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期探究最佳水氮处理,为实现增产、水肥高效利用及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p<0.05)。夏玉米株高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W1灌水...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下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图 3 不同灌水施肥处理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leaf area index of summer maize图 3 显示,夏玉米在生长初期叶面积指数较小且无明显差异。拔节期,夏指数明显低于抽雄期和灌浆期,当灌水水平相同,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时呈增加,最大为 T3 处理(2.85)2.85,最小为 T6 处理(1.62),施肥量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大喇叭口期,T1、T2、T5、T6 指数比拔节期分别增加 141.7%、118.9%、107.4%、101.2%,说明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和施肥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各处理增加量依次减小 处理在拔节期水分缺失严重,导致玉米生育期滞后;大喇叭口期 T3、T积指数比拔节期分别增加 47.0%、51.3%,说明施肥水平过大抑制玉米植;抽雄期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达到顶峰,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最大为 T3 ,最小为 T6 处理(4.42),灌水与施肥以及灌水施肥的交互作用对抽雄面积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5);灌浆期夏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减小,最
表 4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下对夏玉米株高的 F 值检验Table 4 F-value test of plant height of summer maize under different fertigation treatments 值检验ificant levelF value)拔节期Jointing stage大喇叭口期Big-bell stage抽雄期Tattoo stage灌浆期Grainfilling stage成熟期Maturity灌水量rrigation2.10 55.43** 19.86** 11.88** 2.96施肥量rtilization5.98* 75.16** 9.86** 21.55** 10.79**量×施肥量ion×Fertilization10.00** 63.83** 22.98** 89.37** 14.35**.4 夏玉米干物质量对微喷灌施肥的响应夏玉米的干物质总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加,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干物质量量明显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玉米总干物质量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营养器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生殖器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比例增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对河北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崔吉晓,檀海斌,吴佳迪,刘占卯,隋鹏,闫鹏,沈亚文,陈源泉. 玉米科学. 2017(03)
[2]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田耗水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赵连佳,薛丽华,孙乾坤,章建新.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8)
[3]适宜微喷灌灌水频率及氮肥量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J]. 张英华,张琪,徐学欣,李金鹏,王彬,周顺利,刘立均,王志敏.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5)
[4]不同水氮水平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效应[J]. 宋明丹,李正鹏,冯浩.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2)
[5]不同灌溉处理对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戴忠民,李妍,张红,王丽燕,张秀玲,李勇,王振林. 麦类作物学报. 2015(12)
[6]施氮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硝态氮、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唐文雪,马忠明,王景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6)
[7]水氮运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生产效率的影响[J]. 马伯威,王红光,李东晓,李瑞奇,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8)
[8]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7)
[9]水氮耦合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李孟洁,李红兵,王林林,陈晓丽,李雨霖,邓西平. 西北农业学报. 2015(06)
[10]不同灌溉方式下水氮耦合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孙建权,王书玉,刘贺梅,殷春渊,胡秀明,王和乐. 种业导刊. 2015(06)
硕士论文
[1]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供氮特征、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李秋霞.河南农业大学 2014
[2]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D]. 徐学欣.山东农业大学 2013
[3]低压喷灌对冬小麦节水省肥及增产效应研究[D]. 王科.河南农业大学 2013
[4]膜下滴灌玉米的需水规律及其产量效应研究[D]. 谢夏玲.甘肃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1384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下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图 3 不同灌水施肥处理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leaf area index of summer maize图 3 显示,夏玉米在生长初期叶面积指数较小且无明显差异。拔节期,夏指数明显低于抽雄期和灌浆期,当灌水水平相同,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时呈增加,最大为 T3 处理(2.85)2.85,最小为 T6 处理(1.62),施肥量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大喇叭口期,T1、T2、T5、T6 指数比拔节期分别增加 141.7%、118.9%、107.4%、101.2%,说明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和施肥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各处理增加量依次减小 处理在拔节期水分缺失严重,导致玉米生育期滞后;大喇叭口期 T3、T积指数比拔节期分别增加 47.0%、51.3%,说明施肥水平过大抑制玉米植;抽雄期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达到顶峰,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最大为 T3 ,最小为 T6 处理(4.42),灌水与施肥以及灌水施肥的交互作用对抽雄面积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5);灌浆期夏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减小,最
表 4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下对夏玉米株高的 F 值检验Table 4 F-value test of plant height of summer maize under different fertigation treatments 值检验ificant levelF value)拔节期Jointing stage大喇叭口期Big-bell stage抽雄期Tattoo stage灌浆期Grainfilling stage成熟期Maturity灌水量rrigation2.10 55.43** 19.86** 11.88** 2.96施肥量rtilization5.98* 75.16** 9.86** 21.55** 10.79**量×施肥量ion×Fertilization10.00** 63.83** 22.98** 89.37** 14.35**.4 夏玉米干物质量对微喷灌施肥的响应夏玉米的干物质总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增加,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干物质量量明显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玉米总干物质量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营养器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生殖器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比例增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对河北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崔吉晓,檀海斌,吴佳迪,刘占卯,隋鹏,闫鹏,沈亚文,陈源泉. 玉米科学. 2017(03)
[2]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田耗水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赵连佳,薛丽华,孙乾坤,章建新.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8)
[3]适宜微喷灌灌水频率及氮肥量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J]. 张英华,张琪,徐学欣,李金鹏,王彬,周顺利,刘立均,王志敏.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5)
[4]不同水氮水平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效应[J]. 宋明丹,李正鹏,冯浩.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2)
[5]不同灌溉处理对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戴忠民,李妍,张红,王丽燕,张秀玲,李勇,王振林. 麦类作物学报. 2015(12)
[6]施氮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硝态氮、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唐文雪,马忠明,王景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6)
[7]水氮运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生产效率的影响[J]. 马伯威,王红光,李东晓,李瑞奇,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8)
[8]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7)
[9]水氮耦合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李孟洁,李红兵,王林林,陈晓丽,李雨霖,邓西平. 西北农业学报. 2015(06)
[10]不同灌溉方式下水氮耦合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孙建权,王书玉,刘贺梅,殷春渊,胡秀明,王和乐. 种业导刊. 2015(06)
硕士论文
[1]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供氮特征、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李秋霞.河南农业大学 2014
[2]微喷带灌溉对土壤水分布与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D]. 徐学欣.山东农业大学 2013
[3]低压喷灌对冬小麦节水省肥及增产效应研究[D]. 王科.河南农业大学 2013
[4]膜下滴灌玉米的需水规律及其产量效应研究[D]. 谢夏玲.甘肃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1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40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