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灌区古灌渠河床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16:40
渗透系数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其大小具有空间效应。通过竖管法(单管法)、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法(双管法)测定了银川平原青铜峡市灌区汉延、惠农两条古灌渠18个试验点位的渗透系数,每个试验点进行了3组试验,共得到54组试验数据,另采取了16组原状土样进行颗粒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2条灌渠的渗透系数在0.1~1.1 m·d-1之间变化,渗透系数值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变异系数大小为0.441,属于中等程度变异;汉延渠河床渗透系数平均值比惠农渠稍大,但变异程度较惠农渠略小。且从上游至下游,河床渗透系数值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颗粒直径是造成本研究区河段渗透系数变异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河床渗透系数的大小不仅仅受颗粒直径的影响,河床生物扰动、水化学特征变化等也可能会造成河床渗透系数发生明显变化。
【文章来源】:水文.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试验点位置图
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双管法)(专利号CN201420867620.0)[12]是由长安大学王周锋、李俊亭等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发明的一种实用新型专利。双管法解决了传统竖管试验由于注水时无法判定入渗是在饱和状态下还是在非饱和状态下进行,和在一个直立的管中不可能同时测定管中的下降速率与下渗的水力梯度的问题。其试验原理同竖管法类似,不同的是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是由2根相连的管子组成:一根较粗的主管和一根较细的副管,主管记录的水头变化可以用来计算下降速率,副管记录的水头变化用来计算下渗时的水力梯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图3 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双管法)示意图
图2 竖管法(单管法)试验示意图式中:Kv为垂向渗透系数(m·d-1);v为主管的水位下降速度(m·d-1);J为任意时刻t的水力梯度;H为主管中的水头高度(m);h为副管中的水头高度(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床垂向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三维分析[J]. 介飞龙,李升. 人民黄河. 2018(04)
[2]武汉地区某基坑二元结构地层渗透系数反演[J]. 高旭,晏鄂川,尹晓萌,郭建波.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3)
[3]渭河陕西段河床渗透系数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研究[J]. 张波,宋进喜,曹明明,蒋卫威,王元元,张军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6)
[4]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以滦河下游为例[J]. 赵佳莉,王文科,王周锋,王晓曦,谢海澜,王小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4(03)
[5]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埃尔克霍恩河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深度变化特征[J]. 宋进喜,CHEN XunHong,CHENG Cheng,WANG DeMing,王文科. 科学通报. 2009(24)
[6]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J]. 施小清,吴吉春,袁永生. 水科学进展. 2005(02)
[7]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普拉特河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的现场测定[J]. 束龙仓. 水科学进展. 2002(05)
本文编号:3428756
【文章来源】:水文.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试验点位置图
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双管法)(专利号CN201420867620.0)[12]是由长安大学王周锋、李俊亭等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发明的一种实用新型专利。双管法解决了传统竖管试验由于注水时无法判定入渗是在饱和状态下还是在非饱和状态下进行,和在一个直立的管中不可能同时测定管中的下降速率与下渗的水力梯度的问题。其试验原理同竖管法类似,不同的是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是由2根相连的管子组成:一根较粗的主管和一根较细的副管,主管记录的水头变化可以用来计算下降速率,副管记录的水头变化用来计算下渗时的水力梯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图3 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双管法)示意图
图2 竖管法(单管法)试验示意图式中:Kv为垂向渗透系数(m·d-1);v为主管的水位下降速度(m·d-1);J为任意时刻t的水力梯度;H为主管中的水头高度(m);h为副管中的水头高度(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床垂向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三维分析[J]. 介飞龙,李升. 人民黄河. 2018(04)
[2]武汉地区某基坑二元结构地层渗透系数反演[J]. 高旭,晏鄂川,尹晓萌,郭建波.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3)
[3]渭河陕西段河床渗透系数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研究[J]. 张波,宋进喜,曹明明,蒋卫威,王元元,张军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6)
[4]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以滦河下游为例[J]. 赵佳莉,王文科,王周锋,王晓曦,谢海澜,王小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4(03)
[5]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埃尔克霍恩河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深度变化特征[J]. 宋进喜,CHEN XunHong,CHENG Cheng,WANG DeMing,王文科. 科学通报. 2009(24)
[6]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J]. 施小清,吴吉春,袁永生. 水科学进展. 2005(02)
[7]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普拉特河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的现场测定[J]. 束龙仓. 水科学进展. 2002(05)
本文编号:3428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42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