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力拖拉机组合式变速器动力换挡控制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22:56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大马力拖拉机组合式变速器,该拖拉机自动变速过程可分为双离合器同时参与作动的动力换挡过程和四离合器同时参与作动的动力换挡过程。本文针对双离合器和四离合器的动力换挡作动顺序建立合理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动力换挡控制,确保拖拉机作业过程动力不中断,具体如下:(1)针对双离合器参与作动的动力换挡过程,控制换挡过程仅一个离合器存在滑摩,考虑避免产生换挡功率循环,提出了基于转矩交接阶段和转速交接阶段的动力换挡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功率流循环,实现拖拉机动力不中断换挡,适应阻力变化;基于不同阶段的换挡特性,建立双离合器参与作动的动力换挡仿真模型。(2)针对动力换挡控制的多目标、多参数优化问题,基于极小值最优控制理论,进行双离合参与作动的动力换挡过程的换挡品质的最优控制,确定离合器终端油压的最优解,可有效减小动力换挡过程中的输出转矩波动,减少滑摩功,改善换挡冲击度。(3)针对四离合器参与作动的动力换挡过程,以中间挡到高挡的动力升挡过程为例,分析不同的动力换挡作动方案。初步确定“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两种换挡方案,分别建立“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动力换挡模型;通过仿真对比,考虑两种不同...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组合式变速器实体图
图 2. 7 机械有级变速器传动路线图echanical variable speed module transmission d要用于实现对拖拉机不同作业种类速度挡要求不高的车辆,如 115 码力以下的车辆上。该模块采用同步器换挡,由主轮组成。机械有级变速模块各挡位传动表 2. 4 机械有级变速器传动比ransmission ratio of mechanical variable speed m2 挡 3 挡 4 挡 2.192 1.367 0.907 式变速器通过串联组合式的传动结构,器与发动机转速的合理分配,具有大传点可知,不同种类的作业具有严格明确
第二章 大马力拖拉机组合式变速器结构与建模拉机建模模型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得柴油机的实测试验数据[47][48],利用 Tool 拟合工具箱将离散的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插值拟合,可发动机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表达式:2 23 2 5 2 7 3.4 25.33 1.426 0.3823 0.005526 0.00040694 0.000332 2.02 10 3.931 10e e ee e en n nn n n 为发动机输出转矩;a 为发动机油门开度;en为发动机转2-1)建立柴油发动机转矩特性图,如图 2.8 所示。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机/拖拉机市场的现状分析[J]. 辛歌庄,严俊峰,羊树刚,陈修鯤.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9(01)
[2]我国农业拖拉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尹守柏. 南方农机. 2018(15)
[3]农机推广的现状与措施[J]. 徐金堂.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02)
[4]近期国外拖拉机的技术发展新动向[J]. 吴清分.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7(01)
[5]147~221kW国外拖拉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 王兴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6(05)
[6]拖拉机动力换档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硬件设计[J]. 王伟,周志立,赵剡水,徐立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6)
[7]国外农机化发展历程及拖拉机发展现状[J]. 吴勇,王建军,苏明慧,张国梁,刘杰. 农业机械. 2016(06)
[8]基于地头转弯工况的拖拉机自动换挡规律研究[J]. 符冉,周志立,郭志强,徐立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4)
[9]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 席志强,周志立. 机械传动. 2015(06)
[10]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设计及换挡品质分析[J]. 牛波,董伟. 传动技术. 2015(01)
博士论文
[1]拖拉机负载换挡变速箱性能的研究[D]. 王东青.中国农业大学 2014
[2]汽车干式双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D]. 吴明翔.上海交通大学 2013
[3]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张迎军.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拖拉机自动变速及作业机组综合控制研究[D]. 宗伯华.中国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组合式动力换挡的机械变速传动模块结构强度分析及系统优化研究[D]. 周志强.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拖拉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特性研究[D]. 刘海亮.河南科技大学 2015
[3]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器电控系统设计研究[D]. 王伟.河南科技大学 2015
[4]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D]. 符冉.河南科技大学 2015
[5]拖拉机自动换挡模式及规律研究[D]. 李泽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6]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状态切换过程协调控制研究[D]. 崔挺.武汉科技大学 2014
[7]拖拉机自动换挡规律研究[D]. 张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8]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D]. 邢明星.河南科技大学 2012
[9]DCT换挡过程膜片弹簧离合器滑摩状况的研究[D]. 张子川.重庆理工大学 2012
[10]湿式DCT换挡规律与离合器控制的研究[D]. 胡福建.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33465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组合式变速器实体图
图 2. 7 机械有级变速器传动路线图echanical variable speed module transmission d要用于实现对拖拉机不同作业种类速度挡要求不高的车辆,如 115 码力以下的车辆上。该模块采用同步器换挡,由主轮组成。机械有级变速模块各挡位传动表 2. 4 机械有级变速器传动比ransmission ratio of mechanical variable speed m2 挡 3 挡 4 挡 2.192 1.367 0.907 式变速器通过串联组合式的传动结构,器与发动机转速的合理分配,具有大传点可知,不同种类的作业具有严格明确
第二章 大马力拖拉机组合式变速器结构与建模拉机建模模型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得柴油机的实测试验数据[47][48],利用 Tool 拟合工具箱将离散的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插值拟合,可发动机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表达式:2 23 2 5 2 7 3.4 25.33 1.426 0.3823 0.005526 0.00040694 0.000332 2.02 10 3.931 10e e ee e en n nn n n 为发动机输出转矩;a 为发动机油门开度;en为发动机转2-1)建立柴油发动机转矩特性图,如图 2.8 所示。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机/拖拉机市场的现状分析[J]. 辛歌庄,严俊峰,羊树刚,陈修鯤.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9(01)
[2]我国农业拖拉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尹守柏. 南方农机. 2018(15)
[3]农机推广的现状与措施[J]. 徐金堂.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02)
[4]近期国外拖拉机的技术发展新动向[J]. 吴清分.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7(01)
[5]147~221kW国外拖拉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 王兴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6(05)
[6]拖拉机动力换档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硬件设计[J]. 王伟,周志立,赵剡水,徐立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6)
[7]国外农机化发展历程及拖拉机发展现状[J]. 吴勇,王建军,苏明慧,张国梁,刘杰. 农业机械. 2016(06)
[8]基于地头转弯工况的拖拉机自动换挡规律研究[J]. 符冉,周志立,郭志强,徐立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4)
[9]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 席志强,周志立. 机械传动. 2015(06)
[10]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设计及换挡品质分析[J]. 牛波,董伟. 传动技术. 2015(01)
博士论文
[1]拖拉机负载换挡变速箱性能的研究[D]. 王东青.中国农业大学 2014
[2]汽车干式双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D]. 吴明翔.上海交通大学 2013
[3]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张迎军.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拖拉机自动变速及作业机组综合控制研究[D]. 宗伯华.中国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组合式动力换挡的机械变速传动模块结构强度分析及系统优化研究[D]. 周志强.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拖拉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特性研究[D]. 刘海亮.河南科技大学 2015
[3]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器电控系统设计研究[D]. 王伟.河南科技大学 2015
[4]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D]. 符冉.河南科技大学 2015
[5]拖拉机自动换挡模式及规律研究[D]. 李泽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6]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状态切换过程协调控制研究[D]. 崔挺.武汉科技大学 2014
[7]拖拉机自动换挡规律研究[D]. 张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8]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D]. 邢明星.河南科技大学 2012
[9]DCT换挡过程膜片弹簧离合器滑摩状况的研究[D]. 张子川.重庆理工大学 2012
[10]湿式DCT换挡规律与离合器控制的研究[D]. 胡福建.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33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43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