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23:58
本论文通过大田试验,对机插秧、手插秧、手抛秧三种移栽方式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密度对机插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明确机插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及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机插水稻的返青期比手插秧和手抛秧晚2-4天。其分蘖始期比手插秧、手抛秧晚1-3天,最高分蘖期比手抛秧晚5天,机插秧的分蘖消减较慢。不同栽插密的机插度下,分蘖始期相差不大,密度过大或过小,其到达最高的分蘖期的时间比其他处理所需时间长。2、机插水稻在移栽后1-15天,其叶龄数小于手插秧和手抛秧。在分蘖期,机插秧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小于手插秧和手抛秧水稻,拔节期后,这三种移栽方式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栽植密度愈高,机插水稻的叶面积指数愈大,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机插秧在前期对养分的积累速度小,后期积累速度快,在后期超过了手抛秧的养分积累速度。4、机插秧栽植密度越大,分蘖数增加越快,最高分蘖期后,消减的速度也最快,同时,密度大的处理其积累的干物质多,养分积累多,并表现为栽植密度越大,前期积累的养分比率多,后期积累的养分比率少。5、机插秧...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9移栽密度对早稻分藥的影响??
—40?—??-50??图3-20机插密度对分藥早稻生长速度的影响??Fig.3-20?Effect?of?transplanting?density?on?tillering?rate?of?rice?of?early?season??由图3-21可知,晚稻在不同的机插密度处理下,各处理从移栽后第9天开始分??襄,在整个有效分葉期中,机插密度较大的25cinX12cm和25cmX14cm处理的分藥??增长速度最快,最先达到最高分襲期。密度较小的30cmX?16cm的处理比其他处理到??达最高分藥的时间晚了5天,这表明,较低的机插密度是通过延长分葉期时间来保证??最佳分葉数的。??—?—25cm?X?12cm?—S—25cmX?14cm?*?25cm?X?16cm??丄zuu??-^^30cmX?12cm?■?30cm?X?14cm???30cm?X?16cm??I:??200?i??\?INi??Q?J???????????—?????—?—???????3?5?7?9?11?13?15?20?22?25?30?35?40?45?50?55?60?65??移栽后天数(d)??图3-21
随着密度的增加,其在生育中期积累磯的速度较大,后期积累磯素的速度较小。进一??步研巧发现,不同栽植密度的机插水稻在晚季生育前期对磯素积累的速度差异较小,??其在生育中期也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对憐的积累速度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经验[J]. 马壮. 现代化农业. 2015(01)
[2]高肥力水平下氮钾肥施用量对超级杂交稻桂两优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J]. 焦玲玲,姚贤玉,胡宏伟,谢小倩,黄敏,江立庚,韦善清. 作物杂志. 2014(06)
[3]水稻机插秧及育秧技术研究进展[J]. 孔午圆,郑华斌,刘建霞,姚林,贺慧,黄璜. 作物研究. 2014(06)
[4]移栽行距和密度对新稻36号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朱小霞,王奉斌,文孝荣,唐福森,袁杰,张燕红,赵志强,布哈丽且木,蔡栋.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3)
[5]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和应用示范[J]. 姜心禄,郑家国,池忠志,李旭毅,杨福明,廖兴华.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05)
[6]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通径分析[J]. 谢必武,王宜明,牟炳安,晏承兴. 上海农业学报. 2014(05)
[7]不同栽培方式对南粳9108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杜同庆,闫发宝,李振宏,张清武,徐鹏. 北方水稻. 2014(05)
[8]机插秧每穴适宜苗数群体生产力对比试验研究[J]. 徐红,马卉,吴素琴,孙永中,刘学进. 北方水稻. 2014(05)
[9]机插超级稻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插植密度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J].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1)
[10]不同行距对机插秧产量的影响[J]. 邱枫,王科峰,吴建国,顾明柯,郁寅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2)
博士论文
[1]杂交中稻大苗机插植株生长特性与育秧技术研究[D]. 姚雄.四川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蓝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0
[2]机插与手栽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D]. 郭振华.扬州大学 2009
[3]不同稻作方式的高产栽培比较研究[D]. 黄幸福.扬州大学 2009
[4]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早稻产量及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D]. 刘武.湖南农业大学 2008
[5]播期、播量和移栽密度对宁粳1号机插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D]. 黄大山.扬州大学 2008
[6]移栽行距、密度对水稻超高产形成的影响[D]. 荆爱霞.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54173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9移栽密度对早稻分藥的影响??
—40?—??-50??图3-20机插密度对分藥早稻生长速度的影响??Fig.3-20?Effect?of?transplanting?density?on?tillering?rate?of?rice?of?early?season??由图3-21可知,晚稻在不同的机插密度处理下,各处理从移栽后第9天开始分??襄,在整个有效分葉期中,机插密度较大的25cinX12cm和25cmX14cm处理的分藥??增长速度最快,最先达到最高分襲期。密度较小的30cmX?16cm的处理比其他处理到??达最高分藥的时间晚了5天,这表明,较低的机插密度是通过延长分葉期时间来保证??最佳分葉数的。??—?—25cm?X?12cm?—S—25cmX?14cm?*?25cm?X?16cm??丄zuu??-^^30cmX?12cm?■?30cm?X?14cm???30cm?X?16cm??I:??200?i??\?INi??Q?J???????????—?????—?—???????3?5?7?9?11?13?15?20?22?25?30?35?40?45?50?55?60?65??移栽后天数(d)??图3-21
随着密度的增加,其在生育中期积累磯的速度较大,后期积累磯素的速度较小。进一??步研巧发现,不同栽植密度的机插水稻在晚季生育前期对磯素积累的速度差异较小,??其在生育中期也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对憐的积累速度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经验[J]. 马壮. 现代化农业. 2015(01)
[2]高肥力水平下氮钾肥施用量对超级杂交稻桂两优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J]. 焦玲玲,姚贤玉,胡宏伟,谢小倩,黄敏,江立庚,韦善清. 作物杂志. 2014(06)
[3]水稻机插秧及育秧技术研究进展[J]. 孔午圆,郑华斌,刘建霞,姚林,贺慧,黄璜. 作物研究. 2014(06)
[4]移栽行距和密度对新稻36号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朱小霞,王奉斌,文孝荣,唐福森,袁杰,张燕红,赵志强,布哈丽且木,蔡栋.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3)
[5]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和应用示范[J]. 姜心禄,郑家国,池忠志,李旭毅,杨福明,廖兴华.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05)
[6]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通径分析[J]. 谢必武,王宜明,牟炳安,晏承兴. 上海农业学报. 2014(05)
[7]不同栽培方式对南粳9108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杜同庆,闫发宝,李振宏,张清武,徐鹏. 北方水稻. 2014(05)
[8]机插秧每穴适宜苗数群体生产力对比试验研究[J]. 徐红,马卉,吴素琴,孙永中,刘学进. 北方水稻. 2014(05)
[9]机插超级稻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插植密度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J].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1)
[10]不同行距对机插秧产量的影响[J]. 邱枫,王科峰,吴建国,顾明柯,郁寅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2)
博士论文
[1]杂交中稻大苗机插植株生长特性与育秧技术研究[D]. 姚雄.四川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蓝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0
[2]机插与手栽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D]. 郭振华.扬州大学 2009
[3]不同稻作方式的高产栽培比较研究[D]. 黄幸福.扬州大学 2009
[4]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早稻产量及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D]. 刘武.湖南农业大学 2008
[5]播期、播量和移栽密度对宁粳1号机插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D]. 黄大山.扬州大学 2008
[6]移栽行距、密度对水稻超高产形成的影响[D]. 荆爱霞.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54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45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