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下水重金属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2 13:20
高浓度重金属具有高毒性、持久性、难降解性,一旦进入水体并超过一定浓度将会对水生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采矿和冶炼、金属加工、化工、电子、造革和染料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产生的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各类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日趋加剧,并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山东省平邑县农村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对平邑县49个村庄的地下水进行取样,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其重金属Cu、Fe、Pb、Zn、Cr和Cd的浓度,并对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此外,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地下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本研究为该区域水质污染状况研究及治理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地区重金属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为评价该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实验结果显示,该研究区地下水中Cu、Fe、Pb、Zn、Cr和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127mg·L-1、0...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体中重金属研究现状
1.2.1 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危害
1.2.2 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1.2.3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2.4 水环境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介绍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情况
2.3 自然资源
2.3.1 矿产资源
2.3.2 农业资源
2.4 地形地貌
2.5 水文气象
2.6 水资源
2.6.1 水资源概况
2.6.2 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及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1 重金属含量分析
3.2 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
3.3 小结
4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1 研究区地下水中 Cu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2 研究区地下水中 Fe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3 研究区地下水中 Pb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4 研究区地下水中 Zn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5 研究区地下水中 Cr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6 研究区地下水中 Cd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7 小结
5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1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2 不同地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个人平均年健康风险比较
5.3 小结
6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6.1 污染源治理措施
6.1.1 工业废水治理措施
6.1.2 生活污水管理
6.1.3 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6.2 综合防治措施
6.3 污染防治保障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863235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体中重金属研究现状
1.2.1 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危害
1.2.2 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1.2.3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2.4 水环境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介绍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情况
2.3 自然资源
2.3.1 矿产资源
2.3.2 农业资源
2.4 地形地貌
2.5 水文气象
2.6 水资源
2.6.1 水资源概况
2.6.2 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
2.7 社会经济概况
3 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及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1 重金属含量分析
3.2 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
3.3 小结
4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1 研究区地下水中 Cu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2 研究区地下水中 Fe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3 研究区地下水中 Pb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4 研究区地下水中 Zn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5 研究区地下水中 Cr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6 研究区地下水中 Cd 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7 小结
5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1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2 不同地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个人平均年健康风险比较
5.3 小结
6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6.1 污染源治理措施
6.1.1 工业废水治理措施
6.1.2 生活污水管理
6.1.3 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6.2 综合防治措施
6.3 污染防治保障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863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86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