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打旺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开花相关性状QTL定位
【图文】:
图 2.1 母本测序质量值分布图Figure 2.1 The quality distribution along reads in female parent分布检查型分布检查用于检测有无 AT、GC 分离现象,而这种现象可能是测,并且会影响后续分析。图 2.2 中横坐标为 reads 的碱基位置,纵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碱基类型,绿色代表碱基 A,,红色代表碱 G,蓝色代表碱基 T,灰色代表测序中识别不出的碱基 N。前 100 b第一端测序 reads 的碱基分布,后 100 bp 为另一端测序 reads 的碱样品测序碱基分布情况见图 2.2,样本碱基分布基本正常。
图 2.2 母本碱基含量分布图Figure 2.2 Base distribution along reads in female parent据产出及质量统计测序数据进行统计,包括 reads 数量、碱基数量、Q30 质量表 2.2。所有亲本及子代共检测到 1,079,193,009 条 reads,4,平均 Q30 及 GC 百分比分别为 94.95 %和 41.12 %。用于对 915,453 条 reads,总碱基数为 183,053,774,Q30 及 GC 含量1.86 %(表 2.2)。表 2.2 测序数据统计Table 2.2 Statistical statement of the sequencing data总 readsTotal reads总碱基数Total basesQ30 百分比Percentage of Q30(%)GCPert 19,117,777 3,820,360,932 96.35 40.6ent 24,175,434 4,832,695,464 96.44 40.44,143,599 827,432,963 94.94 41.1915,453 183,053,774 95.84 41.8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4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抗风沙、耐旱牧草——沙打旺[J];农村实用技术;2015年09期
2 和平;郭建平;苏吉安;建原;;杂花沙打旺种子生产技术模式试验[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8年04期
3 ;沙打旺草地衰退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J];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08期
4 刘爱萍;;沙打旺草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24期
5 何冬梅;沙打旺的栽培与利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年08期
6 张光存,张亚莉;沙打旺蜜源的利用[J];中国养蜂;2004年06期
7 马玉胜;沙地怎样种植沙打旺[J];四川草原;2003年03期
8 ;沙打旺的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牧业;2003年05期
9 高农;国产特有草种——沙打旺[J];河南畜牧兽医;2002年01期
10 张文淑;沙打旺[J];农村养殖技术;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慧;;兰州和平地沙打旺种子内籽蜂的防治效果和寄生时期的确定[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金红;贾敬芬;郝建国;;沙打旺与首蓿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属间体细胞杂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张桂国;杨在宾;杨维仁;姜淑贞;;沙打旺全日粮饲喂小尾寒羊试验研究[A];2007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西莉;李健强;王建辉;王慧敏;隋新华;陈文新;;根瘤菌剂在沙打旺、花棒和踏郎上的接种效果[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5 李彦忠;南志标;;种传沙打旺黄矮根腐病(Embellisia astragali)的流行学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于福科;马永清;;沙打旺组培根优化培养及其化感活性测定[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冯鹏;孙启忠;;不同比例玉米与沙打旺混贮营养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分析[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冯鹏;孙启忠;;不同比例玉米与沙打旺混贮营养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分析[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于福科;马永清;;沙打旺组培根对瑞香狼毒增殖的影响[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姜文涛;刘淑艳;王丽兰;;长春市农博园牧草白粉病的发生[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沙打旺的栽培与饲用技术[N];河北农民报;2012年
2 马其东;沙打旺[N];中国花卉报;2003年
3 河北农业大学 李运起(教授);沙打旺的栽培与利用[N];河北农民报;2009年
4 刘小惠;抗旱治沙专用草——沙打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5 河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张焕强邋研究员;沙打旺[N];河北农民报;2008年
6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李运起邋(教授);种草养畜说 沙打旺[N];河北农民报;2007年
7 孙庆亮;优良牧草沙打旺[N];山西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张强 孙海军;以水保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N];中国水利报;2015年
9 何丽静;科左后旗草原再现丰美[N];通辽日报;2008年
10 内蒙古乌盟畜牧局 邢成;野种质量不赖 种草非靠品优[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彦忠;沙打旺黄矮根腐病(Embellisia astragali sp. nov. Li & Nan)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曾翠云;沙打旺9个品种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抗性机理研究及种质特性综合评价[D];兰州大学;2016年
3 刘建利;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徐炳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牧草生产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于福科;沙打旺抑制瑞香狼毒的化感作用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年
6 金红;三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D];西北大学;2002年
7 俞斌华;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品种对黄矮根腐病(Embellisia astragali)的抗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1年
8 关小康;黄土高原三种豆科牧草生产力、水分消耗以及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9 曾昭霞;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景观位置下不同退耕还草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冯鹏;品种与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及青贮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文龙;沙打旺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开花相关性状QTL定位[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2 史敏;沙打旺黄矮根腐病对植株体内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及新种质抗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3 刘世超;松嫩平原沙打旺生产特征与青贮饲草品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4 杨善云;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与狼毒(Stellera chanaejasme L.)之间感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郑生岳;沙打旺小食心虫和苜蓿籽蜂在兰州地区的发生动态与药剂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徐娜;感染黄矮根腐病沙打旺的毒性物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7 李兴龙;杀菌剂拌种防治沙打旺黄矮根腐病(Embellisia astragali)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范春梅;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放牧对林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学章;水蚀风蚀交错带人工豆科草地生源要素的水分和密度响应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魏石磊;两种优良牧草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2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3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