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小麦品种智能识别与生长可视化的技术初探

发布时间:2020-04-24 00:50
【摘要】:小麦作为重要的主粮之一,不断培育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研究小麦的形态特征对了解其生长状态和选择优良品种有着重要作用。为便利田间育种工作中对品种形态的筛选与区分,实验设计以四川地区小麦新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采用小麦植株形态进行分析比对,力求能找出较大品种差异的植株部位,使其可以利用到图像拍照识别小麦品种的研究中;采用小麦植株的序列图像建立出不同品种小麦的三维重建模型与生长过程动态可视化,同时记录各品种的有关性状数据计算结果和产量数据,以期在今后在手机系统平台搭建出小麦品种识别与生长可视化的管理系统。最终为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带来高效的管理工具。实验分为:(1)对小麦植株的形态数据进行测量统计:生育期,各生育期株高,叶片,茎节,叶鞘,穗部,籽粒;有关性状的计算:株高构成指数,叶片长宽比,叶面积,穗长株高比;对每个品种进行产量统计;(2)通过搭建图像采集平台在3DSOM软件中对不同的小麦各生育期植株进行了3D模型重建,并在Photoshop中实现模型环视动态化和生长动态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麦都有差异显著的植株部位,可将此利用在小麦品种植株的图像识别对特征信息的提取工作中:(1)不同品种株高在各生育期差异极显著;(2)不同品种的各茎节长除倒一节外,其余部分均为差异极显著,各茎节节粗均为差异极显著;(3)不同品种各叶片差异极显著;(4)不同品种倒一叶鞘具有显著差异,倒二与倒五叶鞘差异不显著,倒三和倒四叶鞘差异极显著;(5)不同品种的穗部穗长、芒长、籽粒长宽均为极显著差异;(6)研究尝试对川农30等品种重建了可视化模型,重建的误差率在0.10%~3.71%,并模拟生成了植株生长动态化过程。(7)发现提高3DSOM对小麦细节的重建,可采用增加遮罩精细度,调整阈值参数方式来实现。
【图文】:

图像数据,平台,佳能,三脚架


图 1 图像数据采集平台 图 2 遥控调速转盘Fig. 1 Image data acquisition platform Fig. 2 Remote speed dial(4)拍摄相机佳能 5D2 一台,拍摄稳定图像三脚架一台,快门线一个。

转盘,佳能,三脚架,稳定图


图 1 图像数据采集平台 图 2 遥控调速转盘Fig. 1 Image data acquisition platform Fig. 2 Remote speed dial(4)拍摄相机佳能 5D2 一台,拍摄稳定图像三脚架一台,快门线一个。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逆向工程在汽车挡泥板模型重建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周們君;刘超;;浅谈科学理论创新与模型重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11期

3 周渝庆;;基于逆向工程的连杆模型重建及快速成形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年03期

4 陈丽丽;尹华彬;刘胜兰;张丽艳;;航空实物制造依据三维数字化测量及模型重建[J];航空制造技术;2018年05期

5 周云辉;王娇;;基于图像特征提取与L-系统的植株模型重建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年07期

6 孙秀峰;张树生;范海涛;王成;;3D模型重建中成型特征识别与参数提取技术[J];微处理机;2011年05期

7 周渝庆;常艳;;弧齿锥齿轮的模型重建与有限元分析[J];煤矿机械;2014年06期

8 胡方遒;李自强;闫士举;;基于C型臂2D投影的3D模型重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3期

9 赵勇力;李忠元;董成文;孙超;张玉琢;;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列车零部件模型重建方法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5年06期

10 罗寒;王建强;;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两种模型重建技术[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任宇;何青;刘允才;;股骨模型重建与变形[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南亮亮;刘伟军;;逆向工程三维测量和数据处理[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李涛;;基于CATIA V5的轿车燃油箱逆向开发[A];“广汽部件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六期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金涛;陈建良;童水光;;集成逆向工程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丽艳;庄海军;聂军洪;;基于海量数据测量的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集成技术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丽艳;庄海军;聂军洪;;基于海量数据测量的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集成技术研究[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瑞;李建华;;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最新发展[A];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六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小晴;冯兰芳;李丰;田华仁;惠延波;;面向数字文物的逆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9 赵云凡;邓雪原;赖华辉;;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构件识别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敏;基于约束和特征的结构类零件实体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谭昌柏;逆向工程中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刘培s,

本文编号:2638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38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