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水稻分蘖形成及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的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4 22:01
【摘要】:本试验选用同一杂交亲本组合中选育的遗传背景和生育期很相近的姊妹系DN20和DN22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氮素、外源激素、伤根处理,研究了在寒地低温环境分蘖萌发生长过程中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蘖相关基因表达量等变化,探讨氮素和激素调节分蘖发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旨在研究秧苗伤根对水稻分蘖发生影响机理及外部调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插秧时根系受伤显著抑制生长早期的分蘖发生和形成,其根系受伤程度越大抑制效果也越明显,插秧前喷施6-BA有利于促进伤根秧苗的早期分蘖发生和形成,增施氮肥是促进早期分蘖发生和形成的最佳措施。(2)插秧时根系受伤显著降低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SPAD值,其秧苗根系受伤程度越大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SPAD值降低程度也越大,插秧前喷施6-BA对可溶性糖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SPAD值无显著影响,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SPAD值。(3)插秧时根系受伤显著增加秧苗分蘖过程中的OsD3、OsTB1、OsD14基因表达量,以及显著降低OsMADS57基因表达量,其秧苗根系受伤程度越大基因转录表达量降低和提高程度也越大,插秧前喷施6-BA对于OsD3、OsMADS57、OsD14基因表达量同样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分蘖相关基因OsTB1表达,增施氮肥显著降低OsD3、OsTB1、OsD14基因表达量以及显著提高OsMADS57基因表达量。(4)随施肥量增加秧苗分蘖过程中植株全氮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GAS、OsMADS57基因转录表达量显著增加,OsTB1、OsD3和OsD14基因转录表达量显著降低。(5)分蘖数与可溶性糖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SPAD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分蘖相关基因OsD3、OsD14、OsMADS57同样呈负相关,与分蘖相关基因OsTB1呈负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萍;;肥料影响水稻分蘖消长动态及产量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年01期

2 刘杨;王强盛;丁艳锋;王绍华;;水稻分蘖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3期

3 孙淑红;庄同春;孙海正;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施用稻糠对稻田除草及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4 孟德璇;郭亚晶;刘杨;王强盛;;水稻分蘖形成的生理特性及其基因调控[J];辽宁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5 张舜;廖子荣;黄东益;;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6 程彩霞;;水稻分蘖消长动态与产量的研究[J];中国稻米;2007年01期

7 ;我国发现并克隆调控水稻分蘖的基因[J];中国稻米;2003年03期

8 谢正苗,,黄昌勇;土壤-水稻体系中铅锌砷含量与水稻分蘖的关系[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9 朱寿燕;;水稻分蘖动态及光、温影响[J];浙江气象科技;1988年02期

10 冯启富;;控制水稻分蘖的除草剂[J];植物杂志;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沈雨;朱琳;曲悦;张忠臣;金正勋;;寒地水稻分蘖形成规律及外部调控研究[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朱广龙;周桂生;Evangelina S.Ella;Abdelbagi M.Ismail;;涝害抑制水稻分蘖的相关生理机理研究[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夏快飞;王忍;区晓劲;张明永;;小分子RNA Os amiR393调节水稻分蘖、耐旱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吴为人;李维明;唐定中;卢浩然;A.J.Worland;;水稻分蘖发育有关QTL的动态定位[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郑永美;丁艳锋;王强盛;李刚华;王惠芝;王绍华;;起身肥对水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丽华;李生强;朱金燕;刘伟;梁国华;;水稻强分蘖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其顺式作用元件信号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云;“猛发兜”促水稻分蘖[N];农资导报;2016年

2 水稻栽培专家 严光彬;水稻分蘖后期及孕穗初期管理[N];吉林农村报;2015年

3 记者 瞿剑;我科学家成功破译水稻分蘖调控分子机理[N];科技日报;2012年

4 瞿剑;水稻分蘖调控分子机理成功破译[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5 ;中国找到调控水稻分蘖“开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驻京记者 王勇;调控水稻分蘖“开关”找到[N];文汇报;2003年

7 秦国平;我国科学家揭示控制水稻分蘖新机制[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8 水稻栽培专家 严光彬;水稻分蘖多是增产关键[N];吉林农村报;2015年

9 世亮;我国掀开水稻高产“分子奥秘”的一角[N];粮油市场报;2003年

10 12582农信通大田专家 严光彤;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始期的田间管理[N];吉林农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丽华;水稻分蘖中度增多突变体mit1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宋有洪;水稻分蘖逆制的可塑性生长发育试验和模型辅助分析:应用植物生长模型缩减基因型与表现型的间隙[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3 吴昆;赤霉素调控水稻分蘖氮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贺记外;一个控制水稻分蘖角度主效QTL TAC8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董海娇;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的遗传基础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6 欧阳由男;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生态生理机理研究和数量遗传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7 陈平;水稻分蘖角度基因精细定位及抗稻瘟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姜华;水稻分蘖和叶片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及突变体基因定位[D];扬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沈雨;水稻分蘖形成及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的响应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陶乐圆;低温后施氮对水稻分蘖及氮代谢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曲志会;水稻分蘖角度基因qLTA11的定位[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玉磊;水稻分蘖形成的内外调控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5 周磊;水稻分蘖后期水分亏缺补偿节水技术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芬龙;水稻分蘖抑制基因OsMAX2的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7 罗宝杰;激素及其平衡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玲;水稻分蘖基因OsMAX1的鉴定及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康文启;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态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梁越洋;水稻分蘖基因ext-M1B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9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39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a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