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ISSR和ITS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及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0 17:29
【摘要】:黄芪(Radix Astragali)原名黄耆,来源于豆科药用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和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黄芪中的多糖、皂苷、黄酮类物质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等作用,药用价值相当高。本文以收集的47份黄芪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不同种质资源间有效成分黄芪总皂苷、甲苷和总黄酮含量的差异,采用ITS和ISSR分子标记对来源不同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开展黄芪有效成分与分子标记间的关联分析,旨在了解所研究黄芪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初步揭示黄芪中总皂苷、总黄酮、黄芪甲苷含量与ISSR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为黄芪优质种源的引种筛选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黄芪种质资源的总皂苷、甲苷和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含量变异系数依次为16.71%、49.23%和19.64%,总皂苷含量范围7.1670~17.5790 mg/g,甲苷含量范围6.0700~107.9200 μg/g,总黄酮含量范围2.2120~6.1639 mg/g;总皂苷含量均高于总黄酮含量,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甲苷含量与总皂苷以及总黄酮含量无相关性。(2)47份黄芪种质资源ITS序列一致性为99.67%,ITS片段大小为611~618 bp,共三种序列类型;三种序列类型共42个SNP位点,包括碱基的缺失与插入;42个SNP位点在ITS1区段分布24个,5.8S区段1个,ITS2区段17个,种源340代表的序列类型与其它序列的差异最大。(3)13条ISSR引物在39个黄芪种质资源的780个单株中共检测到222多态性位点,每个引物的平均多态性百分率均为100%;39个种源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1852和0.2891,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是0.2419,0.3843;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种源水平;39份黄芪种质资源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2235;平均基因流为1.9591,说明黄芪各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聚类分析将39份种质资源共分为4大类。(4)13条ISSR引物对47份种质资源的各混合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6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55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5.7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位点数为12.46,多态性位点为11.92个,H和I平均值分别为0.2327、0.3728;聚类分析将47份种质资源共分为4大类。(5)13条ISSR引物中共61个位点与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发生关联,引物57可关联到的位点最多,共11个;与总皂苷含量关联的位点共24个,贡献率的变异范围5.05%~12.57%。与甲苷含量关联的位点共23个,贡献率的变异范围9.98%~30.24%,与总黄酮含量关联的位点共35个,贡献率的变异范围4.64%~11.11%;可以同时关联到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两个性状的位点共有16个,可以同时关联到总黄酮和甲苷含量两个性状的位点共有5个。
【图文】:
III、IV、V、VI、W,异黄皂苷I、II、III以及大豆皂苷I、IB,乙酰黄芪苷I,黄芪茎叶皂逡逑苷A、B、E、F、H、I、J等[12%。其中除大豆皂苷I和黄芪皂苷VD以外,,其余均以9,邋19-环羊毛逡逑脂烷型的四环三萜皂苷类作为苷元,总称为黄芪皂苷或黄芪总皂苷(图1-1邋abc)邋[30]逡逑-2-逡逑
a逦be逡逑图1-1黄芪甲苷类、乙酰黄芪苷类、异黄芪苷类母核、大豆皂苷类、茎叶皂苷类母核逡逑注:a为黄芪甲苷、乙酰黄芪苷、异黄芪苷类母核,b为黄芪大豆皂苷类母核,c为黄芪茎叶皂苷类母核;逡逑结构式中取代基R的类型:H、0H、00出或者是糖逡逑北川勋等在1981年从[31]膜英黄芪中分离出黄芪苷(os/raga/osi?办)I-VD等12个三萜寡糖苷。逡逑此后,黄芪皂苷甲、黄芪皂苷乙、异黄芪皂苷IV等也陆续被国外学者[2Q'32l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出来。逡逑马英丽等【33)从膜荚黄茂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膜荚黄民莲叶阜苷C(Huangqiyiesaponin邋C)-Hirotani逡逑M.等【23】从膜荚黄芪的毛状根中分离并得到黄芪皂苷I邋-IV、乙酰黄芪皂苷I、异黄芪皂苷I及逡逑agroastragaloside邋I邋-IV。Xu等丨34】利用HPLC-MS方法对不同产地黄芪进行研究,根据得到的结果逡逑能够鉴别出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赵强[35]等用HPLC-ELSD法测得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皂苷I,邋II逡逑和乙酰黄芪皂苷I的含量,并把这种方法用于黄芪提取物中皂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汪红等【36]逡逑利用HPLC-ELSD法对黄芪皂苷(皂苷IV,III,邋I)的含量的测定,认为这三种成分可以作为黄逡逑芪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逡逑1.2.1.2黄芪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测定方法逡逑随着现在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7.239
【图文】:
III、IV、V、VI、W,异黄皂苷I、II、III以及大豆皂苷I、IB,乙酰黄芪苷I,黄芪茎叶皂逡逑苷A、B、E、F、H、I、J等[12%。其中除大豆皂苷I和黄芪皂苷VD以外,,其余均以9,邋19-环羊毛逡逑脂烷型的四环三萜皂苷类作为苷元,总称为黄芪皂苷或黄芪总皂苷(图1-1邋abc)邋[30]逡逑-2-逡逑
a逦be逡逑图1-1黄芪甲苷类、乙酰黄芪苷类、异黄芪苷类母核、大豆皂苷类、茎叶皂苷类母核逡逑注:a为黄芪甲苷、乙酰黄芪苷、异黄芪苷类母核,b为黄芪大豆皂苷类母核,c为黄芪茎叶皂苷类母核;逡逑结构式中取代基R的类型:H、0H、00出或者是糖逡逑北川勋等在1981年从[31]膜英黄芪中分离出黄芪苷(os/raga/osi?办)I-VD等12个三萜寡糖苷。逡逑此后,黄芪皂苷甲、黄芪皂苷乙、异黄芪皂苷IV等也陆续被国外学者[2Q'32l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出来。逡逑马英丽等【33)从膜荚黄茂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膜荚黄民莲叶阜苷C(Huangqiyiesaponin邋C)-Hirotani逡逑M.等【23】从膜荚黄芪的毛状根中分离并得到黄芪皂苷I邋-IV、乙酰黄芪皂苷I、异黄芪皂苷I及逡逑agroastragaloside邋I邋-IV。Xu等丨34】利用HPLC-MS方法对不同产地黄芪进行研究,根据得到的结果逡逑能够鉴别出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赵强[35]等用HPLC-ELSD法测得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皂苷I,邋II逡逑和乙酰黄芪皂苷I的含量,并把这种方法用于黄芪提取物中皂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汪红等【36]逡逑利用HPLC-ELSD法对黄芪皂苷(皂苷IV,III,邋I)的含量的测定,认为这三种成分可以作为黄逡逑芪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逡逑1.2.1.2黄芪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测定方法逡逑随着现在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7.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政华;邵晶;郭玫;;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25期
2 李晓琳;邵爱娟;展晓日;韦颖;黄璐琦;;沙苑子及其伪品直立黄芪的显微鉴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07期
3 朱田田;晋玲;刘效瑞;杜_";李应东;张裴斯;;不同黄芪和党参栽培品种(系)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年02期
4 马艳芝;客绍英;;不同柴胡种质资源的ISSR和ITS序列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5 秦雪梅;李震宇;孙海峰;张丽增;周然;冯前进;李安平;;我国黄芪药材资源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19期
6 刘萍;马国珍;马良;;苦豆子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0期
7 阳翠;刘萍;刘姣蓉;郭蒙;;苦豆子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草药;2013年10期
8 赖勇;王鹏喜;范贵强;司二静;王晋;杨轲;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9 崔占虎;李越;袁庆军;周立社;李e
本文编号:2657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576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